1、认信与圣经
2、认信与救恩
3、认信与生活
4、认信与教会
1. 你是否承认我们教会的教义,就是你所学、所听和所认信的,是真实而完整的救恩教义,是符合圣经的吗?
2. 你是否承诺,靠着上帝的恩典,会继续坚定地持守这一真道,并按照这一真道来指导自己的生死?
3. 你是否承诺始终按照这一教义行事为人,忠心地、尊荣地、无可指责地,并用善行来表明你的认信吗?
4. 你是否承诺,如果你在教义或生活中有偏离正路的事(是神所禁止的),你将服从警告、纠正和教会劝惩吗?
3、认信与生活
在上一讲我已经提到了这件事,当一个会众被接纳为教会成员时,还需要经过两道程序。第一、即将被接纳为教会成员的人需要在长执会面前回答这四个问题,第二、这个将要被接纳为教会成员的人需要在全会众面前回答这四个问题。教会成员必须诚实的承诺,自己愿意遵守上述的四个原则,否则他就不能被接纳为教会成员。在上一讲我们已经解释了前两个问题,强调的是认信与圣经、以及认信与救恩的问题。在这一讲我们将解释后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分别强调的是认信与生活、以及认信与教会的关系。
并非一个人只要能够对福音有正确的认识,或者他能够描述自己的属灵经历,然后他就可以被接纳为教会成员了。一个人成为教会成员,也必须有与他的认信相称的生活。假如一个人能够对圣经真理作出正确的告白,但是他的心里却丝毫感受不到遵守律法的必要,他的生活也不接受律法的约束和规范,这种情况下的会众就不应该被接纳为教会成员。比如:神明确的命令应当遵守安息日为圣日,我们应该将这一天分别出来用来敬拜耶和华、寻求灵魂的益处,但是一个人认为遵守安息日是不必要的,并且不愿意在这一天放下非行善类的工作,在安息日仍然劳碌赚钱,也不认为在这一天应当尽量参加聚会。那么这种情况下的人就不应当成为教会成员,因为他没有相称的生活。再举一个例子,神在圣经之中明确的命令我们应当遵守一夫一妻的原则,但是一个人在两性关系方面却十分混乱,并且经过教会的劝告以后仍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就算这样的人能够作出正确的告白,也不可以被接纳为教会成员。
上一周我在看见了一篇教会文章,里面提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年长的美国长老会的牧师,在近期接受访谈的时候表示说:他愿意为同性婚姻主持婚礼。我们具体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但如今在美国的教会之中,有大量的教会已经放弃了男人和女人的婚姻原则,有大量的同性恋人士在教会之中被接纳成为了教会成员。当教会在这个方面妥协时,其实这表示的是教会已经放弃了以神的道作为看待一切的准则,其实当教会陷入这个光景时,教会就成为了背道的教会。所以,教会若想忠心于主,教会在接纳教会成员之时就必须以神的道作为准则。
在荷兰教会之中,他们特别关注网络和现代媒体对教会造成的影响。其实就算是不信主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视频、媒体和网络会对人的大脑和性格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对正在成长之中的孩子的影响尤其如此。所以,在荷兰的一些保守的宗派之中,教会成员的家里是不允许有电视机的,安装电视机的家庭将会受到教会的劝惩。而且明确规定,大人和孩子使用的网络必须经过过滤,也就是大人和孩子必须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网络,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使用网络。可以如何使用网络,不可以如何使用网络。其实中国教会对于手机危害的认识是非常缺乏的,在很多中国的家庭之中,不加以限制的让孩子随意的玩手机,甚至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买一部手机,这都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同样也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只要你想毁掉自己的孩子,你就送他一部手机。你必须知道,当你的孩子拿着手机用手指点屏幕和刷小视频的时候,屏幕背后有成百上千个人正在研究他喜欢什么,现在大数据使网络可以更精准的按着用户的喜好推送内容。想一想,连我们成人在面对手机的时候,尚且难以抗拒一些诱惑,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去面对这些他们喜欢的诱惑,他们怎么能拒绝得了呢?
我们常说讲道是一条连接天堂的蒙恩管道,神会借着这条管道赐下救恩,但是在实现之中我们看见想让一个灵魂在这条管道之中经历神的拯救,是多么的困难!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仅存在蒙恩管道,还有一条又一条的罪恶管道。自从苹果手机出现以后,手机就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成为了集娱乐和通讯于一体的社交工具。其实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魔鬼设立在我们中间的一条连接与世界的罪恶管道,今天的人类通过手机受到的这个世界的影响,要远远大过在其它方面受到的来自于这个世界的影响。给你孩子一部手机,或者让你的孩子玩手机日常化,这都是任由这个世界来塑造你的孩子。为了省事,将你的孩子交给手机,其实就等于是将他交给魔鬼来教导,因为你的孩子可以通过手机找到一切魔鬼想放在他心里的东西。如果你已经送给你的孩子一部手机,你千万不要抱怨他不愿意跟你来一起参加聚会,一个在六天之中都接受魔鬼教导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愿意在主日来听神的话语呢?我们必须在如何使用手机这个方面有一定的意识,我们也必须与这个容易使我们上瘾的东西争战。特别是面对孩子,要为他们指定一些规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网络设备,每次使用的时间限制是多久,不可以使用网络设备干什么,这些都必须成为对孩子的清晰的规定。
教会成员必须承诺愿意按着真理的教导,忠心的、荣耀神的、无可指摘的生活,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认信。无可指摘指的并不是教会成员必须在生活之中做到不犯任何的罪,而是指他的生活必须不能被合法的指控,就是指教会成员的生活没有可以被公开指控的罪行。如果一个人被指控犯有偷窃或奸淫的行为,并且这些事情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被接纳为教会成员。教会若是接纳犯有公开罪行的人成为教会成员,这就等于是包庇罪恶。
教会成员必须承诺愿意按着真理生活,从原则上来说,一个人的良心必须已经觉察到神话语的权威,并且他的良心愿意降服在神话语的命令之下,否则一个人不应该成为教会成员。其实在现实之中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教会成员将持守主日只视为教会的要求,而完全忽视了这是神所命令的。教会成员只回应教会的要求,但是他们的良心却完全没有回应神的命令,其实这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其实教会并不颁布命令,教会的长执会只是一个用恩典的方式执行神命令的治理群体。教会中的人若是意识不到公约的内容是神的命令,那么当我们遵守其中的某些要求时,我们很可能就会有一种被教会强迫的感受。并不是教会之中的人都应该成为教会成员,如果一个人的良心并没有臣服于神的话语,他的心也不觉得遵守神的律法是好的,让这种情况的会众成为教会成员,就等于是让一个人挑起他无法承受的担子。如果一个人认为遵守主日是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并且不认为遵守主日有什么好的,这样的会众最好先不要成为教会成员,因为他并不觉得按着神的律法生活有什么好处,并且会认为按着神的律法遵守主日是一个重担。所以,我们都应当按着自己的信仰情况和属灵光景,查验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个教会的成员。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人必须在遵守律法上做的足够好,不能有任何瑕疵,然后才可以成为教会成员。不,在现实之中教会成员会有各种各样的挣扎。但是一个人若想成为教会成员,良心必须服在神话语的权威之下。长执会并不是必须在保证一个人不犯罪的情况下才可以接纳一个人成为教会成员,若是这样的话就没有人可以加入教会了。但长执会应当尽量保证一件事,就是这个即将被长执会接纳为教会成员的会众,若是在日后犯了罪,长执会必须能够通过神的话语与他的良心进行对话。一个人的良心不服在神话语的教导之下,在他犯罪之时,他是不会在长执会的劝勉下悔改的。
4、认信与教会
第四个问题问的是:“你是否承诺,如果你在教义或生活中有偏离正路的事(是神所禁止的),你将服从警告、纠正和教会劝惩吗?”这里的教会指的是教会的长执会,因为教会的劝惩不是由全体教会成员施行,而是由教会的治理群体——教会的长执会执行,教会的长执会对教会成员有教导、牧养、劝诫的权柄和责任。
成为教会成员也是在会众个人与教会的长执会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来,当一个会众申请加入教会时,其实就是在表达他希望从今以后委身在这个教会的长执会的牧养和权柄之下。我们常说,有多大的权柄,就有多大的责任,责任总是对应着权柄,权柄也总是对应着责任。所以教会成员在被接纳为教会成员之时,需要公开承诺和宣告,他愿意接受这个长执会的权柄。
其实在教会成员与长执会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来,教会成员需要出于信任的去接受长执会的权柄,长执会为了不伤害教会成员的信任,也需要谨慎的运用权柄。教会的长执会在日常的教会治理之中,需要让教会成员看见,长执会凡事是按着圣经的原则,在爱心之中治理和牧养教会的。若是长执会滥用权柄,教会成员就没有办法信任长执会,更不敢委身在长执会的权柄之下。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之下,就是在长执会没有滥用权柄的情况之下,教会成员应当公开承诺,他愿意按着圣经的教导接受长执会的权柄。教会成员不能只希望接受长执会的牧养,但是却不接受长执会的权柄。当今的教会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什么呢?就是会众对教会的要求非常多,但是却不接受教会的权柄。会众希望教会在各个方面满足自己,但是却丝毫不尊重基督赐给教会的两把钥匙权,我认为这是大多数福音派教会都存在的问题。当然,长执会成员不能简单的将教会治理理解成用权柄压人,这种方式是无法在会众和长执会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的。在改革宗教会之中,为什么坚持长老和执事必须经过教会成员的选举呢?因为当一个教会成员选举长老或执事时,他肯定会优先选择他最信任的人,就是选择他认为最符合圣经要求的人。所以,选举是最能够有效地促进长执会与会众之间的信任的一种方式,我想这也是圣经要求教会施行选举的原因之一。
其实在教会之中,圣经对长执会成员的要求要比对会众的要求高的多,我相信圣经吩咐每个人应当遵守的诫命都是相同的,但是圣经的确对长执会成员提出了一个特定的要求,例如:要求长执会成员具备治理和教导的能力,这一点在提摩太前书第三章之中可以找到。长执会成员在治理会众的过程之中,需要同时持守公义和怜恤。当教会成员犯罪时,长执会成员需要持守神的律法,保护教会的纯洁,但是同时也不能对犯罪的教会成员失去怜恤。教会的长执会对教会成员拥有劝惩的权柄,这绝不等于说教会的劝惩就是长执会直接对犯罪的教会成员进行无情的审判或严厉的斥责。长执会在施行劝惩之前必须先带着怜恤地了解教会成员的详细情况,面对犯罪的教会成员,长执会的第一目的应当是渴望帮助他离开罪恶。让我们记住这个事实,只是一味的谴责人并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除非我们思想如何在爱心之中帮助他们离开罪恶。就像神拯救人脱离罪的方式,并不是通过颁布公义的律法,而是通过“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世人。”既然神是通过恩典拯救人脱离罪恶,那么长执会也应当懂得如何以恩典的心肠施行教会治理和教会劝惩。
但是在必要的时候,长执会需要对犯罪的教会成员进行合宜的警告、纠正和教会劝诫。警告、纠正和教会劝惩也是长执会面对犯罪的教会成员的三个步骤,当一个教会成员犯下道德性的罪,或者他的教义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时,长执会需要对其进行警告、并且给予教义或行为上的纠正,若是出现问题的教会成员拒绝改变,长执会要对其进行教会劝惩。教会劝惩有时是以禁止领圣餐的方式施行,最严重的教会劝惩是对犯罪的教会成员进行开除教籍,比如:一个在教会之中传扬严重错误教义的教会成员,例如扭曲三位一体或宣言靠行律法称义的错谬,若是经过长执会的多次劝勉后仍不改变,长执会要通报全会众为他祷告,经过多次的劝勉和警告后仍然拒绝纠正,长执会最终要对其作出开除教籍的惩戒。若是他仍然不停止宣扬错误的教义,教会甚至不能再允许他来聚会和团契,也要告诉全会众停止与他的社交,以避免被他宣扬的错误教义迷惑。但是教会劝惩的目的不是要将犯罪的人永远的排除在外,而是为了帮助他离开罪重新回到神的真理之下,所以教会劝惩也应当是长执会在极大的忧伤之中作出的,而不应当是出于恨或怒气的。
当一个会众被接纳为教会成员之前,必须承诺愿意接受长执会在必要之时的警告、纠正和劝诫。而且第四个问题不仅是要求入会的教会成员承诺,在他同意长执会的全面下愿意接受警告,就算他不认同长执会的劝勉也要接受警告。因为当一个人执意活在罪中之时,通常不会认同别人的劝勉。
其实教会劝惩不仅与教会的长执会有关,也与每一个教会成员有关。我认为基督在马太福音18章中对于教会劝诫的教导,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复学习的。“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18:15-17)。”当你被另一个教会成员得罪时,首先需要在你们个人之间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私下指出他的错来。对方若是不听,要带连三个人一同去,作为证人并且句句定准。若是还不听,要告诉教会的长执会,长执会要对其进行劝勉和警告,若是经过长执会多次的劝勉和警告还是不听,要对其进行开除教籍的劝惩,就是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其实基督的这番教导并不难理解,甚至我们容易因为基督在这里的教导太过于清晰明了而轻看这段话中的智慧。经过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我的内心非常确信基督在这里的话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的智慧却不简单。我认为当我们在教会中经历与这段经文有关的事情时,我们容易受到两个试探。第一、在我们指出弟兄所犯的错之前,我们就将弟兄的问题说给别人听。第二、当别人向我们说另一个人的问题时,我们喜欢听,我们往往不会拒绝。我真的劝勉大家要持守基督在这里所教导的原则,如果你没有用爱心当面指出弟兄的错来,就不要把他的问题说给别人听,同时也需要学会拒绝听别人说另一个人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承认自己也有软弱,当别人向我说起其他一些人的问题时,我也会顾及情面的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继续说下去。其实根据我这几年的经验,当一个人在我们面前说另一个人的问题时,传达的内容往往都是片面的,若是我们根据一个的口去认识另一个人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偏听偏信。所以在近两年,当有些人向我说一些他们教会的问题时,我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回应,我也会尽量的告诉他们,我不是当事人,不要将这些事说给我,神没有让我去经历其中的事,所以我无法参与这些事情。让我们一同的持守基督在这里的教导,不仅是长执会,也包括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会众。如果我们认真的持守基督教导的这个准则,教会之中一定会少发生很多问题,罪也会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