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11
信心之中的确据
- 经文分析
1、信心的定义
2、信心的榜样
希伯来书11章是一章论述信心的篇章,这一章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第1节的经文,是作者对信心的定义。其余部分的经文组成了第二部分,是作者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信心伟人,通过他们的事迹将信心的特征呈现出来。根据整本圣经对信心的教导,我们必须说这一章经文对信心的定义,并非是圣经对得救性信心的全部定义,这一章圣经只是从确据方面来定义信心。所以,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澄清一点,这一章圣经所说的确据虽然是信心的本质,但确据并非是信心的全部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实底这个词在希伯来书中被翻译为两个词,第一个词是本体或实质,就是来1:3,那里说:基督是神本体的真相。而这个词在圣经中有时也被翻译为“确信,”这个词出现在 来3:14节表达的是一种确实的信心。在这处的经文里,经文表达的应该是第二种意思,所以吕振中译本将这处经文翻译为: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物有把握,对没有看见的事物能确断。(希伯来书 11:1 吕振中)
这节经文将信心定义为一种确信或确据,上半节经文将信心定义为:信心是对所盼望之事物的肯定和把握,下半节的经文又将信心定义为:信心是对没有看见之事物的确信或证据。盼望这个词表明,信徒还没有得着他们所盼望得着的事物;而“未见”这个词则表明,这些事物现在对信徒而言还是不可见的。让我们以这段经文中的“更美的家乡”为例,这更美的家乡指的就是将来的新天新地。但尽管现在新天新地还没有降临,但信徒现在在信心之中对这将来的新天新地拥有一种确据;尽管新天新地现在还是无法凭肉眼看得见的,但信徒在信心之中现在对这新天新地就拥有一种确信。盼望和未见这两个词,都是对神的应许的描述,盼望表明神对信徒的应许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未见则表明神对信徒的应许现在还是肉眼不可见的,但是尽管如此,如今在信徒的信心之中,就拥有一种对这还未实现与看不见之应许的确信。
那么这种确据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当它出现在信徒的属灵经验中时,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11章之中的这些信心的榜样之中,考查一些信心伟人的经验。我打算思想亚伯拉罕、撒拉和约瑟。当亚伯拉罕最初凭着信心顺服神的呼召,离开自己的家乡之时,他还并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但是他已经听见了神呼召他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亚伯拉罕之所以能去顺服,是因为在他的信心之中拥有一种确据,这种确据不仅使他相信神所应许的美地是真实存在的,也使他相信神必然会使他有份于这应许地。当撒拉90岁的时候,她的月经已经断绝,身体已经失去了生育的机能。但撒拉相信神对亚伯拉罕所说的话:“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创18:10)。”因此在撒拉的信心之中,她不仅确信耶和华有能力使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生出一个儿子来,她更确信神会使她这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生出一个儿子来。在以约瑟为例,约瑟在临死之际留遗言给以色列人,吩咐当神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时候,要将他的骸骨一同带上去。这表明约瑟相信神曾经赐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就是要带领他的后裔离开埃及。很显然,约瑟的信心不仅使他确信这应许是真实的,同样使他确信自己有份于这应许。
二、教义分析
基于以上对经文的考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信徒的信心之中一直存在一种确据,这种确据不仅使他们相信神的应许是真实的,同样使他们确信自己有份于这应许。”
为了避免混淆,我想先定义清楚。信心的确据由两个部分构成,信心的确据既包括了客观性的部分,也包括了主观性的部分。这种确据不仅使人相信神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这是信心的确据的客观部分),而且使人确信自己有份与神所应许的一切(这是信心的确据主观部分)。这也是我在接下要分享的两个方面。
一、信心的确据的客观部分
我们先从客观性的特征来描述这一信心之中的确据;在信心之中有一种客观性的确信,这种确据是信徒对所信的对象的确信,这种确据让人相信神、神的话语、神的作为都是真实的。
首先,信心会对神的话语拥有一种确信,信心会确信圣经是神的话语,而并非只是人的话语。这是当圣灵在人里面作成信心之时,留在信心之中的见证。保罗曾说: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4)。在福音的传讲之下,圣灵会在人的内心为福音作出大能的明证,信心就是圣灵使用这种大能的明证所作成。所以,信心会相信圣经和福音是神的话语,并非只是因为会众的理性被传道人说服,而是因为圣灵向会众的灵魂作出了大能的明证。这种见证不会因着信心的成就而消失,而是会一直留在会众的信心之中,所以得救性的信心始终都会对神话语的真实性拥有一种确信,这种确信使人将神的话语视为真理。希伯来书11章本身就提到了这一点,来11:3说: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 神的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新约的信徒是借着信从哪里得知了诸世界都是借着神的话造成的呢?答案当然是借着旧约圣经。当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这充分地表明了在信心之中拥有一种对神话语的确据,这种确据使信徒确定圣经作为神的话语乃是真实的。
- 信心之中的这种真实的确据,也包括了对神本身的确信。来11:6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钦定本圣经将“必须信有神”这句话翻译的更能够表达出希腊文的意思,钦定本圣经将这句话翻译为:“必须信祂是。”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容易让人以为,信心之中的确据只是让人确信神存在,但问题是我们在一种多神论的文化背景之下,我们该相信一位什么样的神存在呢?但希腊文的意思是:信心使人按着神所是的相信祂存在,信心确信一位圣经所描述的上帝的存在。信心使人确信这位神是创造天地的神,信心使人确信这位神完美的公义和怜悯,信心你使人相信神真的是:“有怜悯、有恩典的 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
- 信心之中的这种确据,也使人确信神一切的作为皆为真实。来11:3说: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 神的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信心使人确信世界就是从神创造的作为而来,信心也使人相信诸世界都是神借着说话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以此类推,信心不仅会使人相信神的创造为真实,信心也会使人相信神的护理和拯救也皆为真实,信心使人相信“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信心也会使我们按着圣经相信,神已经在亚当里定了全人类的罪,祂将来还要按着个人的行为审判个人。信心也使人相信基督为了替人赎罪而流出的宝血是真实的救赎。信心会使我们相信,“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是真实的福音。
- 信心之中的确据,也是人相信神一切的应许为真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相信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乃是真实的应许,撒拉相信神承诺赐下后裔的话是真实的应许,约瑟、摩西相信神承诺的出埃及乃是真实的应许。所以信心之中的确据,也使人确信神应许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我相信在信心之中包含了一种客观性的确据,这种真实的确据使信心确信神的位格、属性、话语、作为、应许都是真实的。但是我同时还要说:这种确据并非是得救性信心所独有的,通常历史性信心之中就拥有这种确据。有时这种不能使人称义的历史性信心,就能够使人按着圣经相信神的存在,历史性信心也可以使人相信神的创造、救赎和应许皆为真实,但是历史性信心并不能使人称义。既然历史性信心也可能像得救性信心这样具备这种客观性的确据,那我们就不应该根据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客观性的确据,而断定自己是否具备得救性的信心。
但是另一方面,虽然这种客观性的确据并非是得救性信心独有的特征,但这不代表这种客观性的确据不重要。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就像呼吸一样,呼吸不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动物也会呼吸,因此我们不能说只要一样生物会呼吸,它就一定是人。但尽管呼吸不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但这不代表呼吸对人类而言不重要。对于人类而言,若是停止呼吸,人类就会死亡。我想这个比喻可以描述出真实的确据对于得救性信心的重要性,虽然这种真实的确据并非得救性信心独有的特征,但这些客观性的确据对得救性信心却格外重要。如果我们将得救性信心比喻为一颗植物,那么这种客观性的确据就是这颗植物的根部。若是一个人里面没有这种客观性的确据,在他里面就不可能有得救性信心的存在,圣灵在人里面作成得救性信心之前,往往会先在历史性信心中赐下这种客观的确据。所以,撒旦若想拦阻人得着得救心信心,牠会尽量的去做些什么呢?牠会尽量的扭曲神的话语,牠会竭尽全力的使人不相信圣经是神默示的绝对真理,牠会使人不再相信世界是从神的创造而来,牠甚至会让人不再相信神的存在,牠让人不再相信罪是一个现实,这不正是牠在今天的世界中所做的吗!牠明白,一个人相信这一切的真实性,不代表他拥有了得救性的信心。但若是牠成功的让一个人不再相信这一切的真实性,这个人就不可能会再有得救性的信心。
今天,我们将圣经中的真理尽量的教导给孩子,并不是我们以为只要让孩子们相信圣经教导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就足以使他们得救了。我们知道,只是使他们相信圣经是客观真理,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拥有了得救性的信心。但这不意味着明白和相信圣经所教导的一切皆为真理是不重要的,当圣灵要在他们里面作成信心之前,圣灵会先使用这些在他们里面立好根基,然后在借着福音在他们里面成就对基督的得救性相信。所以,让孩子从小循序渐进的明白真理是重要的,让他们背诵一些要理问答也是重要的,这些都会成为圣灵用来赐福给他们灵魂的知识。
我希望帮助大家看见,信心之中的这种确据的确包括了一种客观性的确据,这种确据使我们确信神和神的话语、神的作为都是真实的。尽管这不是得救性信心所独有的特征,这种确据是历史性信心也会具备的,但它却是得救性信心的种子,圣灵是使用这颗种子作成信心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希望帮助大家继续看到,得救性信心之中的确据,不会只包括这种客观性的确据,它同时也包括了一种主观性的确据。如果你只有我在前面提到了这种客观性的确据,而没有接下来我们所要描述的主观性的确据,那么我必须说:你拥有的不是得救性的信心,而是历史性的信心,你还没有在基督里经历称义。真信心之中的确据,不仅会使人相信神的应许是真实的,还会使人确信自己必然有份与神的应许。
二、信心的确据的主观部分
在今天,当我们说一个人很“主观”时,往往是一种负面的评价,意思是这个人“很自我,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但这不是我在这里使用“主观性”一词的用意。我想用这个词表达的是:“信心的确据会使我确信自己已经有份与神的应许,也会使我确信自己也必然有份于那些还没有实现的神的应许。”
假如我昨天的时候无意之中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非常凶狠,放出话来要给我点颜色瞧瞧,我知道之后就开始担心害怕了。我就开始担心,这个人会不会今天晚上就找上门来。当你了解这个情况之后,你就来到我家里,为了使我安心,你对我说:“你得罪的那个人我认识,我和他的关系非常好,只要我一句话,他就不会再找你的麻烦了!”然后,你当着我的面给对方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告诉我这件事已经过去了。
如果我想放下心来,就必须得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我必须得相信你说的话是真实的,就是你真的与我所得罪的那个人关系非常好,你有能力解决这件事(这就是客观性确据)。第二、我必须信任你,我越是感受到你这个人可靠,我里面就越安心(这就是主观性的确据)。
信心的主观性确据,是我们因着足够信任这位应许的神,所以感到安心。因着我信任耶稣基督的流血和顺服,因着我信任这位信实的神曾说:“信基督的人,不被定罪!”所以我确信,今天我已经被神赦免了,我也不再会被祂重新定罪了。因为我信任基督,并且信任祂所说的:“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太13:43)。”所以尽管我如今还没有在基督里经历到这复活的荣耀,但是我确信将来我必然会经历到基督所说的荣耀的复活。
信心之中的主观性确据,是我因着信任基督和基督的应许而拥有的一种确信,这种确据使我确信自己已经有份于基督的应许了。我想从两个方面帮助大家分辨这种信心的主观性确据是什么,不是什么。
- 这种信心的确据是我因着信任基督和基督的应许,所以我享有救恩上的安稳,这种确信可以帮助我消灭在救恩上的怀疑和恐惧。我越是留意基督的可靠,我越是看见祂作成的赎价的充足,我越是认识祂那充满恩典的心肠,我越是使用信心信靠这一切,我的灵魂就越享有救恩上的安稳。这安慰不是由我自身行为的好坏决定,并非当我的行为比较好的时候,我的信心中就有安稳,当我的行为比较坏的时候,我的信心中就没有安稳。这安稳唯独建立在基督的赎罪的工作上,这安稳是因着我信任基督而出现在我里面。我相信你们每一个拥有信心的人,会知道我在说什么。如果你拥有信心,你也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我说的这种确据。
这种确信是因着我信任基督而出现在我里面的,如果我里面没有对基督赎罪工作的信任,我就不可能拥有这种确信。这种确信不是我的心里明明感受不到基督赎罪工作的可靠,但是我却试图说服自己的心相信我已经得救,借此来消除我里面的怀疑和恐惧。确据不是我明明对自己的重生毫无把握,但是我却勉强自己相信自己已经重生。这不是获得确据的正确方式,这属于自我欺骗。我们所有人,都只能借着使用信心享有得救的确据,若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借着信,安息在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之上,我们一切的确据就都是虚假的。我们无论是想享有神放在信心之中的确据,还是希望享有圣灵赏赐在人良心之中的确据,我们都不能越过基督和信心。
我知道在我们中间,有一些会众也在查验自己有没有重生。我要提醒大家,不要将一种与基督毫无关系的重生当成你的确据,你需要先经历到基督成为你的安稳和保证。
- 我所说的这种信心的主观性的确据,也不是你确信神借着福音的传讲邀请你来接受永生。在我们拥有得救性的信心之前,我们就需要对福音的邀请拥有一种确据,就是我相信神真诚的邀请我来接受基督里的恩典,神真的借着福音的传讲将基督真实地提供给我,我需要相信福音所描述的基督里的“称义和永生”是神提供给“我”的,祂真的在真诚的邀请“我”来白白的接受这些无条件的恩典。但是我要说:信心享有的主观性确据,不是让你确信神邀请你,而是让你确信自己已经得着。让我再次使用托马斯·波斯顿的那个金币的比喻,一个富翁在路边看到了一个乞讨,这个富翁就大发善心,来到这个乞丐身边,将一枚金币递给了他。如果这个乞丐伸手将这枚金币接受过来,这枚金币就成为了他的。但如果他不伸手接受这枚金币,尽管富翁是真诚的邀请他接受这枚金币,但乞丐仍然得不到这枚金币。信心的主观性确据,不是这个乞丐相信富翁真诚的邀请祂接受这枚金币,信心的主观性确据是这个乞丐在接受了这枚金币之后,确信自己已经拥有了这枚金币。
如果我们想得着基督里的一切恩典,确信神在福音之中的邀请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相信的前提。假如我们不敢相信神真的在邀请我们接受基督里的恩典,我们就无法接受信心接受这些恩典。就像那个乞丐,如果他不相信富翁是真诚的将金币给他,他就不会伸手去接受。一个完整的归信过程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灵魂看见神借着福音给出了恩典,第二、灵魂借着信心从神那里接受了恩典,第三、灵魂确信借着信心得着了恩典。而我们所说的信心的主观性确据,是指对得着的确信。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这种信心的确据在属灵经历之中的呈现。信心之中的确据有时足以使我们在救恩上享有充足的安稳,但有时也无法使我们享有足够的安稳。在前一段时间的时候,我晚间盖的被子比较薄,在入睡之前我感觉还是挺暖和的,但是到了半夜2点钟左右就把我冻醒了。被子是否还在我身上?是的,它没有消失。但是当被子以外的温度过低的时候,我仍然会感觉冷。信心之中的确据会一直存在于信心之中,但是它并非能够时时刻刻的使信徒感受安稳。因为在一个真信徒里面,不仅有信心,同时也有不信和怀疑的存在,实际上他们每一天都需要借着信心与不信和怀疑争战,但心里里面的怀疑的力量大过信心的强度时,信心之中的确据就不足以使他们感到安稳了。所以真信徒在信心之中是始终拥有确据的,但有时拥有确据和享有确据并不是一回事,真信徒总是拥有确据的,但是他们并非能一直享有确据。这也是信心的定义与信心的经验之间的不同,在来11:1节,圣经将信心定义为一种确据,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信心总能够享有确据,因为信心每一天都需要与不信、怀疑和撒旦的诡计争战,当信心被仇敌胜过的时候,信心就不能因为它里面的确据而享有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