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13:11-12
白昼将近
- 你们当晓得白昼 11-12
- 你们当活在白昼 13-14
- 你们当晓得白昼
在现代社会之中,我们对时间的掌握非常精确,只要我们看一眼手表,或者点开手机屏幕,我们就能知道几点几分。但是在古代,人们主要是根据太阳位置的变化来计时的,所以古人对于每天当中的日出和日落是特别敏感的。在神的创造当中,每一天都是有晚上、有早晨的,晚上和早晨就是人类计算时间的最基本单位。在罗13:11-14节中,几乎贯穿着这两个词的隐喻——“黑夜与白昼,”保罗在这段经文中借用每一天中的夜晚和白日来比喻他要教导的真理。但是在这处经文里,黑暗和白昼不是只我们生活每一天中的昼与夜,而是指救赎历史中的黑夜与白昼。黑夜指的是现今这罪恶的世代,而白昼是指主耶稣基督再来时开始的永远蒙福的世代。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这句话比喻的是,现今的时代就好像太阳即将破晓而出的时代,基督随时都有可能再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当我读到这句话心里都有一个疑惑!现今距离保罗说这句话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但基督还没有来,保罗是不是搞错了,把基督的再来想的太超前了。我们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看待基督再来的视角与保罗看待基督再来的视角不同,我们是以年月日为单位衡量基督的再来,所以我们觉得已经过去了2000年基督还没有再来,似乎基督的再来总是有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但是保罗是以救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基督再来,在保罗的那个时期,救赎历史已经经历了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升天和圣灵的降临,未来只剩下一件事还没有发生,就是基督的再来。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历史即将经历了下一个救赎事件,就是基督再来。救赎历史就是在向着基督的再来不断的向前进展,基督再来就是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的一件事。从保罗说出“黑夜已深,白昼将近”这句话一直到我们生活的今天,历史就是处于罪恶的世代渐渐过去、光明的世代逐渐来临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之中,基督随时都有可能再来。
我们可以思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帝故意将基督再来的时间故意隐藏起来,不让任何一个基督徒知道?而另一方面又不断的说:基督再来时要像贼一样,祂会在人最没有防备的时候降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神是为了让每一个属祂的信徒,都准备好迎接基督的再来。神的心意并不是让那些在基督二次降临前就去世的信徒,在世界上过一种消极怠慢的生活。就算历史上的大部分信徒都无法亲眼目睹基督的二次再来,神的心意仍然是让他们警醒等候基督的再来。上帝的心意是让每个信徒都保持一种心态,就是让他们随时准备好面对基督的再来,每一天都盼望进入将来那个蒙福的世代。其实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弄清楚基督究竟会在哪一年来,重要的也不是我们能否亲眼目睹基督的再来,最重要的是要让基督即将再来这件事决定我们现今如何生活。当来11章描述亚伯拉罕为什么离开当时最发达的城市迦勒底的吾尔,甘愿过漂流和寄居的生活时,希伯来书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他盼望另一个更美的家乡。摩西也因着盼望这样一个家乡,就不肯继续作埃及的王子,他宁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来11:25)。当基督再来之时,就是保罗所说的白昼来临之时,那时所有属神的儿女一同进入更美的家乡的时刻,要让那一天决定我们如今如何生活。
但是人总是渴望在黑夜睡觉。当彼得、雅各、约翰在客西马尼园等候耶稣祷告回来时,两次陷入了沉睡。人想在黑夜保持清醒是困难的,所以人在这个罪恶的世代想要保持警醒是困难的。但保罗在此所说,黑夜已经渐渐过去,现在是破晓的前夕。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第一世纪的犹太社会里没有人工照明,当时的工人无法在夜里工作,他们只能在太阳出来后出去干活。而且巴勒斯坦地区午日的太阳也特别炎热,工人一般都需要在中午前就完成他们的工作。所以,当时只有懒人才会在太阳升起后还在懒床。保罗使用黑夜来形容基督再来前的世代,表明哪怕是真信徒在这样的世代里也容易陷入属灵的沉睡。在十个童女的比喻之中,新郎延迟的时候,聪明的童女和愚拙的童女都打盹、睡着了。这种属灵的沉睡是指什么呢?从这段经文来看,应该是指信徒对将来完全得救失去了盼望,他们对将来得荣耀怀着一种十分淡漠的态度。有没有什么指标可以测试一个蒙恩的基督徒是否陷入到了属灵沉睡的状态?有,这个指标就是对将来得荣耀的盼望。如果一个基督徒失去了这盼望,他完全不渴望得将来的荣耀,这就表明他此时关注的不是将来,而是在当下;充满他们内心的不是天上的荣耀,而是这个世界的享受。一个保持警醒,盼望将来完全得救脱离罪的基督徒,在每一天也会警醒的与罪争战。而一旦一个基督徒停止与罪争战,开始从心里接纳一些罪的存在,这也注定了他会失去将来完全得救脱离罪的盼望。神并不是不能容忍祂的儿女被过犯所胜,若是这样,耶稣决不会在主祷文里教导我们说:“免我们的债!”但神并不会允许祂的儿女从心里接纳任何一个罪,神不允许祂的儿女与罪保持和睦的关系。罪一定会腐蚀我们的心志,使我们对天上的荣耀失去一切的向往,罪也一定使我们贪恋这个世界的好处。罪会夺走我们一切的力量,使我们无力为将来的荣耀世代作任何的预备。除非我们开始与我们里面的一切罪恢复争战,否则我们就无法从神得着力量;除非我们努力的治服我们里面的一切的罪,否则我们心里就无法对基督再来后的荣耀存下任何的盼望和向往。
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沉睡,并不是指未重生的信徒处于未知罪的光景,而是指那些已经经历过重生的信徒仍然容易陷入的一种光景。当一个人陷入昏睡时,他无法阻止贼从他怀里偷走钱包。同样,当一个基督徒陷入到属灵的沉睡之时,他就失去了一切的警醒,他会任由一些罪在自己心里泛滥,任由某些情欲来占据自己的心灵,也任由魔鬼从他心里夺走他对基督的盼望、热心和爱慕。当美国与苏联处于冷战时期时,当时美国有一个国务卿,他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当我们睡觉时,世界上其他三分之二的人正醒着,说不定他们正在酝酿某种麻烦呢!”魔鬼从不睡觉,祂总是时刻酝酿着一些诡计,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仇敌,应当如何时刻警醒呢!
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任由自己保持昏昏欲睡的状态,要醒过来。我们要对将来的得救重新生出盼望来,我们要对罪的危害和魔鬼的诡计重新生发出警醒来,不要再允许这个世界继续占有你的内心,要为着这一切向神认罪和呼求,神必定会拯救你脱离沉睡的状态。记住,各位神的儿女,如果你今后还是没有改变,不是因为你不能被改变,而是因为你不想改变,是因为你不想在圣灵大能的帮助下失去这些。
与那些重生的基督徒陷入属灵的沉睡相比,未重生的基督徒陷入沉睡则更加可怕。那些重生的基督徒陷入属灵的沉睡,会让他们失去对得荣耀的关注。而未重生的基督徒陷入属灵的沉睡,则会使他们对重生和称义失去关注。在教会中有许多人一心的投入到世界的怀抱之中,但并不感到这样有什么问题。很多人明知道自己的灵魂在魔鬼的图谋之下,但是却完全不惧怕。我们都在朝向基督再来的时刻前进,当那一刻来临时,未重生的人将会面临多么可怕的永恒呢!所以现在就需要醒来,查看你的灯里是否有油。
- 你们要活在白昼
每次读到13-14节的经文,我都会想起奥古斯丁的经历。奥古斯丁在真正的归信基督之前,就已经开始在阅读圣经, 并且被其中的真理所说服,但是他始终无法放弃世界的荣耀和自己里面的情欲,在那段时间他常祷告说:“求你赐我贞洁与节制,但不是现在。”直到后来奥古斯丁与他的朋友一起在花园里读圣经,他读到这处经文,他感受到似乎有一束光线注入他的内心,使他从疑惑和情欲中得到了释放。当我们今天去查考这处经文时,我真的盼望神将同样的恩典赐给我们。
从12-14节,包括了两种命令,一种命令是你们要如何,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另一种命令是你们不可如何,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保罗把“不可”的这些行为比喻为一件应当脱去的睡衣,将我们应当具备的这些品质比喻为应当穿上的军装。这说明一个什么现实呢?在基督再来之前的世代中,基督徒在恩典中蒙召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争战;救恩不仅仅是为人发一张通往天堂的门票,而是让人在属灵的战场上成为耶稣基督的精兵。在我们里面容易有这样的想法,“我现在还没有得救,所以我得拼命地寻求救恩;当我经历重生以后,我就可以完全安息了。”但是重生并不是直接让我们进入天国(完全降临的天国)生活,而是将我们带入一个战场。现在还不是神让我们卸掉自己一切的劳苦的时候,现在是争战的时刻。基督徒在今生领受的主要呼召,就是持续地与自己的罪争战,持续地与世界和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女人的后裔与蛇的后裔要持续的争战,直到基督再来。每个重生的基督徒如今都是站在一个战场之中,当基督徒忘记自己是一个基督的军兵,开始停止与战场的仇敌争战时,这不代表着他从此就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因为仇敌会主动的向他们发起进攻。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一定有此经历,当他不靠着神的帮助去治死罪时,罪会主动的在他心里发动权势,试图重新占领他的心。一个基督徒停止争战,并不能使他与世界和平共处,也不能使魔鬼停止筹划牠的诡计。相反,我们若想在这个战场上享有平静,就必须奋力的与仇敌争战,只有借着将仇敌治服,我们的心才能得享安宁。
我认为我们在理解圣经之中“你们要如何”和“你们不可如何”这一类的命令时,心里存在一个理解上的障碍,因为我们的教义常常说人全然无能,所以一面对这些命令,我们就会想到我不能。其实我们需要作出一些区分,人的全然无能并不是指“人不能作这些事,”而是指“人作不到这些事。”我们从圣经上可以看到许多未重生的人也遵行律法,保罗世代的多数犹太人都对律法有热心,他们是全然无能的人,但他们的全然无能并不表现为根本不守律法,而是表现为他们在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守律法后,他们还是没有做到守律法,他们对律法的一切遵守仍然是不符合律法。我真的感受到人性的全然无能需要得到清晰的解释,否则他会成为我们积极顺服的障碍,也会成为我们放纵懈怠的借口。若是我们以自己的无能为理由,拒绝实践任何圣经中的命令,那么我们并不是将自己当成了一个无能的人,而是把自己理解成了一根无能的木头。我再说一次,人的无能并不是指人不能践行律法,而是指人对律法的践行并不能在任何程度上符合律法的标准。人的无能并不是指人不能行律法,而是指人对律法的遵行达不到律法的标准。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这里有两组“要与不要”的对比,保罗区分了哪些行为是属于白昼的,哪些行为是属乎黑夜的。行事为人要端正,这是属乎白昼的行为。荒宴醉酒、好色邪荡、争竞嫉妒,都属于黑夜的行为。披戴基督是合乎白昼的,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是属于黑夜的。
端正这个词在保罗书信里还被翻译为另一个词,“规规矩矩,”就是那句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端正是指我们总是要让自己的行为合乎律法的规范,与词相对的“荒宴醉酒、好色邪荡、争竞嫉妒”就是不端正的行为。醉酒比较容易理解,但什么是荒宴呢?就是过度的宴乐,当圣经提到拿八时,称他在家里设摆筵席,如同王的筵席。快乐大醉(撒上25:36)。圣经并没有禁止我们用丰盛的食物招待朋友和客人,但禁止我们沉溺与宴乐。过度的沉溺与宴乐,不仅会使我们对美食和酒失去节制,而且使我们对贫穷饥饿的人失去同情心,让我们变得吝啬。当主耶稣描述财主和拉撒路时,就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财主每天奢华宴乐,而拉撒路只能盼望从财主门口得到那些从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
好色邪荡这个词特别是指性方面的罪,神在这里并没有吩咐我们禁欲,圣经并没有像天主教所说的那样,将一切的性生活都定义为罪。圣经在此处禁止的是夫妻关系之外的性行为。圣经并没有教导夫妻之间要杜绝性生活,圣经反倒是说:“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林前7:5)。”神并没有禁止人在婚姻中享有性生活,性生活在婚姻中不仅不是罪,反而是夫妻在性关系上持守清洁的保护。圣经吩咐的是夫妻不可分房,有一些夫妻在生完孩子之后就长时间的分房,可能是弟兄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工作,不愿意与妻子和孩子在一个房间。也可能是姐妹有了孩子之后,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就一直让孩子和自己在一个房间,让丈夫在另一个房间住。其实这都是违背圣经的,夫妻拥有孩子之后,应当训练孩子逐渐的与父母分开,而不是夫妻为了孩子而长时间的分开。如果我们想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养育孩子,就更不应该让孩子的存在成为夫妻关系之间的第三者。
保罗会提到“争竞嫉妒”这个罪,可能和当时罗马教会的情况有关,通过罗马书我们至少能够了解到,当时罗马教会中的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是存在论断和不和的。我们可以稍微思想一下嫉妒是一种什么罪?嫉妒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而且当嫉妒的罪出现在我们心里时,它往往不会使我们嫉妒自己不认识的人,而是嫉妒那些我们熟悉的人。所以,越是亲密的关系,嫉妒的罪带来的破坏性越是严重,嫉妒造成的罪严重的破坏,就是导致基督的身体被分裂。而且嫉妒与贪心还有所不同,贪心的罪是使我们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牺牲别人的幸福,但是当我们嫉妒别人时,其实我们的内心并不快乐,而是痛苦的,所以 箴14:30说: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这是第二组的对比,保罗使用这句话来全面基督徒过圣洁的生活,特别具有福音性的含义。保罗在这里没有说:总要披戴圣洁,而是说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我在自己里面发现过这样的一种倾向,我曾经很容易将圣洁想象成一种与基督无关的品质。我们很容易追求一种与基督无关的圣洁,实际上基督徒应当追求的圣洁就是成为耶稣基督的样式。披戴这个词使用的还是穿衣服的比喻,保罗的意思就是要让人在你们看见基督的样式,就如同让人在你们身上看见你们所穿的衣服一样容易。保罗在 罗8:29说:“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那里说的是神要使祂所拣选的人成为祂儿子的样式,但保罗在此处说:你们要穿戴主耶稣基督,这也是一件信徒自身应当作的事情。所有基督里的信徒在每一天中都需要靠着圣灵的支持去尽两个本分,第一、要在思想、喜好和行为上穿戴基督,靠着圣灵的更新使自己成为基督的样式。第二、要靠着圣灵的帮助,拒绝为自己里面残余的罪服务,拒绝服侍私欲,并且治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