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11
题目:唯独基督
概括:从主日11,海德堡进入了对使徒信经第二部分的解释,也就是论述耶稣基督和我们的拯救这个部分。这个主日包含两问的内容,特别强调了唯独基督。第29问,强调了耶稣是唯一的救主,第30问,特别强调了耶稣是完全的救主。
大纲:
耶稣是唯一的救主 问29
二十九问:上帝的儿子为何起名叫耶稣,即救主呢?
回答:因为他把我们从罪恶里拯救出来;我们不当向其他任何人寻求拯救,也不能从其他任何人得着拯救。
基督在圣经中有很多名字,比如:以马内利,受膏者,万王之王,好牧人,大卫的子孙,神的羔羊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名字,就是耶稣,这个名字是我们理解基督其它所有名字的含义的基础。
耶稣这个名字,希伯来文就是约书亚,意思是:耶和华拯救。所以这个名字本身,就表明了耶稣是救主。天使在太1:21对约瑟说: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上帝将耶稣这个名字赐给基督,代表了在我们与基督之间,存在一个关系性的事实。耶稣这个名字,提示我们基督是救主,而我们必须成为被拯救者。这个名字也等于在说:基督为罪人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救恩,而我们需要接受祂所提供的拯救。
假如耶稣这两个字,在你心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名称,但这个名字却没有表达在基督与你之间,需要建立一个救赎主与被救赎者的关系,你就没有按着圣经理解基督这个名字的含义。很多人称呼耶稣,就向称呼一个陌生人的名字一样。就好像:你知道有一个人叫王宝强,但是你只知道他叫王宝强,你与他之间其实是陌生人的关系。但是耶稣这个名字,有些类似于“丈夫和妻子”这一类的称呼,你只能用丈夫和妻子这样的称呼,对一个人说话,这表明了耶稣与圣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如果在你与基督之间,没有这一层的救赎关系。你用耶稣这个名字称呼祂,就好像随便称呼一个人为丈夫或妻子一样别扭。耶稣这个名字被启示在圣经之中,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醒我们,你与祂之间需要建立起这种救赎关系来,祂必须成为你的救主,你需要成为被祂拯救的人。
耶稣要将祂的百姓,从哪里拯救出来呢?他把我们从罪恶里拯救出来;耶稣的拯救要解决的是罪恶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从罪恶之中得拯救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我们的罪恶在上帝面前是一笔债务。第二、因为我们的罪恶在我们里面是一种权势。而耶稣以救主的身份降生,就是为了要解决罪人的这两个问题。
基督要把我们从罪恶里拯救出来,这表明了罪才是我们的最大危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有疾病的危机,有失业的危机,有衣食住行的难题,但是我们最大的危机却不是这一切,而是我们在上帝面前的罪。其它的一切危机都只是今生的,但罪为我们带来永恒的后果,罪的痛苦要延续到永永远远。
耶稣被称为救主耶稣,这表明祂已经作成了一笔赎价,这笔赎价足以偿还你在上帝面前欠下的罪债。如果你已经看见自己欠下的那巨大无比的债务,通过接受基督成全的赎价,你的罪债就可以得到偿还,这样你也必迎来上帝的赦免和称义。另外,耶稣被称为救主,这表明祂向选民施行了一种拯救,祂击溃了选民里面的罪的权势。今天你只需要反复的依靠祂,就可以多次的经历到这种拯救,就可以白白地分享这种得胜。所以,圣徒与罪争战的关键在于信心,因为信心使你支取基督的得胜。另外,耶稣这个名字,也代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含义。海德堡说:我们不当向其他任何人寻求拯救,也不能从其他任何人得着拯救。当圣经宣告耶稣为救主时,同时也在是宣告:祂是惟一的救主。圣经多次的教导了这一真理。赛43:11说: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徒4:12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提前2:5说:因为只有一位 神,在 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中世纪的天主教认为,除了耶稣以外,人还需要通过其它的方式解决赦罪的问题。比如: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赎罪券购买已故圣徒的功德,他们认为这样也可以使罪得赦。他们也认为可以通过行善的方式,换取罪得赦免。其实这些作为统统否定了耶稣是唯一的救主。但我们承认耶稣是救主时,不仅是承认祂是我们的拯救,也是在承认其它的一切都不能成为我们的拯救。我们的善行不能成为我们的拯救,因为我们的义都是污秽的衣服。其它圣徒的善行也不能成为我们的拯救,因为他们与我们一样。所以西敏信条特别教导说:圣徒在重生后的善行,不具备称义的价值。
在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教家为了持守唯独基督的真理,付上了生命的代价。比如:比利时信条的主要作者德布利,英国的改教家、国家教会的大主教克兰麦。他们并不是为了一个毫无意义的教义付上生命的代价,而是为了让福音的真理仍然存留在教会中间。虽然改革宗与天主教在真理的立场上分为两个阵营,但我们的心却与他们没什么两样。路德说:如果你将我切开,你会发现我里面的教皇。我们生来同样是自义的,虽然我们在表面上不会宣称圣徒的功德和我们的善行是拯救,但是我们却同样容易依赖我们的祷告和善行,我们会期望上帝因为我们诚恳的祷告和我们的行为改良而接纳我们,这同样是在基督以外依靠其它的拯救。
耶稣是完全的救主 问30
三十问:这样,那些向圣徒、自己、或其他地方寻求拯救和幸福的人,真是相信独一的救主耶稣吗?
回答:不。虽然他们也许在言语上夸耀他,但在行为上却否认独一的救主耶稣。要么耶稣不是完全的救主,要么凡用真信心接受这位救主的,就必定在他里面,找到为他们得救所必需的一切。
29问强调的是,只有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主。而30问强调的是,一个人能否同时既依靠基督得救,又依靠其它的方式得救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这里的问题说:这样,那些向圣徒、自己、或其他地方寻求拯救和幸福的人,真是相信独一的救主耶稣吗?回答:不。虽然他们也许在言语上夸耀他,但在行为上却否认独一的救主耶稣。要么耶稣不是完全的救主,要么凡用真信心接受这位救主的,就必定在他里面,找到为他们得救所必需的一切。有没有人能够既依靠基督得救,又依靠自己得救?绝对不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在不离弃其它拯救的同时,还能信靠基督。
加5:34说: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保罗在这里责备的加拉太人,并没有想完全依靠律法得救,他们只是想在保罗所传讲的唯独恩典的福音上,再加上一条行割礼而已。但尽管如此,保罗仍然说: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这说明了一个人要么完全依靠律法得救,要么完全依靠基督得救。没有一个人能够同时依靠行律法和基督得救。哪怕你只是试图靠着行一条律法得救,你就是欠行全律法的债。
这表明了任何一个人与基督的关系,要么是唯独基督,要么是无份于基督。基督若不是你唯一的拯救,基督就完全不是你的拯救。人堕落的本性很难接受唯独基督和唯独恩典的福音,很多人都会存在侥幸心里,想在基督那里得到拯救的同时,仍然信靠一部分自己的善行。但这样的做法只能使人完全无份于基督。
第30问这里,表明了信心的一个特征,信心必然使我们的信仰成为唯独基督式的,当我真正信靠基督时,基督就成为我唯一和完全的拯救。如果基督在我心里并不是完全和唯一的拯救,那就意味着我根本没有信靠祂。
信心是什么?可以说信心是一种依靠。如果在你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有一个东西可以让你靠一下,你只能同时依靠其中的一个。在基督与善行之间,我们只能依靠其中之一。当我们依靠自己的善行时,我们就是不信基督。当我们依靠基督时,就必然不再信靠自己的善行。
假如你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需要解决,这个时候你想到了我,你来到我面前请求我,最终我答应了你、承诺为你解决。结果你回去后翻来覆去还是不放心,所以你又去拜托了另外一个人。这种不放心本身就是一种不相信,如果你足够信任我的话,就根本不需要再去找另一个人帮忙了。当我们想在基督以外再寻找另一种得救的帮助时,其实就是不相信基督。
在这里,你可以思想自己是否真的相信基督,相信基督的必然标志之一就是唯独基督。相信基督的意思就是,你只依靠基督称义,只有祂是你的拯救,除祂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拯救,你也不需要别的帮助,因为基督的拯救是充足的。
这里也给我们一个警告,如果你想从基督得到拯救,但是你还不是对基督十分放心,还想同时通过行善帮助自己得救,你这样的做法就等于在言语上承认基督,但实际上却否认独一的救主耶稣基督。在依靠善行和依靠基督之间脚踏两只船,这并不会使你的得救更加稳固,只会让你与基督隔绝。
海德堡要理问答也在第30问作出了一个断言,要么耶稣不是完全的救主,要么凡用真信心接受这位救主的,就必定在他里面,找到为他们得救所必需的一切。在存在两种可能,第一、要么耶稣是不完全的救主,所以一个人信靠祂之后,还需要信靠一些其它东西,比如自己的善行。第二、要么耶稣是完全的救主,所以任何一个人信靠祂之后,祂就成为这人唯一的救主,因为凭着信心在祂里面找到得救所必须的一切。
天主教和阿米念主义,都教导了一种信心➕善行的得救方式,但这样的教导等于在说:耶稣是不完全的救主,单信靠祂还不足够,所以还必须要加上罪人的善行,才能得到救恩。但圣经教导的是唯独基督,圣经一方面说: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 神面前称义(加3:11),另一方面说:如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要么你的拯救是靠着行全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要么基督是你在神面前的义。福音所教导的救恩,是披戴基督。是披戴那位完全的基督,而不是一半的基督。
简单来说,救恩关乎的就是,究竟什么是你在神面前的义。你现在穿戴的,是那个用无花果树的叶子所编织的律法之义,还是基督的义。你只能信靠一位完整的基督,你只能穿戴一位完全的基督。你的义不可能一半由你的善行编织而成,另一半又用基督的义编织而成。用新布缝补旧衣服,只能使旧衣服坏的更大。将新酒装在旧皮袋里,只能使旧皮袋裂开更多。任何试图将好行为与基督的义缝补在一起的做法都是徒劳的,这样的做法只能显明你的心怀二意。
很多人从阿米念主义转变成加尔文主义时,其实他们除了神学理论改变了以外,在救恩上是换汤不换药的。当然,神学认知的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在神学的认信上成为了改革宗,但是实际信靠的仍然是自己的善行,那么他仍然要灭亡。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很多人接受了改革宗神学以后,仍然将自己身为一名阿米念主义者时的蒙恩经历,理所当然的视为自己得救的起点。这说明了在他们的认知中,改革宗神学在救恩方面的引导,与阿米念主义在救恩方面的引导,是没什么不一样的。但我要说,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断言。这两种敌对的神学在救恩方面的差异,就像多特信经与阿米念主义的抗辩宣言一样互不相容。阿米念主义者谈论的信心,在改革宗神学看来不见得是信心。阿米念主义所教导的救恩,在改革宗神学看来就是伪装的律法主义,是消灭福音的另一种形式。
其实我对中国的阿米念主义者的了解不多,我接触的大部分人都是认信改革宗神学的基督徒。如今很多改革宗教会对基督徒蒙恩经历的判断,是我比较担忧的。很多过去是阿米念主义者的基督徒,在加入改革宗教会时,他们在蒙恩经历的真实性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醒。如果一间教会的基督徒,只是在神学认知上成为了改革宗人士,但是蒙恩经历完全没有被拆毁和重建,他的救恩经历没有被教义真理更新,那么这间教会就要充满披戴着改革宗神学外表的阿米念主义者。
今天很多改革宗基督徒对成圣这一教义的错误应用,很可能是他们仍然在靠善行得救的另一种伪装。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被称义,但是他们心里想:称义的人一定会有成圣上的长进,所以如果现在的我有某些成圣的表现,就表明我已经是在基督里被称义的人了。那他们认为的成圣是什么呢?就是遵行律法。所以,在他们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得救的情况下,遵行律法又成为了他们已经得救的保障。其实这就是靠善行得救的另一种伪装,这也是用改革宗神学对虚假的蒙恩经历,进行合理化解释的表现。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学习海德堡要理问答,你不仅要学习分辨什么是正确的真理,你也要学习分辨什么是真实的属灵经历。如果你学习了什么是正确的真理概念,但是你对属灵现实和蒙恩经历的辨别仍然是错误的,那你仍然有灭亡的危险。当海德堡说:“要么耶稣不是完全的救主,要么凡用真信心接受这位救主的,就必定在他里面,找到为他们得救所必需的一切”时,并不是只让你从理性上认同这种说法就够了,重要的是这句话描述的是不是你的信仰现实。基督对你来说真的是唯一而完全的救主吗?你真的已经借着真实的信靠祂,在祂里面找到了你得救所必须的一切了吗?你真的已经离开了对自己行为的信靠,而单单信靠救主耶稣基督了吗?
主日11的内容,就是教导我们什么是唯独基督,29问告诉你,唯独基督意味着耶稣基督是你唯一的拯救。30问告诉你,唯独基督意味着耶稣基督是你完全的拯救。当唯独基督成为你信仰中的现实时,基督就是你唯一而完全的拯救。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