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90
- 神的永恒与人的短暂 1-6
- 神的忿怒与人的愁苦 7-12
- 神的后悔与人的等候 13-17
- 神的永恒与人的短暂
在诗篇之中,诗篇90篇是唯一一篇由摩西所写的诗篇。在摩西的一生之中包括了三个40年,他人生的第一个40年主要是在埃及的王宫度过,摩西在人生的第一个40年学了埃及的一切学问,这为着将来神使用摩西写作摩西五经作了准备。摩西的第二个40年主要是在米甸祭司耶忒罗的家里度过,神在这里为他预备了另一所学校,就是让他在旷野放羊。摩西的第三个40年是在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前往迦南的旅途中度过,民13章记载,摩西打发12个探子去窥探迦南地,但他们回来后,其中的10探子都向以色列会众报恶信,探子之中只有加勒和约书亚相信神的应许。以色列全会众听见那十个探子所报的恶信后便大发怨言,要用石头打死加勒和约书亚,随后耶和华在荣光之中显现,并且宣布对全体以色列人的审判,要让他们在旷野漂流40年的时间。在这40年的时间里,凡20岁以上的男人全部死在了旷野,在第一代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之中,除了加勒和约书亚之外,没有一个男人进入到了应许之地。
诗篇90篇应该就是摩西在人生的第三个40年所写的,就是在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漂流的40年中所写。在出埃及之时,被数点的成年以色列男人就有60万人之多,而上帝因着以色列人的罪,宣布这60万的男人之中,除了加勒和约书亚之外,其余的全部都要死在这40年的旷野漂流之中。在这40年之中,平均每年都会有1万5千个以色列的男人死亡,每一天平均都会有41个20岁以上的以色列男人死亡。在这40年之中,以色列民中每天都有葬礼,而每当死亡临到一个以色列人时,这都会使以色列人想起他们不信和悖逆的罪,让他们想起耶和华在震怒之中曾借着摩西对他们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来4:5)”。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摩西写了这首诗篇,提醒以色列人要数算自己的日子,好使他们得着智慧的心。愿主今天也在这里开导我们的心,使我们在这首诗篇之中学习到关乎永恒的智慧。
2-6节是对神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的对比,2-4节描述了神的永恒,5-6节描述了人一生的短暂。在中国文化之中,人是习惯将人的寿命与自然界联系在一起的。像什么“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这一类的话我们都不陌生,在一些为老人订制的生日蛋糕上也会写着另一句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但是在诗篇90篇的开篇,虽然摩西提到了自然界,但是他并没有将人的一生与自然界相比,而是将我们的眼睛指向了这位永恒的主。他说: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 神(诗90:2)!对于摩西来说,人只有认识这位创造世界万有的神,人才有可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这位神的永恒性时,我们才会明白自己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
据说相机在刚刚被发明的时候,拍照还是非常容易失焦的,而在失焦的状态下为人拍摄出来的相片就会模糊不清。假如现在在我们面前就有这样一张相片,照片上的人模糊不清,假如我们从没有见过这张照片的主人,我们就无法想像出这张照片上的人的模样应该是什么样子。可以说,在创造之中神就将人造成了一张祂的像片,但是因着人的堕落和背叛,我们作为神的照片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所以,如果我们对神的本体、位格和属性一无所知,我们就不会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再说一次,如果我们的心不认识神,我们就不可能活出人应当有的样子来。
我们如今活在21世纪,我们每个人在学校里都学习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会帮助我们更认识这个世界。但是,今天在这里的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思考过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人应该如何活?人又应当如何死?”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似乎我们都知道这个现实,但我们又好像非常容易忘记我们会死。
为了说明人一生的短暂,摩西首先将我们的眼睛指向神的永恒。“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 神(诗90:2)!”亘古这个词指向了无限遥远的过去,永远这个词指向了无限的未来。在诸山、大地和世界被造以前,神就是神;在永远的将来,神还是神。在遥远的过去,神是如此的一位神,在无限的未来,神仍然如此的一位神。将所有的时间加在一起,无法在神的额头上留下一丝皱纹,人类的一切知识也不能为神增加一点智慧,因为神不改变,祂的永恒、智慧、公义、信实、怜悯都永不改变。
当摩西试图用时间来测度神的永恒时,他说: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诗90:4)。在旧约的时候,夜间有三更,到了新约的时候,应该是有四更,所以一更大概就是3-4个小时的时间。在神看来,千年就如同刚刚过去的昨天,就好像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中间,没有人可以活一千年的时间,但是对神而言,一千年的时间和一天的时间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时间永远无法改变神的永恒。
但是当摩西用时间来衡量人的一生时,他使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人生的短暂。他想到的第一个场景似乎是洪流,就是洪水从我们眼前呼啸而过的场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站在瀑布面前,水流从我们面前迅速留下!摩西说:人短暂的一生就如同那迅速留下的水一样。摩西使用的第二个比喻是“如睡一觉,”人短暂的一生积极如同如睡一觉。第三个比喻使用的是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在巴勒斯坦地区,早晨会下一层很厚的露水,所以在每天早晨野地的草会受到露水的滋润,野草也会得到短暂的生长。但是来到中午,当太阳爆嗮在大地上以后,野草就会迅速的死亡和枯干,摩西在第三个比喻之中使用的就是这个图景。
当摩西写作这首诗篇的时候,已经是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但是他并没有感觉自己的一生有多么漫长,反而是使用了这三个比喻描述了人一生的短暂。在我们中间,已经有一些老人来到了70岁和80岁的年龄,当这场讲道结束之后,你可以去问一下他们的感受,他们会感觉自己的一生非常漫长吗?不,几乎每个人回顾自己的过去时,都有转瞬即逝的感觉。但是人有是那么的喜欢欺骗自己,我们总是喜欢告诉自己说:你还有很多个明天!
当我们去到医院里,去探望一些生病的人时,非常容易遇到这一类的状况。明明这个病人已经身患癌症、时日无多,但是他的家属却隐瞒他们的病情,不让他们知道自己死亡将近。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因为这种做法会让他们轻轻呼呼的进入永恒。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他们在家人的隐瞒下还在期待美好的明天,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却在地狱中醒来,当他们经历到这恐怖的现实后,他们会认同家人的隐瞒是爱吗?今天我在教会的讲台上,若是不根据这篇诗篇向你们传讲死亡,那么我站在这里就是不负责任。虽然这么说可能会让你感到冒犯,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这个现实,“你会死,在不久的将来,死亡会临到我,也会临到你,”今天需要思考,你会如何死,你死后又会去到哪里?如果你今天拒绝思想这个严肃的主题,难道你真的认为你不会死吗?
当我们看摩西描述人一生的短暂之时,我们必须要清除区分,摩西在此处的意思不是说当人死后,人就会归于无有。不!摩西在这里描述的是人的今生,而不是在形容人死后会经历的永无止境的永恒。假如人真的是人死如灯灭,那么死亡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但是人的灵魂会存到永永远远,死亡的严肃之处在于,要么它是通往天堂的一个入口,让人在天堂之中永远享福;要么它是通往地狱的入口,使人在地狱之中永远受苦。你要思想,在不久以后,你将会通过死亡去到哪里?
当我们看2-6节的经文之时,我们通过会留意到其中一个严肃的事实,但是却忽略了另一个现实的严肃性。我们容易留意摩西描述的人一生的短暂是一个严肃的现实,但我们容易忽略摩西对神永恒属性的描述同样是一个严肃的现实。神的永恒意味着着,时间会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时间永远也不会夺走神的生命,从遥远的过去直到无限的将来,上帝都一直存在,永远都不会有一秒钟的时间出现上帝不存在的情况。时间会为我们带来许多的改变,时间流逝会让我们的身体逐渐朽坏,时间甚至会让我们的性格发生改变,但是时间无法在丝毫的程度上改动神的信实和公义。在今生你需要面对一位公义的神,穿越死亡这扇门以后,你同样需要面对一位公义的神。神如今已经对你作出了定罪的判决,这一判决永远不会因着过去了足够久的时间,而在神的心里发生任何改变。所以,在神使你还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不要回避面对这位公义之神的定罪,不要将这件事推迟到死后去面对,要趁着如今还有赦罪的恩典为你存留,寻求到基督这里得白白的赦免。
- 神的忿怒与人的愁苦 7-12
在7-12节的经文里,摩西仍然是将人的一生与神联系在一起。他使用了许多词描述神,也用了很多词汇形容人的一生。他用“怒气、忿怒、面光、震怒、”来描述神,他又使用“消灭、惊惶、叹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如飞而去”来描述人的一生。
摩西在诗篇90篇之中描述的神,是当今大部分基督徒所陌生的一位神。如果我问你“神在你心里是一位什么样的神?”你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神是一位充满爱的神。”没错,神的确是爱,但神同时也是一位忿怒的神。神即对罪人发出神圣的忿怒,也对罪人怀有奇妙的主权之爱。假如你只知道神是爱,却完全不了解神的忿怒,那么你对神的爱的认识也一定不对。约3:16节是许多基督徒记住的第一节圣经之中的经文,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没错,我们应当百分之百的相信这处经文对神的爱的见证。但我们同时需要看见,这同一位使徒也再为着神的忿怒作见证,“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3:36)”这也是摩西的见证,他说: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的震怒之下。
如果2-6节描述的是人生的短暂,那么7-12节描述的就是人生的愁苦。在上一段,摩西向我们见证了一位永恒的神;在这一段,摩西则让我们看见了一位忿怒的神。假如我们只需要面对的是一位永恒而没有忿怒的神,那么神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一位没有忿怒的神,意味着祂不会追讨我们的罪恶。如果我们只需要面对一位暂时发怒的神,这位神也不会显得那么可怕。可怕的是这位永远发怒的神,神是一位永远对罪人发怒的神,若是我们的罪得不到饶恕,神会对我们永远怀怒。想一想摩西在人生最后一个四十年见证最多的是什么?在这四十年之中,每一天都会有一个成年以色列男人死亡,这一切都让他无法回避神的忿怒,这四十年之中的每一天都在印证,“神是公义的审判者,又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 神”(诗7:11)。
当然,摩西所描述的神的忿怒,并非在说神是一位喜怒无常的暴君,神的忿怒也不是指神充满了属血气的忿怒。不!神的忿怒是圣洁的忿怒,神的内心在发怒之时也是平静而又节制的,人会发怒常常是因为人无法克制自己的怒气,但神并不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而发怒。神的忿怒是神以祂的圣洁回应人的罪恶的表现,神的忿怒是指神不会向人最小的一个罪恶妥协,祂必定会报应人的每一个罪。
我们的良心需要在此受教,我认为今天在这里的很多人的良心仍然处于罪的欺骗之下,或许你认为自己犯罪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能你在犯一些罪时良心保持了沉默,良心并没有说应当说的话,良心没有告诉你“神因着你犯罪而对你怀有忿怒。”你的良心需要在神的话语下受教,因为神的圣言告诉我们,“神将我们的隐恶摆在祂的面光之中,”神不仅会追究我们那些最大的过犯,祂也会鉴察那些看起来最不起眼的罪恶,就连我们内心之中的任何一个罪恶的念头也无法逃脱神圣洁的眼目。
让我来问你一些最基本的信仰问题,你有罪吗?你看见自己每天都在犯罪吗?我相信任何一个认信的基督徒都不会否认自己全然败坏的现实。如果你已经在自己身上看见了这现实,那么你在自己身上看见神的忿怒了吗?你看见一位天天向你发怒的神了吗?在这个现实上,你的良心或许让你看见的是一位向罪恶沉默的神,但是神的话语向我们见证的是一位天天向恶人发怒的神。若是你的良心向你发出的是一个与神的话语相反的声音,在这件事上你需要相信神的话语,而不要相信你的良心和你的感受,要让你的良心和感受在神的话语之下受教。人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一个人明明活在神的忿怒之下,但他却不自知。在这里有多少人在为着自己处于神的怒气之下而惊慌呢!有谁在为着神的震怒而忧愁呢!有谁在这里看见了一位发怒的神呢!人最大的问题不是无法与神和好,而是人看不见自己活在神的忿怒之下。人不在乎神的忿怒,这是你们很多人直到如今还没有在福音下与神和好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以为,只有到末日审判时人才需要面对神的忿怒,在末日来临前神会让人安逸的度过一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个想法之下受到了欺骗。神真的不会在今生审判人的罪吗?看一看摩西是怎么说的:我们度过的年日都在你的震怒之下。想一想以色列人的经历,他们十次试探神,最终迎来了旷野漂流38年的审判。人并非是在末日之时才处于神的忿怒之下,一个在基督以外的人,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时每刻都是处于神的震怒之下。若是基督现在还没有成为你的避难所,你现在就活在神的震怒之下。
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与神息息相关,人每犯一个罪都是在为自己积累神的怒气。我们每一个人在神面前都有一个杯,我们每一次的犯罪就是往这个杯里续酒,当这个被装满了神烈怒的酒时,神就会将这个杯中的烈怒倾倒在我们身上。当所多玛和俄摩拉为自己积满神忿怒的杯时,她们就迎来了天火的焚烧。当迦南七族的罪恶满盈以后,就迎来了神借着以色列人的毁灭。当一个人为自己积满神的怒气以后,他就会立刻迎来神的审判。当我在这间教会中与一些会众接触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在一些人里面缺少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多人没有对神的惧怕。在很多人的信仰之中,你们相信的好像只是一个向你送温暖和送爱心的神,但你们从来没有面对一位向你发怒的神。这就是很多人不敬畏神、随意地践踏神的律法的原因。我并不是要求你们守全所有的律法,我想指出的问题只有一个,如果你里面没有对神的惧怕,这说明你根本不认识神。
摩西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活到八十岁。其实人最悲哀的不是一生的寿命很短,而是人的一生都在神的忿怒之下度过。我们需要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你数算过自己还剩下多少年日吗?你数算过自己在已过的年日之中犯了多少罪恶和过犯吗?你数算过你为自己积累了多少神的怒气吗?在我们中间,有人是几岁,有人是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七十几岁和八十几岁的也有。你有没有数算自己已经在神的忿怒之下度过了多少年日?在余下的年日之中你还要在神的怒气下度过吗?难道你要这样进入永恒吗?我们每个人都有在神忿怒之下的日子可以数算,但是你有在基督里蒙恩的日子可以数算吗?我们的日子正在迅速的逝去,不久以后我们都将进入永恒,我们都会站在神的审判台前,要趁着那一天来到之前数算自己的日子。
- 神的后悔与人的等候
第13节的经文是我们理解余下几节经文的关键,摩西在第13节说:耶和华啊,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摩西在祈求神转回和后悔,我们相信神不会作出任何让祂感到懊悔的决定,摩西在这里说的后悔,是祈求神不再以忿怒对待以色列,而以慈爱对待以色列,将他们的受苦和遭难扭转为喜乐的日子。
当摩西在这里祈求神说:“求你转回”时,这意味着摩西感受到神在某种意义上是背对着他的。如果你和一个人说话,那个人却把连转到了一边,这个动作代表着对方不想听你讲话。当摩西说:求你转回时,这代表着神在此之先已经疏远了祂与以色列的关系,神因着以色列人的罪而不理睬他们。我相信摩西在此处所求的回转,与民14章记载的事件有关。因着被差派去迦南地的12个探子,其中的10个探子向以色列人报恶信,他们说:他们在亚纳族人面前就如同蚱蜢一样。因此听见这些探子的话的以色列人便聚集在一起大发怨言,并且要用石头打死相信神应许的加勒和约书亚。最后,耶和华通过在会幕中显现,阻止了这些恶行。神对摩西说:祂要灭绝这些悖逆的以色列民,在摩西的代求下,神虽然没有灭绝以色列人,但是神宣布20岁以上的以色列人没有一人可以进入迦南地,并且按着12个探子窥探应许地的那四十日,一年顶一日,让他们担当自己的罪孽40年,在这40年的漂流之中,神要消灭一切聚集敌祂的恶会众。神借着这种方式让以色列人知道:祂与他们疏远了(民14:34)。
摩西对神说:耶和华啊,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尽管此时的以色列已经经历了神在西奈山与他们立约,他们已经成为了恩约之下的百姓,但是此刻这一关系却因着他们的罪遭到了破坏,神因着他们的罪而疏远了他们。因为他们只是在肉身做圣约百姓的人,而没有借着信心进入神的恩约。这对于我们每一个在教会之中的人都是一个极大的提醒,如果你只是借着洗礼成为了神圣约的子民,而没有借着信心成为神的圣约子民,那么你与神的关系最终仍然会被你的罪和不信打破。就像以色列人并没有因着他们在这种恩约的关系之中,而避免在旷野漂流38年的时间。就算一个人接受洗礼进入了恩约,如果他里面对基督的不信没有得到改变,这种恩约的外在关系仍然不能拯救你脱离神的忿怒。
在我们中间有许多接受过洗礼的孩子,你们像以色列人一样成为了恩约的子民,但是你们心里的悖逆、不信还没有被神的大能改变,你们要寻求圣灵重生人的恩典。若不经历重生,你们也会在神的忿怒下灭亡。不要只满足于和你们的父母一起来到教会,要寻求重生和信心的恩典,你们需要经历与基督联合。
我认为与转回这个词相比,后悔这个词更能够表达出神的荣耀。一位完美的神怎么会后悔呢?神不会作出错误的审判,祂绝不可能因为自己作出不公义的判决而后悔,祂也绝不会因着自己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而后悔。从这个方面来说,神的确不会后悔。但是摩西在这里却在求神后悔,这里的后悔不是求神为着祂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而作出改变,这里的后悔是求神从以忿怒对待以色列人改变为以慈爱对待以色列人。后悔这个词不是在表达神的智慧或作为存在什么瑕疵,而是在表达神主权的怜悯和慈爱。让我这么说:如果在神这里不存在这种神圣的后悔,那么这首诗篇写到11节就应该结束了,如果神那里没有这种神圣的后悔、活着祂不向人发出神圣的后悔,我们每个人就只能体会人生的短暂和悲惨;若是神不向我们发出这神圣的后悔,我们就只能经历审判和定罪,而不能经历福音和神的拯救。正是因为在神这里有这神圣的后悔,所以我们可以盼望神以救恩的喜乐代替我们在罪中的愁苦。正是因为有这神圣的后悔,所以摩西祈求“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
神会后悔,并非是指神会因人拥有美好的品质而后悔对人的定罪,神圣洁的内心不会被人有罪的美德感动。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凭着自己的热心、善行和美德摆脱神的定罪,为自己换来神的赦免。神会后悔,也不是指神的决定会被人胁迫。有人以为,只要人留下痛悔的眼泪,神就会将人之前所犯的罪忘得一干二净。不!人的眼泪并不能洁除人的罪恶,人最真诚的情感也不能使神放弃祂万分之一的公义。神的后悔是什么?神的后悔是“明明这些全然败坏的人只配在祂公义的审判下灭亡,但是神却愿意向这些完全不吸引祂的人发出慈爱和怜悯。”神的后悔是“神愿意向一切在罪中自取灭亡的人,赐下拜拜的赦免。”神的后悔是“神愿意向一切只配向承受祂忿怒直到永远的人,赐下救恩的安慰和喜乐。”你已经以“不配、败坏和罪人的样子,在神这里经历到了这神圣的后悔了吗?”
最后,让我再一次问你这个关键的问题,你已经开始数算自己的日子了吗?你曾数算过你的罪恶和愁苦有多么大吗?你数算过自己在今生的日子还有多少吗?你数算过自己已经在神的忿怒下度过了多少日子了吗?你曾数算过神已经让你听见福音有多久了吗?愿主使你不仅可以数算这样的日子,也使你可以数算在被重生、在基督得蒙赦罪和成圣、与基督联合的日子。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