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读)
【利10:1】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
【利10:2】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
【利10:3】于是摩西对亚伦说:“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亚伦就默默不言。
第一讲:学习《海德堡要理问答》的必要性
首先,我想先说几个重要的词,“教义、信条、信仰告白,”当你听见这几个词后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很可能是:古板,过时,老套。但这就是问题所在,甚至我可以这么说:这种不良反应,是我们在信仰上已经中毒的信号,这种感受越是强烈,就反应出我们中毒越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毒?很可能是一种现代主义的毒,我们在现代世俗文化的塑造下,都得了一种现代主义的势利病,令我们厚今薄古,使我们在信仰上偏向于一种进步主义的观点,所以我们容易轻看正统教会在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信经和信条。但这些信条所教导的,都是真信仰不可或缺的内容。
今天我们首先不会进入对海德堡要理问答内容的学习,我们要先具备一些学习海德堡要理问答的基本认识。今天我们要谈论两个方面,第一、教义的重要性,第二、信条的重要性。
教义的重要性
在刚刚所读的经文之中,亚伦的儿子拿答和亚比户已经被设立为祭司,但因为他们按着自己的想法和方式侍奉耶和华,使他们死在了耶和华面前。在这段经文中,我们要留意一个关键词“凡火”,经文说:他们死在耶和华面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耶和华面前献上了凡火。从圣经的其他经文里,我们看到上帝要求祭司要用坛上的火点燃香炉,而凡火应该就是他们从这坛以外取的火。我们看到拿答和亚比户,因为他们没有按着耶和华的话语侍奉和敬拜,为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所以不难想象,如果我们按着自己的想法、而不按着上帝话语的规范敬拜祂和信靠祂,这也会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我们相信什么不重要,只要我们的内心真诚,上帝就会悦纳我们。我们在圣经里,绝对找不到有哪位先知或使徒这么教导过。圣经反而反复教导我们要留心听上帝的律法。既然我们上帝是至高的主,祂就有权柄吩咐我们遵行一切的命令,那当我们不听从祂的话语时,我们还可能对祂保持真诚的心吗?上帝可能悦纳这种在祂看来自以为是真诚吗?所以,这段经文带给我们最为重要的一个教训是,我们必须按着上帝的启示来相信祂,也必须按着祂的指示来敬拜和生活。我们不能在信仰中用自己的想法或发明 代替上帝的话语。我们必须从上帝所启示的圣经学习,我们该相信什么、遵行什么、以及经历什么。
《西敏小要理问答第3问,对整本圣经的教训进行了一个非常精炼的总结。“圣经的主要教导是什么?答:圣经的主要教导是:人对于神所当信的真理,以及神要人所当尽的本分。”简单来说,圣经主要就是在教导,我们该相信什么,以及我们该作什么。其实我们还可以更详细一点来划分,圣经主要就是在教导,“神是怎样的神,祂作了什么,以及祂吩咐我们要作什么”。——神是怎样的神,祂作了什么,这就是我们所应当相信的教义,包括了上帝的三位一体,以及上帝在创造、救赎和审判中的作为。祂吩咐我们要作什么”,这就是上帝在律法中赋予我们的责任。
现在我们再来想一想,教义究竟重要不重要,没有纯正教义的指导,你会把三位一体的上帝想象成什么样?没有纯正的教义,你会如何看待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你又会如何理解耶稣基督钉十架?我知道有很多基督徒是反神学、反教义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人在自己里面都持有一些神学和教义,要么你的神学是从异教的文化而来,要么是从圣经而来。受异教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神学可以称作伪神学。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问你,上帝是否存在?无论你相信的是无神论、多神论、还是伊斯兰教的一神论,这些都是源自异教的伪神学。无神论同样是一套抵挡圣经的伪神学,所以无神论同样是一套宗教宣言。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生活在文化和宗教的真空之中,我们一出生,各种异教文化就在不断的告诉我们关于上帝、关于我们自己、和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今天你也一定拥有一套神学,区别不过是“你究竟是在异教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一套伪神学,还是在圣经的教导下,被建立起了一套合乎圣经的神学!”如果你拒绝正统神学和教义,就等于是让世俗文化塑造你的信仰。
其实我对大部分中国基督徒的信仰,不抱有乐观的态度。因为我接触过的大部分基督徒,他们受到世俗文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圣经对他们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中国基督徒,在生活方式上基本是受世俗文化的支配,而在信仰的基要真理方面,又没有被圣经建立起来。比如:很多基督徒并不知道基督的神人二性,更不知道基督的神人二性在救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样的基督徒怎么可能知道如何信靠基督的拯救呢?因为他们对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几乎没有任何正确的神学认知。
所以,真信仰一定具备三大要素,就是:教义性、实践性、经历性。纯正的教义既是敬虔实践的根基,又是蒙恩经历和属灵经历的指导。
钟马田牧师说:敬虔生活首在教义。所以在保罗的大部分书信中,都具有同一个模式,就是在书信的上半部分教导教义,在书信的下半部分进行行为指导。所以很明显,对使徒保罗而言,教义是敬虔生活的根基。若是将纯正的教义与敬虔的生活分开,基督教将沦落为一个道德主义的宗教,基督徒的信仰也将失去福音和恩典的特征。
同样,教义也是属灵经验的指导。我们也不能将教义和属灵经历分开,如果只有教义而没有属灵的经历,教义就沦落为抽象的思辨。恕我直言,这正是一部分中国改革宗教会基督徒的问题。但如果只追求属灵经历而撇弃教义,基督徒的经历就会沦落为神秘主义,而这正是灵恩派信徒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反对大部分灵恩派的异象?因为没有圣经和教义作为指导,所以他们所说的异象就如同乱象。总之,真信仰必然包括了教义与经历的结合,也就是说你口中的教义,不能只在你的脑子里,特别是救恩论部分的教义,必须成为你信仰中的现实。当我们谈论“与上帝和好”的教义时,我们不能单以明白什么是和好为满足(当然这是十分重要的,但不足够),与上帝和好必须是你与上帝之间的现实。我们只明白“称义”的教义也不够,我们必须真实的经历称义,这样称义才能成为我们身上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明白“重生”的教义,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经历重生,否则无论我们能如何谈论重生,重生都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除非我们经历被圣灵重生。
通过解释真信仰中的“教义性、实践性和经历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解释了纯正教义的重要性。既然教义如此重要,那什么是“教义”呢?教义这个词在圣经中被翻译为“教导或教训”,当教会使用这个词时,是指:一套系统性的教导。就像当我们翻开罗马书、以弗所书或加拉太书时,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否认,保罗在这几封书信里教导了一套前后一致的信仰教训。
很多中国教会是反神学、反教义的,他们将对教义的重视视为一种不属灵,其实这种态度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将对教义的无知视为属灵。这是非常低级的错误。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是三位一体,那你究竟是在相信谁?因为你连自己要相信的对象都不认识。如果你不知道基督的位格和身份,你怎么相信基督?若是你不知道基督的死与复活具有什么代赎性的含义,你怎么借着信靠基督经历称义?我举的这几个例子,都包含了教义的内容,所以可以说:若是没有纯正的教义,我们就不知道该信什么,甚至我们连“信”是什么都不知道。
让我来总结一下第一部分,如果你轻视对纯正教义的学习,你会落在哪些危险之下?第一、你的信仰会成为一个迷信的信仰,你不认识你所信的神是什么样的上帝,你也会不认识祂的拯救,并且不知道如何信靠祂的拯救。第二、你必然会遭遇的第二个危险是,你的信仰被世俗文化或异教观念支配,而不是被圣经塑造,因为你不是出生在一个宗教文化的真空之中,而是出生在一个异教文化之下。所以忽视纯正的教义,就等于任凭异教文化在自己的信仰中取代圣经。第三、在你的信仰之中,你会用自己的想法,代替神的话语。你可能会像拿答和亚比户一样,在一厢情愿中落在神的忿怒之下。
信条的重要性
圣经与信条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信条究竟是对圣经的取代,还是对圣经的解释?
很多中国教会,将圣经与信条对立起来,他们认为传讲信条就是对圣经的背叛,信条会不可避免的削弱圣经的权威。
我在读神学的时候,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种观点,他们倾向于认为 神学生不能读神学著作,应该自己读圣经,让圣经成为唯一一本可以阅读的书籍。这种说法很容易迷惑人,特别是对信仰认真的基督徒。
如果我们能够考虑到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该如何理解圣经?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如果我们将信经和信条扔在一边,我们就等于用支配我们的世俗观念理解圣经。我们在现实中面临的选择是,你要按着世俗文化的指导理解圣经,还是按着大公教会在历史中总结的信条理解圣经。如果你撇弃信条,其实等于再说:你认为世俗文化比大公教会的信条更可信。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信条与信经,不是为了用信条和信经取代圣经,而是为了以信条作为规范,保护我们不错误的解释圣经。我们学习信条,不是丢掉圣经,而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被教会传承下来、经过历史检验的信条 对圣经的解释,要比我们个人堕落的理性对圣经的理解可靠的多。
所以,几乎所有的大公教义,都会以使徒信经作为信仰告白,在我们教会,会将宣告使徒信经作为公共崇拜的一部分。其实使徒信经,就是新约教会第一次用信经的方式总结圣经中的核心教义。而使徒信经的形成,大概在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之间,这表明初期新约教会,就已经开始使用使徒信经作为一套系统性的教义陈述,来对抗诺斯底主义异端了。
几乎每一部正统信经和信条的形成,都是为了对抗教会历史上的异端邪说。比如:使徒信经的形成,是为了对抗诺斯底主义异端。尼西亚信经的形成,是为了反驳亚流主义异端。迦克墩信经的形成,是为了对抗聂斯脱利主义异端。在例举两个改教时期形成的信经信条的例子,海德堡要理问答的形成,是为了回应天主教异端教训和部分路德宗主义的立场。而多特信经的制定是荷兰改革宗教会对阿米念主义的回击。
通过回顾信经信条的历史,我们发现撒旦在不断通过扭曲纯正的教义而攻击教会,当教会撇弃信经和信条时,就会变得无力抵挡撒旦的异端道理。就像 异端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可能如今的异端已经达到了成百上千种了,我们不可能记得住每一种异端教训。但识别假币的最好方式,是学会识别真钱。同样的道理,分辨异端道理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学习正确的教义。这就是学习海德堡要理问答和其他信经信条的好处。所以,在欧陆改革宗教会中,主日上午是解经讲道,下午是以“海德堡要理问答”为提纲的讲道。这样作既可以通过教义建立圣徒的信仰,也可以使教会整体能够分辨异端的教训。另外,改革宗教会是通过圣经的权威,来看待信经和信条的。宗教改革运动确立了“唯独圣经”的信仰原则,意思是惟有圣经在基督教信仰中拥有至高的权威。
天主教看待信条与圣经的关系,与改革宗教会看待信条与圣经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天主教强调使徒统绪,认为教皇是使徒的接班人、也是基督在地上的代理人,所以他们认为教皇在确立信仰原则方面是无误的,他们也认为教会的大公会议是无误的,这就等于将教皇和大公会议,放在了与圣经同等的权威之上了(这是异端的道理)。所以在天主教看来,信经等于圣经,在这种关系之中,信经的确是对圣经的取代。
但是尽管改革宗教会也看重信经和信条,但并不认为信条的权威和圣经的权威相同,而是将信条的权威视为派生性的。只有当信条的内容,是对圣经教导的正确解释时,信条在我们的信仰中才具有教导的权威。若是信条里包含了违背圣经的教训,就算信条是通过教会的大公会议制定的,我们也不能接受它。
所以有一位牧师,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信条与圣经的关系,他说:信条是守护国王的卫兵,是用来保护圣经的。当一个人要面见国王时,通常要经过卫兵的检查。卫兵确定他对国王没有威胁以后,才会让他通过。信条的作用也是如此,信条会将各种异端教会甄别出来,使它们无法攻击圣经。所以,教会制定信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用信条取代圣经的权威,相反,而是为了保护圣经的至高权威。信条的制定和教导,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 避免圣经的内容被人任意曲解,也能避免圣经的权威被人滥用。
我认为今天中国改革宗教会,也存在用信条取代圣经的危险,因为很多人在传讲圣经时,就好像在讲信条一样。但如果我们真的持守唯独圣经,我们对信条的传讲,应该是让人感到好像是在传讲圣经一般。信条应该规范我们对圣经的理解,但我们必须根据圣经解释信条。我们首先必须看见,圣经是信条的根基,然后才能合理的透过信条来认识圣经。所以我非常希望,当你们开始学习海德堡要理问答之后,你们能够在心里确定“这是圣经的教训”。
宗教改革运动的基础,就是对“唯独圣经”的强调,所以改革宗教会根据圣经的权威,否定了天主教之中、不合乎圣经的错误遗传。
在圣经方面——改革宗教会反对天主教的形式主义,当时的天主教在整个敬拜过程中,都使用拉丁语,一般的信徒根本就听不懂。而且天主教也倾向于反对信徒阅读圣经,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危险的事。但是宗教改革不仅鼓励信徒阅读圣经,将圣经翻译成各种语言。而且改革宗教会非常重视讲道,改革宗教会非常提倡教会要使用信徒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教导圣经的内容。
在救恩论方面——天主教教导人可以靠着善行得救,而改革宗教会根据圣经,重新发现了“罪人全然败坏”的教义,在基督以外的罪人,不可能行出任何满足上帝圣洁的善行,所以人只能通过中保基督的功德得救。
在圣礼方面——改革宗教会根据圣经的教导,否定了天主教的七大圣礼,确认基督只设立了两项圣礼,就是洗礼和圣餐。而且也对圣礼的教导和敬拜方式进行了改革,天主教教导说:弥撒(圣餐)是再一次将基督献祭,所以他们允许信徒跪拜圣餐桌,认为这是对基督的敬拜。但根据圣经,改革宗教会发现圣餐是蒙恩的管道,而不是再次将基督献祭,饼和杯只是对基督献祭的表征。所以跪拜圣餐就是触犯了第二诫命,是犯了偶像崇拜的罪。
在教会制度上,改革宗教会确定了“惟有基督是教会的头”,而否定了教皇或任何人能够被称为教会的头。天主教在教会行政方面,根据教皇是教会的头,建立起来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分别以“教皇、红衣主教和主教”为天主教的行政中心,他们就是天主教的最高行政团体。但是改革宗教会根据圣经,否定了这种教阶制度的合法性,因为圣经里的常设职分只有两种,分别是“长老和执事,”所以改革宗教会在教会治理方面,重新建立了长老制的教会治理制度。
如果你想明白改革宗教会的信仰告白,就必须明白什么是“唯独圣经”的精神,因为改革宗教会在信仰方面的一切强调,都是建立在“唯独圣经”的根基之上。包括改革宗教会对信条和信经的认信,也都是出于对“唯独圣经”维护。
所以,改革宗教会是什么意思?从圣言方面来回答,改革宗教会其实就是寻求归回圣经的教会。很多人认为改革宗教会,就是从天主教分离开来的教会。但改革宗教会,其实是从背弃真道的天主教中离开,重新回归到圣经之下的教会,所以改革宗教会也是真教会的延续。
改革宗教会,主要有三大信仰告白,分别是“比利时信条、海德堡要理问答和多特信经”,这三大信仰告白代表了改革宗教会对圣经真理的认信。通过对这三大信条的学习,可以清除残留在我们里面的异端思想,使教会有分辨力防备异端,并且建造圣徒过合神心意的生活。
通过这一讲,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到“教义和信条”的重要性,这是我们能够认真学习“海德堡要理问答”的一个前提。没有圣经中的纯正教义作为信仰根基,你的信仰就一定是受异教文化塑造的信仰。没有信条作为规范,你就存在按着私意理解圣经的危险。所以,学习纯正的教义,认信合乎圣经的信条,都是我们按着圣经认识上帝和基督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