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9:6-18
神奥秘的拣选
- 神拣选的预先性 6-13
- 神拣选的公义性 14-15
- 神拣选的主权性 16-18
- 神拣选的预先性
今天有许多人认为,预定论是加尔文主义的发明,只有改革宗教会才接受预定论。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因为使徒保罗从罗马书第9章主要就是在教导预定论的真理。而且从9:6-18节的经文里,保罗引用了4个旧约的例证来说明拣选的教义,前两个是亚伯拉罕生以撒、以及以撒生以扫和雅各的例证,这两个例证来自于创世记。后两个例证来自于出埃及记,分别是上帝怜悯摩西和上帝审判法老的例证。所以保罗在罗马书第9章所教导的拣选的真理,也并非是他自身的发明,而是他被圣灵光照从旧约圣经得出的解经结论。所以,预定论并非是新约圣经才出现的真理,更不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发明,在圣经的第一卷书——创世记中就已经教导了上帝预定的真理,这是新旧约圣经和谐一致的教导。
罗马书的9-11章向我们揭示了上帝对犹太民族和外邦人的计划,所以从第9章开始,保罗开始解释了大部分犹太人灭亡的原因。从1-9节,保罗通过区分凭肉身而生的后裔与凭应许而生的后裔,解释了犹太人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们满足于作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这是当时犹太民族灭亡的可见的原因,就是因着他们不信耶稣基督的救赎。而从第10节开始,保罗继续带领我们看见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上帝的拣选。保罗希望我们明白,保罗时代犹太民族的灭亡,并非意味着上帝对他们的拯救失败了。不,尽管许多犹太人因着他们的不信而灭亡了,但这并没有超出上帝的计划之外。
这就是福音之中的两个奥秘,当基督徒进入窄门之前,他们会现在门上看见“凡叩门的,就给他们开门。”但当他们进入窄门之后,他们会看见门的后面还有一句话:“凡预定得永生的都信了。”前一句话体现的是福音的邀请,福音邀请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都借着相信来白白地接受基督的拯救。而后一句话体现的是上帝的拣选,表明了有一些人之所以会相信福音,是因为上帝恩慈的拣选。今天我们中间每一个还没有在基督里的人,你现在不应该揣摩自己是不是被上帝拣选的人,因为一个人是否蒙了拣选是他进入窄门之后才会得知的事情。现在你需要作的事情是竭力的寻找窄门,你需要在福音的窄门上看见这句话“凡叩门的,就给他们开门。”在你没有信靠基督之先,不要轻易的假设自己是被上帝所遗弃的人,也不要轻易的假设自己一定是被上帝所拣选的人,这些事现在还是隐藏的,但是撒旦已经通过这两句话欺骗了许多人,牠让许多还没有重生的人相信自己一定是被上帝所拣选的人,借此使他们活在虚假的确据之中。牠又让许多处于知罪和愁苦之中的人相信自己是被上帝所遗弃的人,借此使他们对于得救感到完全绝望。你们要警惕撒旦的计谋,因为撒旦会竭尽全力的在你心里扭曲福音。你需要留心听福音对你的邀请,“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你需要看见上帝在真诚的邀请你这个罪人来接受祂儿子的宝血,你需要通过这邀请看见祂是多么乐意让你靠着祂儿子的死白白的得到赦免。要通过这邀请,看见上帝和基督的心里对你这个罪人怀着何等无比的爱,要祈求圣灵借着这爱大有能力的驱散你心中一切的忧虑和质疑,决不要因着怀疑神是否愿意爱你而对得救感到绝望。
为了说明拣选的真理,保罗使用了两个创世记中的例证,第一个是亚伯拉罕生以实玛利和以撒的例子,亚伯拉罕凭着血气而生的儿子以实玛利并非是上帝所拣选的后裔,只有那凭着应许而生的儿子以撒才是被上帝所拣选的。但是当犹太人听见这样的解释以后,可能并不会认同保罗的结论,因为他们会说:“以实玛利会被赶出去,是因为他是由使女生的。而以撒之所以能够继承产业,是因为他是由主母撒拉生的。是因为他们二人的母亲在亚伯拉罕家族之中的地位不同,所以他们二人的结局才会不同。”所以为了使自己的论证更有说服力,保罗使用了第二个例证,就是以撒生雅各和以扫的例子。“既然你们说:以撒和以实玛利的地位不同,是因为他们二人的母亲不一样。那好,我现在通过以撒从利百加生雅各和以扫来说明拣选的真理,他们二人都是从一个母亲生的,你们就无法反驳了吧。”
不但如此,还有利百加,既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 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罗9:10-13)。”在创世记25章记载,当利百加从以撒怀了以扫和雅各之后,孩子们就在她的腹中象征,这意味着创世记3:15节之中的女人的后裔与蛇的后裔之间的争战,延续到了以撒的后裔当中。利百加因着腹中的孩子在痛苦中求告耶和华,耶和华指示她说:“两国在你腹内,两族要从你身上出来,这族必强于那族,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所以,从亚伯拉罕生以撒开始,在亚伯拉罕的后裔之中就开始出现了一个蒙拣选的谱系,在亚伯拉罕的众多儿子当中蒙拣选的是以撒,而在以撒的两个儿子当中,蒙拣选的是雅各,被遗弃的是以扫。保罗借此告诉当时的犹太人,这两个例证充分说明了,也并非所有肉身的犹太人都是蒙上帝拣选的人,那些只满足于在肉身作亚伯拉罕的后裔,而不愿意借着相信弥赛亚基督成为亚伯拉罕属灵后裔的犹太人,同样是被上帝所遗弃的人。
当谈到雅各蒙拣选,以扫被遗弃时,使徒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 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这句话表明了在以扫和雅各还没有出生、行出善恶之前,上帝对他们的拣选就已经作出了,保罗在这里并没有揭示上帝作出拣选这一决定的具体时刻,但是他在另一处经文里作出了交代,他说:就如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弗1:4)。这就是上帝拣选的预先性,是三一神在万古以先、凭着自己的美意单方面作出的决定。当神决定要拣选谁和不拣选谁时,祂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因为那时人还没有被造。所以拣选的预先性意味着,当上帝制定拣选的预旨时,除了上帝的三位格之外,没有任何被造之人的参与。
在此我们需要区分清楚的是,拣选是上帝在救赎计划之中的决定,是上帝已经作出的决定,而不是上帝将会作出的决定。当一些有负担的基督徒为别人的灵魂担忧时,他们会说:“我们要为这个人的灵魂祈求神,求神拣选他。”按着圣经,这样祷告是不准确的,因为拣选是上帝早已作出的决定,而且这一决定并不会更改,所以我们不应该求神拣选一个人。我们可以求神借着圣灵重生一个人,但我们不应该求神拣选一个人。因为拣选的决定早已被上帝在永恒中制定,但重生却是圣灵如今会持续施行在为重生之人身上的作为。但尽管这些基督徒的祷告是不准确的,但我仍然认为这些为他人的灵魂充满关心的祷告是宝贵的,只不过这些祷告缺少一定的准确性。
上帝的拣选是一个最让人谦卑的真理,因为上帝作出拣选的决定时并没有与任何人商议,当上帝拣选以撒和雅各时,并没有将他们提前创造出现与他们商量一番。当上帝作出不拣选以实玛利和以扫时,祂也没有提前征求他们的同意。拣选的真理表明了人在上帝面前的卑微和渺小。这同时也表明了拣选的教义是每一个内心被骄傲充满的人绝对无法接受的,除非一个人先看见自己的卑微和不配,否则他就无法从心里认同上帝的拣选。
上帝的拣选也是一个能够为神的儿女带来极大安慰的真理,因为上帝在创世之前的拣选现实中是可以验证的。上帝拣选了以撒,所以以撒凭着信心盼望上帝应许给祂父亲的祝福。上帝拣选了雅各,所以雅各也凭着信心盼望上帝赐给亚伯拉罕和以撒的祝福。上帝在永恒中对一个人的拣选,一定会在这个人身上结出信心的果子。上帝绝不会拣选了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却一生都没有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所以,我如何能够知道自己是一个被拣选的人呢?答案是通过查验我有没有对耶稣基督的信靠。当你借着信心进入基督这唯一的避难所中时,你就可以确信自己是在创世之前被神拣选的人。
但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你也不要直接假设自己是没有蒙上帝拣选的人。信心是一个人已经蒙受了上帝拣选的记号,但不信却不能被视为一个人没有被拣选的标记,除非这个人一直不信直到死亡。如果你现在还不能相信基督,你现在就不要试图查验自己是不是被拣选的人,因为现在这对你而言还是上帝隐藏的旨意,你现在最需要的是通过福音认识的是上帝对一个身为罪人的你所怀的丰盛怜悯和慈爱。
- 神拣选的公义性
当上帝的拣选这一真理传讲到各个地方时,引起的最大的质疑就是“为什么神只拣选了一部分人得救,而任由另一部分人灭亡呢?”言下之意就是:神为什么这么残忍,任凭另一部分人灭亡呢!其实这种质疑的声音并不应该让我们感到以外,因为当使徒保罗传讲这一福音的奥秘之时,他也同样遭受了这样的质疑。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 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罗马书 9:14 )
假如我们在乎的真的是神的公义,我们就不应该质疑说:为什么神只拣选一部分人,而任由另一部分人灭亡呢?倘若我们在乎的真的是神是否公义,我们应该这样打抱不平:“为什么神一定要拣选一些人,而不让所有人都一同灭亡呢!”
因为罪人灭亡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罪,而罪人得救却是因着上帝的拣选。如果上帝不拣选任何人,所有人都会灭亡。因为上帝拣选了一部分人,所以有一部分人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灭亡。
有些人将上帝的遗弃理解为一种无情的抛弃,就好像一个医生面前有两个濒死的病人,医生明明有能力两个都拯救,但是他却只拯救了其中的一个,而无情的任由另一个死亡。不!这幅画面绝不能表达上帝的拣选和遗弃。
其实另一幅画面可以更准确的表达出上帝的拣选和遗弃的公义,就是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那两个强盗。上帝在创世以前就决定了让祂的儿子为其中一个强盗而死,而任由另一个强盗因自己的罪灭亡。什么是公义,按着上帝的公义,这两个强盗都应该因他们的罪灭亡,所以他们都灭亡才是公义的。但其中一个强盗却因上帝的拣选得救了,这是上帝的怜悯,因为上帝拣选罪人得永生的代价是让祂的儿子替他们死。
上帝的拣选表达的是一种极大的怜悯,而上帝的遗弃(不拣选)表达的是公义,为什么我们却会将上帝的预定理解为一种残忍呢?因为在我们的本性之中存在一种理解这一真理的障碍,这种障碍不是一种智力性的障碍,而是一种道德性的障碍。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上帝的拣选不公平呢?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与上帝为敌的,其中也包括了我们自己所坚持的公义,就连我们自以为是的公义都在敌对上帝的公义。我们知道当我们说上帝的拣选不公平时,这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就是我们不承认自己有罪,而且我们也是在为上帝恩慈的拣选定罪。
假如在一场火灾之中,一个消防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出了3个人,而另外几个人都在这场火灾中遇难了。但是这些遇难者的家属事后却将这位消防员的父亲告上的法庭,起诉他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儿子只拯救了其中的3个人,而没有拯救所有遇难者。可能你心里会想,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身边,我一定不会认同这种做法。但实际上,这正是我们每个人曾经对上帝做过的事情。我们抱怨祂说:为什么你只拣选一部分人,而不拣选所有人!我们不为祂儿子的死向祂感恩,反而因为只有一部分人得救而定祂的罪。这就是我们用自己有罪的公义抵挡神圣洁的公义的表现。
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保罗要罗马书的在1-3章先教导关于人性全然败坏的真理,在3:24-8章教导关于称义和成圣的核心真理,最后在9-11章才教导关于上帝预定的教义?因为在律法下认识我们自己的罪,是我们认识一切福音真理的前提。假如我们不认识自己的不义,因信称义的真理就是多余的。若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无能,保罗教导的一切关于圣灵大能的真理也是多此一举的。照样,假如我们不认识自己的罪,上帝的拣选和遗弃的旨意在我们心里就是有罪的。如果神的公义在我们心里没有胜过我们的公义,如果我们还没有失去自己的公义,就连上帝白白恩典的救赎都会被我们定罪。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如果我们不认识自己的败坏和不义,我们在试图理解上帝的拣选和遗弃的预旨时就存在一个道德性的障碍,这个障碍会使我们用自己有罪的公义为上帝恩慈的拣选和祂公义的审判定罪,这个障碍使我们觉得一切被公义的神审判的罪人都是无辜的可怜人,也使我们将这位行驶审判的神视为暴君。若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罪,我们就会将上帝的拣选视为自己应得的,将祂不拣选和拯救一个人视为上帝对人的亏欠。为什么一些人会为上帝不拣选一些人而指责上帝,是因为他不认识自己的罪。为什么有些人将上帝的拣选视为理所应当,而丝毫不为此向上帝感恩?是因为他不认识自己的罪,因为他觉得自己应当被拯救。
所以,每一个基督徒都不适合在信仰的起点就直接学习预定论的真理,我们要说关于拣选和遗弃的预旨是属灵的干粮,而不是婴儿的奶。一个人认识福音真理的确需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认识自己的罪是我们认识耶稣基督的拯救的真理基础,而这两者又共同构成了我们正确认识上帝拣选这一教义的真理基础。为什么有些人越是学习预定论就变得越质疑神的恩慈和怜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律,他们在经历性的认识自己的罪之前就学习了预定论的真理,以至于他们通过错误的理解预定论(特别是上帝的遗弃)将上帝想象成了一位无情而又冷漠的上帝。
在最近几年我越发有这种感受,有些基督徒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从真理的殿堂中毕业了,他们已经学习了预定论,他们的确已经对拣选的教义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理智性的理解。但是每当我听见这类的基督徒谈论预定的教义时,我总是能感受到一种枯干和冰冷。在今天,上帝的预定在基督徒之间已经成为了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好像除了进行辩论,我们找不到另一个目的来谈论这一教义。但保罗谈论这一伟大的教义之时,他的内心是充满了赞美之情的。他用“深哉”来惊叹上帝在拣选的预旨中所彰显的无限的智慧,他用“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来结束他对上帝救赎计划的阐述。
各位基督徒,假如上帝拣选的真理在你心里只留下枯干和冰冷的印象,而没有引发任何的赞美之情!请相信我,你并没有真正的步入真理的殿堂,甚至你还没有进入到圣言小学的开端,因为在你的信仰中缺乏一种最基本的经历性认识,就是你对自己的全然败坏和耶稣基督的拯救缺乏经历性的认识。我并不是说你不知道圣经怎样定义“何为罪,”而是说你并没有看见自己就是圣经所描绘的那个全然不义的罪人。
让我问你一个这样的问题,在你心里,你犯的每一个罪是对上帝的亏欠吗?在你心里,你觉得自己应该承受神的忿怒和永远的刑罚吗?思考这个问题绝不是自我虐待,这可以衡量出在你心里,究竟是神比你公义,还是你觉得自己比神公义。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罪人将会面临神永远的刑罚是一个所有人都将会面对的事实,若是一个人不借着信心穿戴基督的义,就是会进入地狱中承受永永远远的痛苦。无论我们是否相信这个消息,这都是一个不会改变的事实。但如果你认为被丢在地狱中受苦对你而言是巨大的不公平,这的确可以反映出另外一件事,就是神在你心里不公义,至少你觉得神没有你那么公义。假如这里所描述的正是你的现状,这显露的属灵问题是你还没有经历知罪,你从内心并不认为自己真是一个罪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没有办法明白上帝的拣选这一真理的,你会为神拣选的教义定罪,因为不认识自己的罪就是你认识这一真理的道德性障碍。
- 神拣选的主权性
在16-18节,保罗重点解释了上帝的主权,他强调了两个方面,第一、神有权柄随自己的心意拯救任何一个人,这就是“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第二、神也有权柄随自己的心意任凭任何一个人刚硬 ,这就是“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在怜悯方面,保罗使用了摩西祈求看见上帝的荣耀作为例证,摩西的祷告得到了上帝的应允,耶和华将摩西放在了磐石穴中,摩西得以看见了耶和华的背影。保罗借此例证说明,就像耶和华怜悯摩西的目的是为了彰显祂的荣耀,上帝怜悯拯救任何一个人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人认识祂的荣耀。
在刚硬方面,保罗使用了耶和华审判埃及王法老作为例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原本法老心里比较柔软,然而耶和华强行的将刚硬放在他心里。”因为对于全然败坏的罪人来说,人全然无能行善,但是人却完全有能力作恶。法老的心原本就十分刚硬,而耶和华又任凭法老的心在埃及十灾之中变得更加刚硬。这些审判原本应当使人的心降卑,使人认识自己在耶和华上帝面前的渺小和卑微,但是法老因着自己的骄傲和抵挡,这些审判却使他的心变得更加刚硬了。就像我们若是用水浇灌夏季的土地,土地会变得软弱。但我们若是在寒冷的冬季将水浇在地面上,土地经过结冰以后反而会变得更硬,这就如同法老的心在耶和华的审判下所经历的,这些审判原本应该叫他的心降卑,但因着他内心的骄傲和冷漠,他的心反而变得更加刚硬了。
那么耶和华任由法老的心刚硬,在他身上施行审判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答案还是为了彰显祂的荣耀,这正是保罗要告诉我们的,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罗马书 9:17 和合本)所以,上帝怜悯拯救一些人,是为了彰显祂恩慈的荣耀;而上帝任凭和审判一些人,是为了彰显祂公义的荣耀。所以,上帝的拣选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上帝的遗弃也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上帝的怜悯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上帝的任凭也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天堂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地狱同样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只不过前者是为了彰显上帝恩慈的荣耀,后者是为了彰显上帝公义的荣耀;上帝恩慈的荣耀是通过祂的拯救彰显出来,而上帝公义你的荣耀是通过祂的忿怒彰显出来;在上帝恩慈的荣耀之下,人承受的是永恒的喜乐。而在上帝忿怒的荣耀之下,人承受的是永恒的痛苦。
因此,有一件事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你如今认识的是一位什么样的神,这位神在你心里是一位荣耀的上帝吗?上帝的拣选和拯救最终都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使蒙拣选得拯救的人认识上帝恩慈的荣耀。我要问你的是,这位上帝借着舍弃祂的儿子所彰显的恩慈和怜悯,在你心里真的有那么好吗?这位神真的因此在你心里得着荣耀了吗?这位神在你心里是否荣美能够表明你是否已经经历了上帝的拯救,如果上帝在你心里没有任何荣耀可言就表明你如今仍然没有尝到祂怜悯的滋味,你仍然处于祂的忿怒之下。
上帝对一个人的怜悯对应着上帝在创世以前的拣选,上帝任凭一个人刚硬对应着上帝在创世以前的遗弃。就像摩西没有权利要求上帝必须向他彰显荣耀一样,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力要求上帝拣选自己;就像法老无法抱怨上帝对他的审判不公义一样,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指控上帝的遗弃不公义。主权的拣选在选民身上会体现出主权的怜悯,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主权的遗弃在弃民身上会体现为任凭他们刚硬,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
上帝拣选的主权性特征,对应了关于人的两个属灵现实。
- 上帝主权的拣选意味着任何人都不配被神拣选;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这个事实,上帝不拣选一些人并不是为了将一些无辜的人推向地狱。不,神在祂的预旨中拣选的每个人都是全然败坏的罪人,而那些没有被祂所拣选的人之所以会灭完,完全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罪的缘故。按着神的公义,所有人都是不配被神拣选的人,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要求上帝拣选自己。当我们认为自己有权力要求上帝拣选自己的时候,就是等于在说:我有权力要求基督来为我的罪而死。因此我们今天应当为这上帝的拣选而感恩,因为若是没有上帝的拣选,所有人都会灭亡,没有上帝在创世前的拣选就不会有一人得救。
- 上帝主权的拣选意味着无人能左右神的拣选;
让我们在此来看这两节经文: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 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 神。在雅各和以扫行出善恶之下,上帝就已经作出了祂的拣选,这充分的表明了上帝在创世之前对雅各作出拣选的决定时,并非是因为上帝预料到了雅各会行善。当上帝在创世以前对以扫作出遗弃的决定时,也不是因为神预料到以扫会作恶。善行并不是上帝对一些人作出拣选的原因,罪恶也不是上帝对一些人作出遗弃的原因,因为每个蒙拣选的人也与被遗弃的人同样败坏,上帝作出这两种决定的原因完全是因为祂的主权和自由,这就是上帝作出拣选这一决定的永恒根源。
就像善行不是上帝拣选一个人的原因,信心也不是上帝拣选一个人的原因,上帝在创世前拣选一个人也不是因为祂预知到这个人会相信。次序是反过来的,是因为上帝在创世之前拣选了一些人,所以今天才会有一些人会信靠祂。当上帝对祂的每个选民作出拣选的决定时,他们每个人都对神充满了抵挡和不信,但这些选民仍然蒙受了拣选,这表明了尽管他们的不信和抵挡的罪很大,但这并不能阻挡上帝拣选的爱临到他们。
既然上帝在永恒中的拣选是主权性的,这同样意味着当圣灵按着神的拣选将救恩施行在我们中间的时候,圣灵的工作仍然是主权性的。既然上帝的拣选不能被人的善行或恶行左右,圣灵在人身上施行救恩的工作同样不能被人的行为控制。这真理既可以为人带来安慰,也会让人感到绝望。绝望是因为,无论你的行为多么好,你都不能控制圣灵重生的工作,圣灵不会因为你行的实在太好了,所以不得不拯救你。你应该借着祷告和思想神的话语等候圣灵的重生,这对你的灵魂是有益的,但你无法借着祷告、听道、聚会控制圣灵会在何时重生你,圣灵在这工作上会彰显出完全的主权和自由,祂不受任何人的指挥和约束。但这一真理对一些人也是极大的安慰,既然上帝没有因为罪恶的选民太过于邪恶而不拣选他们,今天圣灵也不会因为你的罪太大而拒绝重生你。在圣灵重生人的工作上,人的好行为不能成为人被圣灵重生的筹码,人的罪恶也不能使圣灵在这一工作上退缩。这一真理同样能够为每一个在不信中挣扎的灵魂带来安慰,你已经感受到自己没有能力相信基督的拯救,你为此而感到绝望,但我盼望你能够在这里看见一个盼望。“上帝的拣选不是祂拣选有信心的选民得救,上帝的拣选是祂决定要向充满不信的选民赐下信心。”如果你不投靠基督的代赎,你的确不能称义。但你同时也要知道,你的不信不能使圣灵拒绝重生你,你的不信不能使圣灵在做成信心的工作上退缩。圣灵主权的工作不能被你的不信左右,要让圣父、圣子、圣灵的主权成为你得救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