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真悔改的初次操练不在称义之前,因为这操练并不在称义信心的初次发动之前。
要解释这个论证无需多费口舌,因为之前的章节已经解释和证实过它。
如果真悔改的操练并不在称义信心的操练之前,那么它肯定也不在称义中的赦罪之前。 因为,信心与在上帝眼中称义,如此直接相系、紧密相连,以至于没有别的属灵恩典或圣 洁操练被认为是在它们之间被赐下的。但如果说真悔改的操练,按本质的次序,在称义的 信心之后,又在称义之前,那么就可以说真悔改的操练发生在信心和称义之间。那么也就 与保罗所说的恰恰相反,人是因悔改而称义了,而不是因着信心,因为这样,相较信心,悔改与称义更直接相系。那么也就可以断言,悔改是与称义最接近的方式,因此它应当被 视为最重要、最崇高的方式。因为,偏重直接、最近的方式,把它摆在那间接、遥远的方 式之前,是十分合理的。这样就会得出,在赦罪的问题上,悔改的操练应当被视为更崇高、 更重要的方式。若一个知罪并在惊恐中的罪人说,自己试图相信并且直接地倚靠耶稣基督 得赦罪,根据这自义的方案,他必被问及如下问题:你真诚地为你一切的罪悔改了吗?没 有真正的悔改,你的信心不能使你罪得赦免。因此,真悔改的操练作为获得赦罪的方式,比信心的发动更被看重;因为没了真悔改,信心一无是处。这一切是多么地荒谬,多么远 离福音的教义!
再次,福音性悔改的初次操练,既然有别于称义信心的初次操练,因此按着本质的次 序,必然在其之后。如之前提到过的,在圣经中“悔改”一词的确有时表达的是罪人归向 上帝之时所发生的那完整的改变。在这层意思上,它包含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依此视角说 悔改在对基督的信心发动之后,就会是不恰当的。但真悔改的操练,狭义上指神圣地为罪 忧愁和真诚地竭力追求新的顺服,依此说它有别于称义信心的发动,按本质的次序,在其 之后,仍然是正确的。尽管在这层意思上,悔改暗含在信心之中,如同一个后果暗含在其 前因中,但不能据此推断说,悔改的操练按着本质的次序不在信心的操练之后。一棵树的 果子可以说总是由树所长出的,或照其原则,可以说是长在树上;照此,人会毫不犹豫地 说,按其本质之序,是先有树,才有树的果子。
宣称我们在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初次发动之前就能操练真悔改,这与所有那些宣称我们 必须先有信心才能以属灵的方式存活、站立或行走以及行事为人才能蒙上帝悦纳的经文背道而驰(参加 2:20;林后 1:24;5:7;来 11:6;约 15:4-5)。的确,如已经提到 的,在一些经文中,悔改是被置于信心之前(参可 1:15;徒 20:21)。但圣经中对事物 的提及不总是按其本质的次序。例如在彼得后书 1 :10,信徒所蒙的“恩召”说在了“拣 选”之前;而在哥林多后书 13 :14 使徒的祝福中,“主耶稣基督的恩惠”被放到了“上 帝的慈爱”的前面,这些都不是按照本质的次序。所以,在这些将悔改置于信心之前的经 文中,其目的不在于表明本质次序,而是先提及作为目的的悔改,再提及为达成此目的所 设立的方式——信心。
那么,我的总结是,因为真悔改的初次操练是在对基督的信心的初次发动之后,所以 它也是在唯靠信心所领受的称义赦罪之后。
4.福音性悔改的初次操练,并非在称义的赦罪之前,因为它不在操练对基督里的上 帝的至高的爱之前。
从路加福音 7 :37-48 中悔改女人的例子可知,真悔改的操练并不先于对上帝的爱的操 练,相反,它源于后者。那时耶稣正在一个法利赛人家里坐席,这时有一个女人,是个罪 人,“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 连连亲祂的脚,把香膏抹上。 ”她的眼泪是为她许多的罪所流的神圣忧愁的眼泪;我们主 的判断总是真的,祂说那眼泪是从她的爱流出的。她的爱多;她的眼泪以及她在那时专注 于我们主的几个表现,皆源自她对祂的爱。那么,真悔改的操练,是从对上帝无伪之爱中 发出;因此,按着本质的次序,这悔改是在这爱之后。因此诗篇作者发出此警告:“你们 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诗 97:10)。恨恶罪恶,是福音性悔改的一部分,是真 爱上帝的一个果子,也是一个可靠的证明。真正的悔改不仅包括对罪的忧愁、恨恶和离弃, 更重要的是源自于对基督和基督里上帝的无伪之爱,这爱是真悔改的前提和结果。
真悔改的操练源自对上帝的至高之爱,而对这爱的操练,出自圣灵成圣之工的影响,源于称义的罪得赦免。这一点在前面提到的经文中主耶稣关于两个欠债之人的比喻里显而 易见。因为,借着这个比喻,祂清楚地表明,正如有因才有果,所以我们对上帝的爱是因 着我们凭信心所领受的上帝对我们罪的赦免。我们要在这一意义上理解,就这个女人,我 主对那法利赛人说:“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路 7:47)。
连词“因为”并不总是指一件事的原因,有时它指的是这件事的结果和证据,威廉 ·埃姆 斯说,那个女人的爱在这里指的是她罪得赦免的结果,这在整个对话中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我们说:“春天来了,因为植物开始发芽”,主耶稣也对祂的门徒说:“父自己爱你 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约 16:27),意思是,你们对我的爱是圣父爱你们的结果和 证据。
我主在这个比喻中的意思显然是:人所蒙的赦罪越多,他的爱就越多。因为那可怜的 女人的爱多,而不是法利赛人西门的爱多,所以说她所蒙的赦免多。她对主的爱充分证明, 她的罪不管曾多么地多,都已被仁慈地赦免了。至于这个女人领受赦罪的方式或工具,我 主也给了我们答案,祂对她说:“你的信救了你”(路 7:50),这里说的是她的信,而 非她的悔改,也非她的眼泪。开姆尼茨在注释这个故事时说:
根据她的爱的果子,我主表明这女人的罪得了赦免。当祂说:“她许多的罪都赦 免了, 因为她的爱多”,为了避免人在因果顺序上对祂的意思有误解,祂随即补充: “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祂一而再地声明赦罪在前,爱在后。说完“债主就 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后,祂补充说:“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此处很明 显“爱他”用的是将来时态,而“免了他们……”是过去时态,这表明一个人对上帝 的爱是在那赦罪之后,因为将来的事是随着过去的事。此处,基督向我们表明对祂的 真实的爱源自何方……因此就可以说,除非人凭信心领受了那宣告赦罪之恩白白赐下 的福音,人对上帝的真实的爱就不得进入任何灵魂,也不得住在其中。
尽管一个人在称义赦罪之前不会开始操练真悔改,但他可能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已经 处于称义之前,就已经开始操练真悔改。罪人凭信心领受了赦罪之爱,必使他生出对上帝 真实的爱,以及福音性悔改的操练,这的确不在他被称义之前,但却是在他获得那令他心 安地认识到自己被称义之前。因此,上文提到的那女人的悔改,是在她的罪蒙赦免之后, 是在她心安地认识到这赦罪之前。她认识到自己得了赦罪是因着我主的告知,祂对她说:
“你的罪赦免了”(路 7:48),又补充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 (路 7:50)
显然,对上帝无伪之爱是称义罪得赦免的果子,因此是发生在它之后的;但真悔改的 初次操练源自那爱,因此按着本质的次序,是在称义之后的。所以,真悔改的初次操练发 生在称义的赦罪之工后。前者是后者不可分割的结果。称义的信心生出爱,爱生出福音性 悔改的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