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12:9-10
无伪的爱
- 爱的真实性
- 爱的规范性
- 爱的关系性
- 爱的真实性
在当今的社会之中,演员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职业,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那些明星。当人们谈到那些演技不好、但是流量很大的演员时,就会称他们是偶像派明星。而当人们对一些演员的演技表示认可时,就称他们是实力派的演员。什么是演技好呢?有人是这样定义,演技好就是演员在一部剧里忘记自己,完全融入他要表演的那个角色,让自己成为另一个人;什么是好演员呢?好的演员会通过表演让自己成为所扮演的那个角色,直到导演喊:卡。
第9节之中的“不可虚假”一词,在希腊文中与“演员”一词有关。在古典希腊喜剧中,演员在表演时会戴上面具。使徒在这里用“不可虚假”提醒我们,信徒的爱不应该像演员表演一样,真正的爱不是让我们扮演角色或戴上面具,真实的爱是真信徒由心而发的情感和行动。不可虚假一词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爱也有冒牌货。虚假这个词让我想到了一些社会上的公共人士资助的公益活动,当他们做一件公益事件时,他们甚至会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他们希望自己所作的能够被全社会知道。但真正的善是让你的左手不知道你右手所作的。所以,如果爱不在我们心里,那么我们口中的爱,甚至是我们行为之中的爱也就沦为了一种表演。
在一些电视剧或是电影之中,有时演员会扮演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这些角色被故意刻画的大爱无疆,就好像他们没有任何的瑕疵和缺陷一样。但是当人们走出影院以后,没有人会认为这个演员真的像他所扮演的角色那样完美,因为他们在屏幕上所呈现出来的大爱和无私,都只不过是演出来的而言。在现实之中也存在两种爱,一种是真实的爱,另一种是虚假的爱。有些人的爱真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而有些人的爱只不过是演出来的。让我这么说:在一切人本主义的信仰之中,爱只不过是人的表演。唯有从圣灵的救赎性恩典开始的信仰,才会使人拥有真实的爱。
约一 4:7节说: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这代表着真实的爱心只能借由神重生的大能而出现在我们心里。让我们顺着这个方向思想一下,若是圣灵重生的恩典从教会之中消失了,那么神会在我们的言语中、行为中、甚至是我们的敬拜中看见什么呢?神看见的是一群演员,神会看见这群人在每一个周日都定期的在这里排练和表演。主耶稣经常用演员一词来评价法利赛人的信仰,“假冒为善”一词的希腊文就是演员的意思。各位会众,如果你没有经历被神所生,那么你在信仰的路上走的越远,就越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宗教性的演员,就连你最虔诚的行为在主看来也只是表演而已。当神的话语在我们中间传讲出来的时候,会显明什么样的人是被重生的神儿女,什么样的人是未经历重生之人。当你听见这一切的时候,不要提升自己的演技,不要借着表演让自己看起来像神的儿女,要寻求在圣灵的大能下成为这样的人。
其实我们对圣经所教导的爱怀有极多的误解,我们总以为 爱一定是我们所喜欢的,当一个人对我们表达真实的爱时,我们的心总是会感到极其愉悦,但实际上这只是我们的想象。让我们看看神是如何爱世人的,人又是如何回应祂的爱的。约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还有谁比神的爱更真实、更伟大呢?祂为了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下并舍弃。然而人是如何回应这爱的呢?是欢喜快乐的迎接吗?不,约3:19接着说: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神对世人表达了最长阔高深的爱,但祂从世人这里得到的回应却是恨。当一个神的儿女在教会之中效法他们在天上的父去实践这爱时,他们的爱也并不总是会得到人的欢迎,当他们效法神去爱教会内或教会外的人时,时常会迎来人的抵挡、反对和仇恨。
究竟什么是爱?这与我们如何看待教会也息息相关。假如教会只是一个游乐场,那么我们为其中的孩子修建几个淘气堡就是爱他们了。倘若教会只是一个唠家常的地方,那么我们在教会之中让你们越开心就越是爱你们。但教会不是这些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会是一个法庭,在教会之中真正的爱是让你听见神对你的判决,并且竭力的帮助你去得着神的赦免。我们也可以将教会视为一个医院,在教会之中真正的爱是让你看见自己灵魂患上了怎样的癌症,并且竭力地帮助你在这所医院里得到大医生耶稣基督的医治,让你不致灭亡,反得永生。你们自己的良心需要查验,教会的讲台对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爱和关切。但不是所有人都欢迎这爱。当我们提醒一些人需要查验自己是否真正的得着了医治和拯救时,他们非常自信的回复说:“我不需要按着你说的那样去查验,我非常确定自己的灵魂早已经得着了耶稣基督的拯救,你说的这些只会搅扰我的平安。”有些人不能理解讲道之中的提醒和警告是一种爱,是因为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自己作为一个罪人的现实。而另一些人不能接受来自于教牧工人的属灵关切,要么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见自己灵魂染上的恶疾,要么是因为他们轻轻呼呼的医治了自己。所以,有人面对这爱选择了离开教会,有人更是以仇恨来攻击这爱,很多人宁愿将自己灵魂的安危建立在自我假定的想法之上,也不愿意接受福音真理的检验和指导。难道一个医生向他的病人们隐藏他们的疾病,让他们开开心心的走向死亡,这样的做法是爱吗?难道传道人不在乎他的会众们是否经历了真实的称义,每一周用谎言和奉承使他们感到欢喜和快乐,难道这样的做法是爱吗?但愿你们永远不要在这里得到这种虚假的爱,因为这种迎合人堕落本性的爱足以使你们永远灭亡。但问题是,当这个教会因着神的怜悯和恩典,有这种对灵魂的爱从讲台临到你们时,你们是在拒绝和反对这爱呢,还是在为着这爱而向神感恩呢?
- 爱的规范性
在第9节的下半句话中,经文提到了爱与善恶之间的关系,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厌恶和亲近在希腊文中是两个分词,这两个词就是在解释什么是真实的爱,保罗是用人对善与恶的反应区分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真正的爱对罪恶有正确的反应,也会对善有正确的反应。爱对罪的反应是厌恶,爱对善的反应是亲近。根据这个原则,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定义什么是虚假的爱,虚假之爱的特征是让人喜欢罪,并且远离善。
善和恶首先是一种客观的标准,简单来说这一客观的标准就是神的律法——十诫。恶就是律法所禁止的,善就是律法所吩咐的。当一个人喜欢诫命所禁止的、或是不爱诫命所吩咐命令的时候,这就是喜爱行恶。当一个人恨诫命所禁止的、或者爱神在十诫中所吩咐的命令时,这就是渴慕行善。所以,保罗在罗马书后面的13:10中将律法总结成一个字——爱,爱就完全了律法。
我们对爱的认识是急需被圣经的教导所更新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之中对“爱”这个字形成的认识都是人本主义的,是以人的感觉为中心的。但圣经对爱的教导则是以神为本的,爱是在神的命令之中被定义的,圣经之中的爱是以神的话语为中心的。这两种极为不同的对爱的认识,也是两种互相反对和彼此冲突的对爱的理解。那种以人的感觉为中心的爱是我们不陌生的,这一点从当今的人对爱情的期待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当今的年轻人如何理解爱情呢?简单来说就是跟着感觉走。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有一天突然间对我说他要离婚,我听见后劝他继续守护自己的家庭,但他的回答是:“我们之间已经没有爱情了,婚姻已经没有再持续下去的意义了。”当今社会对爱情的认识可以被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跟着感觉走!”但这是世俗化的爱情观,而不是圣经对爱或爱情的教导。
真正的爱不是不惜以背叛自己的婚姻为代价,也要满足自己出轨的渴望;真正的爱是为了忠实与自己的婚姻,而拒绝被欲望所牵引。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不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渴望或要求,真正的爱的教育,是父母以善恶为标准,教导孩子敬畏耶和华,教导孩子将自己的感受和渴望服在神圣洁的诫命之下。爱绝不等于美好的感受,真正的爱包括了恒久忍耐,爱包括了禁止嫉妒、自夸和张狂,真正的爱包括了爱仇敌。而当忍耐、舍己出现在我们的感受之中时,我们往往不会感觉甜美。
在教会之中,在以神的话语为中心和以人的感受为中心之间,也存在一场持续的对抗。在最近两年,我察觉到有一种以人的感受为中心的教牧苗头开始在中国教会之中出现。前两年出来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属灵虐待,书中提到了许多西方教会的会众在牧师那里受到伤害的情形,也提到了一些牧师在教会中受到伤害的情形。我大概翻阅完这本书以后,我相信书中提到的这些事情在教会中是存在的,书中例举了许多曾经发生在教会之中的罪恶,但这本书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是我极其不赞同的。书中将会众在他们的牧师那里受到伤害的情形称之为虐待,而虐待这个词只会使受到伤害的人关注自己的感受,这个词也只会让人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引导人在遇到问题和伤害后去回应神的真理,它不会让人思考该如何按着神的话语去解决当下的问题。让我们注意一个误区,如果教会事事都顺从会众的感受,这样的做法并不是爱,因为爱一定是以神的话语为中心的。
爱具有规范性的特征,爱是区分善与恶的,爱是需要以神设立的十条诫命为准则的。在教会之中,有些人表现出来的爱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这样的爱中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和准则,因为他们不将爱服在律法的规范之下。我相信真正的爱一定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知识性,第二是情感性,第三是行动性。有些基督徒认为爱与知识毫不相干,甚至是彼此矛盾。他们认为爱是充满热度的,而知识则是冰冷的教条!但是神从没有将爱与知识分开过,神将律法赐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导祂的百姓学会去爱,这些律法难道不是知识吗。当我们对人的爱偏离了神的律法时,我们的爱就不是爱了。就像有些人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舍不得在应当管教孩子的时候管教他们,但其实这样的爱在神的眼中不是爱,正如箴13:24所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让我这样说,一个人不先学习明白神的律法,他就不会明白爱应当是什么样的。
但是爱不仅具有知识性的特征,爱同样具有情感性的特征,爱使人心对神和人都怀着热度,真实的爱中包含着恩慈和温柔,很显然这些性情都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尽管爱与律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并非一个人有样学样的去遵行律法,他里面就一定拥有真实的爱。在圣殿里与税吏一同祷告的法利赛人,他遵守了许多律法,他遵守十分之一、不奸淫、不偷窃,但是基督在他的这些行为之中没有看见真实的爱。一个父亲出差回到家里后,他会怀抱和亲吻自己的小孩子,这些动作并不是一套固化的程序,伴随着这些动作的同时,父亲的心也会踊跃着对孩子的喜爱和想念。真实的爱虽然不是被人的感受所牵引的,但在真正的爱中一定跳动着活泼的情感。真正的爱就像温暖的阳光一样,日光照射出来会带来光明,使人的眼睛得以看见。日光同样会带来热度,使人感受到温暖。
爱同样也具备行动性的特征,爱不仅会使人知道律法,爱也不会使人止步于喜爱律法,爱会使人更进一步,爱会使人践行律法。使徒约翰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所以,什么是真正的爱呢?爱就是“知律法所吩咐、喜爱律法所吩咐、行律法所吩咐。”与此相反的就是恨,恨是什么?恨就是“喜爱和遵行律法所禁止的。”我们需要以神的律法来分辨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虚假的爱总是具有三分不好的特征,虚假的爱使人不喜欢学习明白神的律法,也使人厌烦和不遵行神的诫命,反而使人渴望去行律法所禁止的那些事情。
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真正的爱一定符合十条诫命的客观准则,真实的爱不会让我们去渴望或做一些违背律法的事情,就像有人打着爱的旗号去高举同性恋婚姻,这不是真实的爱,而是虚假的爱,因为它违背了神设立的婚姻准则,这不是厌恶罪和亲近善,而是亲近恶,厌恶善。真实的爱也会让我们对罪生发出痛恨和厌烦,恶要厌恶;爱心在我们里面越大,我们里面就越会生发出一种圣洁的情感,使我们厌恶和远离罪。这种圣洁的情感也会使人对公义和良善生发出向往和渴慕,善要亲近;真实的爱在我们里面越是强烈,就会使我们越加渴望去遵行神在律法中所吩咐的命令。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你如何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重生之人呢?你要查验自己是否拥有爱心。那你如何查验自己拥有的爱心究竟是真实的爱还是虚假的爱呢?答案是:在你里面是否拥有一种圣洁的情感,这种情感开始使你厌恶和渴望脱离律法所禁止的罪,并且渴望和喜爱遵行诫命所要求的善。凡是拥有这种圣洁情感的人,就是从神生的。
恶要厌恶,善要亲近。这句话也在告诉那些已经结出了爱心果子的人,你们仍然要追求厌恶罪恶,并且要追求亲近良善和公义。这表明的是在每一个重生之人身上,已经拥有了一种真实的爱心,但他们所拥有的却不是一种完全的爱心。所以当他们里面生发出爱心之后,他们仍然需要借着操练厌恶罪和亲近善来追求在爱心上的成长。圣灵在重生之人里面作成的爱,是一种真实而恒久的爱,他们不会今天拥有爱心,但明天又失去了爱心。这种真实的爱虽然会有所起伏,但不会从他们里面彻底消失,因为爱是永不止息,爱在真信徒身上会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永恒。但我们也需要防备陷入另一种极端的想法,那些未重生的人对重生之人的爱容易抱有一种过高的期待,以至于希望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一种完全的爱。又连那些经历了重生的神儿女也容易对自己的爱心抱有过高的期待,至于当他们发现自己在爱心上不完全时,就会陷入灰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重生的事实。我们必须以合乎圣经的标准来到圣灵在重生之人里面作成的爱心,每一个重生之人也需要以合乎真理的方式来看待自己。我们需要在自己身上查验一种真实的爱,而不应当在自己身上寻找一种完全的爱。因为圣灵在重生之人里面作成了一颗真实的爱心,但圣灵并没有借着重生在人里面作成一颗完全的爱心。经历重生的人仍然需要在爱心上持续的操练自己,否则他们爱心的果子就会停止成长。再此让我们作出一个区分,若是你里面没有任何真实的爱,那么毫无疑问你还没有经历到圣灵的重生,因为重生之人必定拥有真实的爱。如果一个没有真实的爱的人认定自己已经经历了重生,这就是用谎言安慰自己。但你也不要试图在自己身上找到完全的爱来确认自己有没有重生,因为这样就把重生的标准提的太高了,以至于超过了圣经的标准。重生之人身上的确拥有真实的爱,他们里面也确实流淌着圣洁的情感,但这情感不会每一天都处于高峰,有时他们的情感也会陷入到幽暗的低谷。他们对圣洁和良善会有真实的爱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再次受到某些罪的诱惑,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又迷恋一些罪。重生之人里面真的有对罪的厌恶,也真的有对善的渴望,这是真实的情感,但他们对罪的厌恶和对善的渴望却不是完全的。他们里面真的有对罪的厌恶,但他们里面也再次生发对某些罪的迷恋;他们真的有对律法的喜爱和渴望,但他们有时也确实会生出悖逆神的想法和渴望。所以保罗在这里吩咐说:你们要持续的追求厌恶罪,亲近善。你们需要持续地靠着圣灵对付自己迷恋罪和远离善的渴望,也需要靠着圣灵持续地坚固你们里面厌恶罪和亲近善的渴望,若是你们停止了这样操练,迷恋罪的心就会重新在你们里面开始占据上风,你们会再次变得亲近罪,远离善。
另外,对我们中间一切还未经历重生之人,你们需要得到这样一个提醒,你们需要尽量让自己的行为接受神话语的约束,但你们也需要知道自己无法通过遵守律法生发出真实的爱心,无论是爱神的心还是爱人的心,你都无法通过遵行律法作成。虽然你遵行律法的行为也是好的,但这既不能使你称义,也不能使你真实的爱神。你需要经历圣灵的重生,如此你才能生发出真实的爱心。因为只有圣灵才能借着重生的大能将对罪的厌恶和对善的渴望成全在你里面。
- 爱的关系性
从10-21节,至少提到了三种关系,10节是在教导爱在弟兄与弟兄的关系中应当是什么样的,11节是在说爱在信徒和神之间应当是什么样的,14和20节强调了爱在信徒与仇敌之间应当是什么样的。这只是一种非常粗略的划分,其实这段经文对不同的关系区分的更加细致,比如:13节谈到了应当如何爱那些缺乏的圣徒和从远方而来的需要接待的信徒,15节提到了应当如何爱那些喜乐的信徒,又应当如何爱那些哀哭的信徒,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所以,爱拥有一种明显的关系性的特征,在不同的关系之中,爱呈现出来的样子也是不同的。甚至面对不同情况下的人,我们所流露出来的爱也会不一样。当我们面对那些哀哭的人时,我们不能以微笑去安慰他们。当我们面对充满了喜乐的人时,若是我们爱他们,我们会与他们一同欢喜。在不同的关系之中,面对不同情况下的人,爱都会有不一样的呈现,我相信这也是使徒在这段经文中要强调的另一个重点。
就像在夫妻之间有夫妻之间的爱,在父母与儿女之间有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在兄弟姐妹之间也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我们不能用夫妻之间的爱去爱父母,我们也不应该像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在特定的关系之中,爱有特定关系的表达。我问我们中间的姐妹们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丈夫爱你,就像爱他的那些好哥们儿一样,你愿意接受吗?没有姐妹愿意自己的婚姻变成这样,因为在不同的关系之中应当有不同的爱。所以,爱不仅应当接受真理的规范,也应当接受关系的规范。
从10-21节,保罗就至少在三种关系里教导了信徒当如何正确的去爱。信徒应当如何正确的爱弟兄,他们应该如何爱神,他们又应当如何爱仇敌?当谈到弟兄之间的爱时,保罗谈到了要彼此亲热和恭敬。当谈到了应当如何爱主时,保罗谈到了殷勤、火热、喜乐、忍耐和恒切的祷告。当谈到应当如何爱仇敌时,保罗强调了忍耐,强调了要以善胜恶。在这一讲的第三部分,我们会将爱的关系性特征聚焦在第一个方面,我们会专心的查考第10节如何教导了弟兄之间的相爱。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在希腊文中,爱弟兄的意思是“情同手足的爱”。很明显,这里是将教会之中弟兄姐妹的关系描述成一个家庭。在教会之中,弟兄姐妹就如同一个家庭之中的兄弟姐妹的关系。没错,教会的确是一个基于属天的关系而被建立起来的家庭,其中的每一个真信徒都拥有神儿子的名分,他们都是神的儿女,所以他们也是彼此的弟兄和姐妹。而信徒与信徒之间应当如何彼此相爱呢?这里说要彼此亲热,亲热的希腊问的意思是“充满深情的爱,挚爱的,”圣经告诉我们在弟兄姐妹之间应当追求一种深情的爱和真诚的爱,就是要让教会中的弟兄姐妹成为你更多地投入圣洁情感的对象。让我们这样查验自己是否具有这样的爱,教会之中的每一个神的儿女是你从心里所在乎和看重的人吗?你与其它的弟兄姐妹之间有一种来自于恩典的深情吗?若是你不能在其他弟兄姐妹身上投入情感,就表明你对弟兄并没有经文所说的这种爱。
约壹3:14:“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当圣灵在一个灵魂里面作成重生的工作时,圣灵就会在这个灵魂与其他已经重生的灵魂之间建立起一种爱来,这种爱使他们对彼此有一种诚挚的情感。重生不仅使神在我们心里变得重要,也使其他属神的儿女在我们心里变得重要。所以,当一个信徒重生以后,他会渴望经常见到其他的弟兄和姐妹,因为这些弟兄和姐妹已经在他们心里成为了重要的人。
但尽管重生会为信徒带来一种弟兄之间的相爱,但我们仍然要留意经文中的“要”这个字,“爱弟兄,要彼此亲热;”就像真信徒在厌恶罪和亲近善这个方面的爱是不完全的一样,在充满深情的爱弟兄姐妹这个方面,真信徒的爱同样是不完全的。所以他们需要继续追求要充满深情地爱其他的弟兄姐妹,他们需要刻意地靠着恩典在自己心里培养这种深情。当我们每个主日来到这里时,我们不仅应当思想自己对神的态度,也应当思想自己对其他弟兄姐妹的态度。神不仅希望我们带着对祂的渴望来参加聚会,祂同样希望在敬拜中看见我们带着对其他弟兄姐妹的爱前来;神不愿意看见我们被冷漠割裂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祂喜悦看见我们在对彼此的圣洁感情之中被联络成一个爱的整体。所以,你心里有这种属灵的深情吗,这里的弟兄姐妹们真的是你所看重的人吗,如果你对这里的每一个人只是充满了冷漠,那么你不仅缺乏这爱,甚至更是没有这爱。
10节的下半句话是“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推让这个词容易让我们以为,当别人说恭敬我们的话时,不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拒绝对方的恭敬。但和合本圣经对这句话的翻译是不准确,恭敬的原文就是“尊敬或尊荣”的意思,而推让的原文是“更看重”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弟兄姐妹之间,我们应当更看重对方的尊荣,我们应当看对方配得从我们这里得到更大的尊荣。”恭敬这个词的原文不是指我们要对彼此说一堆恭维的话,而是要我们从心里将更大的尊荣真诚地归给对方。我非常感谢神使我认识了一些宝贵的弟兄,我能够从他们的性情中感受到许多从圣灵而来的馨香之气,其中就包括了对其他弟兄的真诚的尊敬,他们真的是从心里将尊荣归给他人,他们对别人的尊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我相信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学习的,我们不仅应当学习尊荣我们中间那些受人尊敬的弟兄姐妹,我们同样应当学习将尊荣归给我们中间最卑微的那个弟兄,我们需要学习从心里真诚的尊敬他人,这也是圣灵在信徒身上结出的果子之一。让我们祈求神,使我们能够靠着祂的恩典丰丰富富地结出这个属天的果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