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5
题目:满足神的公义
概括:从主日5开始,海德堡要理问答就进入了第二个部分,就是“论人的得救。”但是在这一个主日,海德堡主要论述的内容,不是中保基督的工作,因为这个主日的内容,关注的是如何将人引向中保基督。所以在这个主日的四问之中可以看见,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满足神的公义”。12问强调的是:谁的公义必须被满足,13-14问强调的是:谁不能替我们满足神的公义,而15问强调的是:谁能替我们满足神的公义。
大纲:
谁的公义必须被满足 问12
12.问:既然按照神公义的审判,我们都当受到今生及永世的刑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逃脱这刑罚,并再次蒙神恩宠呢? 答:神要求他的公义得到满足(1),因此,罪债必须得到完全的偿还,或是由我们自己偿还,或是由别人代为偿还(2)。
在原初的创造之下,人被神视为可爱的儿女,神被人视为仁慈的父亲。但罪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关系,罪使人不再被神视为可爱的儿女,罪使神与人的关系,从父亲与儿女的关系,变成了审判者与罪犯的关系。所以,虽然罪使人与神的交通断绝,但是罪不是使人与神变的毫无关系。罪人仍然与神拥有直接关系,只不过罪使人与神不再享有和平,而是变成仇敌。罪使你我不再活在神的喜悦之下,而是生存在神的忿怒之下。
一个人在亚当里,他首先面对的是一位慈爱的神,还是一位公义的神呢?其实是公义的神。并且这位神要按着律法刑罚他,也要求他偿还自己的罪债。所以,真信仰是先认识上帝的慈爱,再认识上帝的公义呢?还是先认识上帝的公义,再认识上帝的慈爱呢?圣经让我们看见的是,先认识神的公义,然后再认识神的慈爱的模式。因为是律法将我们引向基督,然后基督再让我们符合律法。律法彰显了神的公义,而福音彰显了神的慈爱。所以,不面对神的公义,神在福音中的慈爱就会向我们隐藏。
很多基督徒都说:神爱我。但是他们却从没有面对过神的公义。所以很多人如何认识神的呢?他们感觉自己来信神,就是来信一位愿意帮助我的神。但是当我们越过了神的公义来认识祂时,上帝在我们心里,就变成了一位亏欠我们的神。但是按着圣经,你首先不是信一位愿意帮助你的神,而是要来面对一位要求你满足祂公义的神。你天然的属灵境况是什么样?是你已经处在了这位神刑罚的威胁之下,若是你想与祂和好,重新得到祂的喜悦,就必须满足祂的公义。所以,圣经如何讲述 与神和好的真理呢?西1:21-22节说:你们从前与 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基督在肉身受死,是我们可以与神和好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神的慈爱不是以牺牲神的公义为代价的,神的赦免也不是神不再按着祂的律法要求你了。神的爱是让你不靠着自己就能满足神的公义,神的赦免是让你找到一位替你满足神公义的中保。神不会无视我们的任何一个罪,我们所犯的每一个罪,都在神面前成为一笔债务,被称为罪债。神也必然要向我们追讨一切的罪债,如果我们想与祂和好,要么我们自己偿还这笔罪债,要么由他人替我们偿还。
我们注意到,海德堡要理问答在这里肯定了“代赎”的真理,神要求他的公义得到满足(1),因此,罪债必须得到完全的偿还,或是由我们自己偿还,或是由别人代为偿还(2)。神允许我们的罪债,通过另一个人替我们偿还的方式得到解决。其实这里谈到的这两种偿还罪债的方式,分别就是律法的方式和福音的方式。
律法对我们说什么?律法对我们说:你必须靠着自己偿还你的罪债,但我们根本做不到。所以律法判定我们应该受永远的刑罚,因为罪为我们惹来的是神无限的忿怒。按着律法所显明的公义,我们就应该通过在地狱中永远受刑罚而承受罪的后果。那福音对我们说什么呢?福音对我们说:你不要靠着自己偿还你的罪债,你做不到。你必须依靠 在你以外的那一位中保,靠着祂的功德偿还你的罪债,这是福音。
在这里,我们可以思想一下,自己的信仰究竟是在实践一种只有律法的信仰,还是实践一种通过律法被引向福音的信仰?首先你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偿还你的罪债?如果这个问题并没有成为你的关注,那你可以成为一个有神论者,但你不会成为一个基督徒!所以,我必须先问你,你开始关心该如何向神偿还自己的罪债了吗?假如你是通过行善的方式,来面对良心的控告,获得上帝的喜悦,你的信仰就是一种律法主义的信仰。因为律法并没有使你知罪,也没有让你看见自己无法通过行为得到神的赦免和喜悦。如果你的信仰已经被福音更新,圣灵就会使你对中保产生一种依靠,使你不再靠自己满足神的公义,而是靠中保基督偿还自己的罪债。你的信仰有对基督代赎性工作的依靠吗?
谁不能满足神的公义 问13-14
13.问:我们自己能够偿还这罪债吗?答:当然不能。相反,我们每天都在加增罪债(1)。
问:有没有其他受造物能替我们赎罪呢?答:没有。首先,神不会因人犯的罪而刑罚其他受造物 (1)。其次,没有一个受造物能够承担神对罪的永怒 (2),从而使人得到拯救。
13-14问,是为了让我们看见,在中保基督以外,我们找不到偿还自己罪债和满足神公义的方式。你能靠着自己偿还在神面前欠下的罪债吗?不能,相反,你每天都在加增自己的罪债。主祷文也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为什么我们需要常常在祷告中祈求这件事?因为我们不仅不能偿还自己的罪,反而常常添加自己的罪,所以我们需要被赦免。如果一个人,一身的恶习,每天过着罪恶的生活,当他听见这句话:“我们每天都在加增自己的罪债”时,他会很容易表示认同。但假如一个人,每天追求行善,严格的约束自己,当他听见这句话:“我们每天都在加增自己的罪债”时,他可能会很难接受。如果让我们靠着自己偿还罪债,我们依靠通过哪些方式尝试呢?我们只能想出一种办法,就是行善。为什么我们无法通过行善偿还自己在神面前的罪债呢?原因有两点,第一、因为行善不是功德,而是我们的本分,圣经说: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所以,在神面前,根本不存在功过相抵这种说法,律法要求的一切都是神命令我们遵行的本分。第二、因为我们的行为中没有善,无论是我们的恶行、还是我们的善行,在神的眼中都不是良善的。我们已经引用过这节经文: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赛64:6);出于这两个原因,问答说:我们能够偿还自己的罪债吗?不能,相反,我们每天都在加增自己的罪债。13问将我们靠着自己偿还罪债的路堵死了,那我们是否能够靠着其它的受造物偿还自己的罪呢?所以14问提出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受造物能替我们赎罪呢?答:没有。首先,神不会因人犯的罪而刑罚其他受造物 (1)。其次,没有一个受造物能够承担神对罪的永怒 (2),从而使人得到拯救。
问答通过两个方面否定了这种可能性,首先,神不会因人犯的罪而刑罚其它的受造物;这句话的意思是:神不允许我们靠着人以外的其它受造物,偿还自己的罪债。天主教的赎罪券的教义,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神允许我们靠着其它圣徒的功德,偿还自己的罪债”。所以他们说:圣徒多余的功德,会积累在教会的功德库中,信徒可以通过购买赎罪券购买这功德。而且信徒不仅可以为自己购买,还可以为已经死去的亲人购买。这样的教导等于说,我们可以在基督以外找到很多中保。但结18:20说: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恶人的恶报也必归自己。神不允许用 子债父偿、或父债子偿的方式解决罪的问题。仅仅身为被造的人,无法成为另一个人的中保。神不允许一个人替另外一个人下地狱,因为神在律法中要求的是:神必按照个人的行为报应个人(罗2)。我们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能为他人的行为负责。
问题:为什么基督可以为人的罪作出代赎,而我们和天使不能为别人的罪作出代赎呢?可以说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只有基督可以替我们偿还罪债,是因为神只设立了基督这一位中保。没有其他受造物能替我们赎罪的第二个原因是:其次,没有一个受造物能够承担神对罪的永怒。天使能够承受神无限的忿怒吗?不能。动物能够承受神无限的忿怒吗?更不能。这是人、天使和其它的受造物不能替人赎罪的另一个原因。
第13问让我们看见,我们天天都在加增自己的罪债。第14问让我们看见,基督以外的其它一切被造物都无法替我们赎罪。13问是为了让我们对自己的义绝望,而14问是为了让我们对基督以外的其它一切依靠绝望。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想的两个问题,第一、你对自己的义和善行感到绝望了吗?你需要看见自己不仅无法满足神的公义,反而是天天都在加增自己的罪债。第二、你对基督以外的其它一切感到绝望了吗?你有没有看见,天使不能救你,牧师不能替你赎罪,甚至连祷告、听道这样宝贵的蒙恩之道也不能使你得救,这一切都不能成为取代基督的依靠。若是你没有在寻求赦免的事上对这一切生发有益的绝望,你就不会寻求基督。
谁能够满足神的公义 问15
15.问:那么,人必须寻求一位怎样的中保和救赎者呢? 答:他必须是真人(1),且是无罪的人(2);但同时, 他必须比一切受造物更有能力,也就是说,他同时必须是真神(3)。第12问的内容, 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自己需要偿还罪债的必要性。而13-14问的内容,是为了让我们将得救的指望从自己和其它一切被造物身上挪开。而15问的内容,则是为了将我们得救的指望指向中保基督。
这位中保必须具备哪些特征呢?海德堡要理问答说:第一、他必须是无罪的、真实的人,第二、祂必须是真实的神。也就是说:这位中保,必须同时“是圣洁真实的人和完全真实的神”。其实旧约圣经早就向我们启示了这位中保的神人二性;赛9:6说: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这里清楚地预言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表明了这位为我们而生的成为了真实的人,并且成为了一个婴孩。有一子赐给我们,表明了这位为我们而生的是一位真实的神,因为祂被称为“子”,而且也被称为全能的神。 在神话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半神半人,我们却不可以如此的理解基督的神人二性。第四世纪的异端——亚流主义,就否认基督拥有完全的神性,而将基督视为一个半身,他们认为基督是上帝所造的、位于天使之上的受造物。
我以前认为,关于三位一体和基督神人二性的教义,多数都是纯粹的理性思辨,我想现在还有很多基督徒,像我以前那样认为。但现在我认识到,关于基督的一切教义,就是我们救恩的来源。这位基督是什么样的,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得着拯救。在学习系统神学时,一般都是从启示论开始学习,然后是神论、人论、基督论、救恩论、教会论。其实这个次序的编排时有着逻辑关系的,我们必须从圣经认识神,而神是否是三一真神,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基督的神人二性,而基督是这样的救主,决定了我们的救恩是怎样的,救恩是怎样的,又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基督教会的认识。所以现在我越来越喜爱早期大公教会制定的信条,当我看见迦克顿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对三位一体和基督神人二性的表达时,我感觉实在是太优美的。
从基督的人性来讲,他是被造的、无罪的、和圣洁的。除了没有罪以外,基督的人性与我们凡事相同,他拥有真实的身体与灵魂。从基督的神性来讲,祂无始无终、无限无量、永不改变、是完全的神。从基督的位格来讲,祂在永恒中被父所生,是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格,与圣父和圣灵同权柄、同荣耀、同受敬拜。借着道成肉身的作为,将自己被造的人性与完整的神性,联合在自己神性的位格之中。
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中保,一位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其实基督将神人二性联合在自己位格之中的行动,也预示了祂要如何使罪人与神和好。因为基督神人二性的联合,正是我们与神和好的代价。
我们必须从救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基督神人二性的意义。基督从永远到永远就是完全的神,是圣父上帝的独生子。而罪人与圣父上帝和好的代价是什么?就是祂的儿子基督必须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在基督道成肉身的行动中,祂没有舍弃自己所是的,但祂的确成为了祂曾经所不是的。祂没有舍弃自己的神性,但的确成为了祂道成肉身之前所不是的人。这就是救赎的代价,赎罪需要以基督的无限降卑为价值。降卑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理解基督神人二性的联合,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词。从基督身为完全的神,而成为人的行动,让我们看出,救恩不是让人变成神,而是神成为人。救恩不是让你变的像神一样,救恩甚至也不是让你在道德上变得了不起,因为这通通都是进化论的思路。救恩是基督在神人二性的联合上经历的无限降卑,得救是让你接受基督的降卑作为你的赎价,得救是靠着基督的降卑与神和好。而不是让你靠着行律法、或者靠着好行为得救。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基督身为中保,必须是完全 无罪的人和完全的神了吗?因为无论是否认基督的神性,还是否认基督的人性,都直接否认了基督所经历的无限降卑。而祂在降卑中经历的受苦、受死和顺服,正是我们得赦免需要的赎价。所以,否认基督的神人二性,就等于拒绝了祂为罪人所付上的赎价。
让我进一步地来问你,你与基督所成就的这赎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今天的你仍然在依靠自己的好行为得救,还是已经以一个一无所有的罪人的样子,来白白的接受了基督成就的赎价!你究竟在依靠什么,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现实,因为这关乎到在称义的这件事上,你究竟在信靠自己,还是在信靠基督。
信心不仅是相信“基督身为完全的神,成为了完全的人,祂经历了无限的降卑”。信心不仅是相信这教义是真理,信心是离开对自己的依靠,而单单以基督在降卑中的流血、作为你面对上帝审判的依靠。相信基督,不仅是相信祂为罪人付上的赎价是真实的。相信基督,更是你个人来依靠祂的宝血,作为你在神面前得赦免的价值。一个人根本不关心基督是不是完全的人和完全的神,这多半也说明了他仍然在依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依靠基督成全的赎价,因为他根本不关心这赎价。如果一个人十分看重基督成就的赎价,他必然要思考基督如何以神人二性来成就了这赎价。
今天的你,看见自己罪债需要被偿还了吗?你看见自己和其它的一切被造物,都无法偿还你的罪债了吗?如果你的罪债已经成为了你良心中的重担,你也对靠着自己的善行得救感到了绝望,那么请你来看,基督已经以祂的神人二性,成就了充足的赎价。今天你不需要做点什么来换取这赎价,只需要像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一样,来白白的接受这赎价,你就必然与神和好。若是今天你已经对自己的义感到了绝望,基督的降卑在你这里就要得荣耀,祂所成全的赎价在你的眼中就要变得宝贵。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这一讲,要理问答向我们强调了三件事。第一、神要求你偿还你的罪债,第二、你自己或其它的一切被造物都无法替你补偿你的罪债,第三、只有那位神人二性的基督能偿还你的罪债。盼望你能够经历到,靠着基督满足神对你的公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