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教理问答主日6
主题:神与人之间的唯一中保
大纲:
一、这位中保的资格
二、这位中保的身份
三、这位中保的启示
引言:
第12问:既然按照神公义的审判,我们都当受到今生和永世的刑罚,那么我们怎么逃脱这刑罚,并再次蒙神恩宠呢?各位,我再问你们一次,你们能理解这个问题吗?这是否曾成为你们灵魂深处的焦灼?上帝的话语是否曾如此真切地向你们显明,使你们意识到作为罪人,你在上帝面前已无可救药,作为罪人,你们理应遭受今生和永恒的惩罚?你们是否真的明白,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渴望,作为一个得罪了上帝的罪人,我怎样,我怎样才能逃脱这样的刑罚,并重新蒙上帝悦纳?正如我们上周所指出的,那些被圣灵拯救性地感动的人,他们不只是渴望逃离地狱,不只是渴望摆脱罪恶的后果。对于那些被上帝圣灵救赎性感动的人来说,最大的关切在于,我怎样才能重新蒙上帝悦纳,尽管我得罪了他。“我怎样才能与我心所向往的那位上帝和好呢?”所以,真正的信徒绝非仅仅是向往天堂之人。被上帝圣灵救赎性感动的真正信徒,渴望的是那位活生生的上帝。他们渴望与上帝和好。当这种渴望在我们的生命中成为切实的经历时,各位,这个时候福音就变得如此奇妙。福音就变得如此珍贵。它就成为我们灵魂的喜乐。那时,圣灵就会向我们揭示,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罪人,上帝已经指派了一位完美的中保。当然,我们在上周日下午的讲道结束时已经提及这一点,但现在,我们将通过《海德堡要理问答》的主日六来详细探讨。
所以,请翻到《海德堡要理问答》的主日6。16 问:为什么他必须是真人,且是无罪的人?
答:他必须是真人,因为按着神公义的要求,人犯罪,必须由人来偿还罪债;他必须是无罪的人,因为罪人不能为他人偿还罪债。17问:为什么他必须同时是真神呢?答:他必须是真神,才能藉着他神性的大能,在他的人性中担当起神的忿怒,并使我们重获他为我们赢得的公义和生命。18问:那么,谁是那位中保,既是真神,同时又是真实而无罪的人呢?答: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1:30)。19.问:你从哪里得知这事呢?答:从神圣的福音中得知。这福音是神首先在伊甸园里亲自启示,后来由族长和众先知宣告,并由律法中所论及的献祭和其他礼仪来预表,最后藉着他的独生子来成就的。
所以,在这个主日,我们再次依据圣经的见证,了解这位在神与人之间唯一的中保。首先,我们要思考这位中保的资格,这在第 16 和 17 个问题中为我们阐明。其次,我们要思考这位中保的身份。这就是问题 18,这位中保是谁?即主耶稣基督。最后,我们要谈谈这位中保的启示。我们如何知道有这样一位中保,这样一位完全合格的中保?答案是从圣福音而来。所以,证道的主题是:神与人之间的唯一中保
大纲:
一、这位中保的资格(16-17问)
二、这位中保的身份(18问)
三、这位中保的启示(19问)
一、这位中保的资格(16-17问)
各位,你们当中有些人或许会疑惑,为什么教理问答的进程如此缓慢,甚至可能觉得枯燥乏味。这是因为,教导者非常担心我们不能理解,为何我们需要一位像福音中所揭示的那样的中保。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一个主日,在向我们揭示这位中保的身份之前,主日5系统地向我们展示了所有那些根本行不通的选择。它向我们表明,我们自己根本不可能满足神公义的要求。那么,神的公义对我这个罪人有何要求呢?从积极面上,神要求我有完美的义行。从消极面上,神要求我为违背律法的行为付出完全的代价。我们看到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然后我们考虑了其他的选择,是否有人能成为我们的中保,是否还有其他解决办法。我们思考了天使,思考了其他受造之物,思考了所有其他的选择,而最终结论是,所有这些选择都是不可接受的。这使我们得出了主日5的结论,为了让我们与上帝和好,为了完全彻底地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我们需要一位既是完全正直的人,同时又是上帝本身的中保。这一点如此重要,以至于主日6一开始就为我们详细阐述了这位中保必须满足的这两个基本条件。
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16、17这两个问题中都出现了“必须”这个词。为什么他必须既是无罪的真人?为什么他必须同时又是真神?当然,这又与神的公义有关?因为在对第 16 个问题的回答中说,因为神的公义要求如此。让我再简要地回顾一下,非常简要地回顾一下我们所说的神的公义是什么意思。神的公义是神的属性之一,它要求神的律法的完整性得到完全维护和彰显。神的公义是那种使神在任何方面都不可能妥协的属性。神的公义是那种提醒我们神的品格是这样的属性,即对神律法的每一次违背都必须且必将受到惩罚。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罪人,我们不可能满足这种公义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之前讲过,地狱存在的原因。地狱是神的公义永远向不敬虔之人施行的地方。所以你看,为了让我们与上帝和好,必须有一种方式让我们能与上帝和解,这既不能损害上帝的公义,又要完全符合上帝的本性。因此,上帝公义的首要要求是这位中保必须是真正的人,因为这里说,人犯罪,必须由人来偿还罪债。是人犯了罪,所以也应当由人来付出代价。正因如此,永恒的上帝之子成为了人子。他真正成为了亚当的后裔。我们可以说,他的人性是如此真实。我们可以说,基督在满有恩典的时刻降生,由童贞女马利亚所怀,降生在伯利恒的马槽里,他的人性是真实的。换句话说,这位中保必须有我们的基因。这位中保必须有亚当的基因。这位中保必须真正是亚当后裔中的一员,才有资格成为中保。但这位中保不仅必须具有我们的本性,即我们软弱的本性,同时他还必须是完全无罪的人,因为自身有罪的人无法为他人赎罪。这是使徒在《希伯来书》中所阐明的一个观点。他指出,亚伦祭司职分最终必须被基督的祭司职分所取代的原因在于,那些施行祭礼的祭司本身也是罪人。这就是为什么当你阅读《利未记》时,会反复看到不仅为有罪的民族献祭,还要为祭司们自己献祭。这也是为什么那个献祭制度必须一再重复,而且绝不可能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因此,上帝的公义要求这位中保是完全的人。在《罗马书》第5章第12节中我们读到:“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所以这位中保必须是我们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他必须与我们相似,只是没有罪,因为他必须完全圣洁,完全无罪。在《诗篇》24:3-5 节中,我们读到:“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义。”所以这话的意思是,唯有与上帝完全契合的人,唯有像上帝一样圣洁的人,唯有心地纯洁、双手洁净的人,上帝才会接纳他进入自己的面前。
然而各位,我们意识到自己恰恰相反。我们的心灵、双手都被玷污,心灵不洁。但感谢上帝,上帝提供了一位中保,他的双手洁净,心灵纯洁,完全圣洁,完全公义,与上帝完全契合,因为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所以各位,如果基督哪怕只失败过一次,如果在他身处尘世、行走于世之时,哪怕只有一丝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哪怕只有一丝罪恶的欲望从他心中升起,哪怕只有一瞬间他屈服于诱惑,他就会立刻失去作为救世主的资格。但福音见证的美妙之处、令人惊叹之处在于,他从未失败过。他的顺服是完美的,毫无瑕疵。他是毫无瑕疵的中保。这也是我上周已经指出的。这也是所有祭物的要求,它们必须毫无瑕疵。我们需要这样一位毫无瑕疵的中保。这是上帝公义的要求,绝无他法。
这位中保必须是真人,并且是无罪的真人,当然,上帝公义的要求,还有第三个必要条件。17问,第三个必要条件向我们揭示了上帝的逻辑,上帝的思维方式。最终,这必须发生,会众们。这就是圣灵在施行拯救时所做的,他使我们顺服上帝的逻辑。上帝的逻辑与我们的逻辑完全背道而驰。这就是为什么福音,即关于这位中保的圣经福音,是如此违背直觉。这意味着它与我们自然的思维方式完全相反。这就是为什么如果没有圣灵拯救的工作,我们会试图靠自己的努力与上帝和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每一种虚假宗教的标志都是,你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与你所侍奉的任何神明和好。这就是我们的逻辑,认为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和作为,我们能够与上帝和好。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上帝强大的作为来教导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明白在上帝面前我们一无所有。按照上帝的逻辑,按照上帝的必然要求,我们达不到上帝的荣耀,也无法满足那些要求。所以上帝公义的第三个要求是,这位中保必须是真神。各位,如果不是这样,如果他不是真神,如果这位中保不是上帝,他就不可能成为救主。为什么他必须同时是真神?因为藉着他神性的大能,在其人性中担当起上帝对罪的忿怒。这就是他必须是真神的消极面大原因。但也有一个积极面大原因,就是他能为我们获取并恢复公义和生命。所以如果这位中保不是真神,他就不可能承受上帝因我们的罪而激起的忿怒。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上帝忿怒的程度。因为我们真的不明白,上帝在其所有属性上都是无限的。他在圣洁上是无限的,在公义上也是无限的。关于他的一切都是无限的。因此,因罪而激起的他的忿怒,那忿怒也是无限的。而且一个人类,绝不可能承受得住那种愤怒而不被彻底摧毁。所以,祭坛是用两种材料制成。它里面是用皂荚木做的。皂荚树是生长在旷野的一种树。它有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种木头不会腐烂。所以上帝指示摩西用皂荚木建造那燔祭坛。但是请想象一下,如果那祭坛只是用皂荚木做的,那么在第一次献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那就是整个祭坛会在一瞬间被火吞噬。所以祭坛的主体是皂荚木,而外面包着铜。这样一来,祭坛的木头就能承受住火的强度和热度而不被烧毁,因为它被铜保护着。因此,我们能从祭坛看到一种美妙的象征意义,因为关于会幕的一切,我们在《希伯来书》第8章读到,都必须严格按照上帝在山上向摩西所展示的样式来建造。所以,那个用皂荚木制成的祭坛,当然指向了基督的人性,而铜则指向了基督的神性。正因为有铜,上帝的怒火没有烧毁祭坛,所以我们需要一位能够承受上帝愤怒重担的救主,而这正是他在各各他十字架上所能做到的。
因此,这指向了我们所讲的基督的被动顺服,就是他承担罪恶受难时的顺服,尤其是他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所承受的,那时上帝的愤怒倾泻在他身上。但我们也需要一位既是真神的中保,还有另一个积极的理由。请看要理问答中这段优美而简洁的表述。它说,他能为我们重获他为我们赢取的公义和生命。在这里,您可以看到这位中保必须达成的积极方面。因为我们的罪不仅要被除去,不仅要从上帝的面前被驱逐,我们还需要重新获得在亚当里失去的东西。为什么未堕落的亚当能住在上帝面前。因为他公义,所以他能尽情享受生命。那么亚当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呢?亚当和夏娃享受的是怎样的生命呢?他们与上帝联合,彼此相交。他们的生命以上帝为中心。他们的整个生命都围绕着上帝。他们每天都能与造物主相交、相契,直到他们犯罪把这一切都打破了。因此,由于罪恶,由于我们的堕落,我们失去了两者。我们失去了公义,也因之失去了生命。所以要理问答正如《圣经》所言,告诉我们,唯有神的中保,既是神又是人,才能为我们获取并恢复公义与生命。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位救主,一位能将我们带回上帝面前、恢复我们与上帝关系的救赎者。只有神的中保才能成就这伟大的工作,因为只有神的中保才能在十字架上受苦和死亡。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他并非以神的本性受苦。作为神,他不能受苦。他是在人性中受苦。然而,他的神性支撑着他,从而使他所成就的事具有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六小时,成就了具有永恒价值的事。基督在各各他十字架上受苦,承受了对罪的永恒审判,正因他是神的中保。因此,作为神圣的中保,他有能力也有资格为我们挽回失去的公义,使我们重新蒙神悦纳,得以亲近神。
二、这位中保的身份(18问)
18问:那么,谁是那位中保,既是真神,同时又是真实而无罪的人呢?答: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1:30)。我希望,各位在聆听这段讲论时,内心能被触动,因为你们会看到,这正是称教理问答的作者的目标,目标就是如此引导我们,如此启迪我们的思想,使我们最终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这样的中保存在吗?是的。我们明白上帝的逻辑。我们明白,他的公义要求有这样的中保。但是,会众们,如果圣灵也教导了我们,我们便开始渴望一个正确神圣的解决办法。这就是为什么我再次以主日5的第一问来开始我这次的讲道。因为这成了我们灵魂深处的渴望,有没有这样的中保?然后,当上帝的灵开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上帝的解决办法时,那是何等奇妙啊。当他让我们看到确实有这样的中保,满足了上帝逻辑的所有要求,这位中保是上帝逻辑的终极启示,向我们揭示上帝是谁以及他是如何思考的,当上帝的灵引领我们来到答案中为我们呈现的这位荣耀的中保面前时,那是何等珍贵啊。答案如此简短、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有力、如此深刻,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那里,这位中保以他全部的丰盛展现在我们面前。各位,这个名字本身便是福音。这个名字是福音的化身。这些名字中的每一个都向我们揭示了为何主耶稣基督确实是那位合适的救主,确实是那位合适的中保,那位合格的中保,那位符合上帝公义一切要求的中保。当然,在接下来的主日讲道中,我们会逐一探讨这些名字。在主日11,我们会探讨“耶稣”这个名字;在主日12,我们会探讨“基督”这个名字;在主日13,我们会探讨“主”这个名字。但此刻,我们要简单的来看看。再问你们一次,“耶稣”是什么意思?“耶稣”意味着拯救、耶和华拯救,是救主。他会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天使向约瑟透露,他的名字要叫耶稣,因为他会拯救我们脱离罪恶。他的名字也是“基督”,也就是受膏者、是弥赛亚。稍后我们就会看到,教理问答是如何通过引用《哥林多前书》1章30节来精彩地阐释这一点的。“基督”,就是受膏者。所以,作为耶稣,他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及其一切后果。这是他中保工作的消极方面。但作为基督,他使我们恢复到上帝最初创造我们的样子。所以,作为耶稣,他拯救;作为基督,他恢复。而且作为主,他治理着我们。这就是他拯救和救赎工作的美妙之处。那些通过这位中保得救的人,那些因着恩典相信这位中保的人,他们就甘愿成为这位中保的子民。所以这位中保既是救主也是主,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还有那美妙的小词“我们的”。各位,这就是信心的语言。因为正是靠着信心,我们才回应这位在福音中向我们显现的中保。正是信心接纳了这位宝贵的中保。这位宝贵的中保,是作为我的中保。让我再次强调,各位,这就是上帝的终极愿望。上帝的终极愿望是借着圣灵引领他的儿女,接受那位救主作为我的救主,将他当作我自己的,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这里接着说,他为我们成为智慧、公义、圣洁和救赎。这是多么美好啊。这向我们揭示了这位基督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罪人来说是多么完美的契合。我之前用过这个比喻,再想想一把锁。想想一把能插进锁里的钥匙。你们知道,当你把错误的钥匙插进锁里,无论你怎么努力,门都打不开。只有当你有一把与锁完全契合的钥匙时,门才会打开。当钥匙契合时,门就开了。圣灵在罪人的心中做工也同样如此,这位中保就成了我灵魂的完美契合,这位基督契合我的灵魂,就像钥匙契合锁一样精准。
按本性来说,我们根本容不下这位救主。法利赛人对基督极为反感,他们反感他的讲道,反感他所说的。但当上帝的灵在我们里面工作时,我希望你们不仅从教义知识上理解这一点,也希望你们能从经历上理解这一点。这是何等宝贵的救主啊。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位为我们所赐的救主呢?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位为成为我们智慧的救主呢?因为我们极其愚昧。由于我们的堕落,我们在灵性上变得完全无知。所以我们需要一位救主,将我们从愚昧中拯救出来。我们需要一位借着他的灵使我们明白得救之道的救主。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位为成为我们义的救主呢?因为我们不仅愚昧,而且有罪。我们需要一位为成为我们义的救主,以使我们与上帝和好,赐给我们与上帝和好所需的义。为何我们需要一位成为我们圣洁的中保?因为我们这些罪人是不圣洁的。所以我们愚昧、有罪、不圣洁,最终祂成为我们的救赎。
而我们的本性却反对这些。各位你看到了吗?福音的作用,以及福音为何对自然人如此冒犯,就在于福音向我们揭示了我们真实的状况。福音显明了我们在上帝面前的真实面目。凭本性,我们不想知道这些。但当上帝的灵在我们里面做工,当它光照我们时,这一切就变得真实起来。这一切就变得令人痛苦地真实起来。我是愚昧的,我是有罪的,我是不圣洁的,我是失丧的。然后,这位救主恰好满足我的需要,就显得何等宝贵了。这位救主是为我的愚昧而赐下的智慧,为我的罪过而赐下的公义,为我的不洁而赐下的圣洁与成圣,为我彻底的失丧而赐下的救赎。我们已经讲过,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那么这个形象是由什么构成?上帝的形象由知识、公义和圣洁构成。知识、公义和圣洁。上帝就是这样造我们,按照他的形象造我们。他赋予我们认识他的能力,与他建立正确的关系,并完全顺服他,完全圣洁。然而由于堕落,我们不仅成了罪人,还失去了上帝的形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说,这位救主,这位中保,就是耶稣基督。他不仅处理我们罪人的消极方面,也处理积极方面。因此,他作为圣父与我们这些罪人,我们这些在亚当里失去上帝形象的人的的中保。而作为基督,他恢复了这一形象。祂是怎么做的呢?回想一下那么,人失去的这三样东西是什么?知识、公义和圣洁。作为先知,他恢复了对上帝的知识。作为祭司,他恢复了上帝的公义。作为君王,他恢复了圣洁。所以,这位中保救赎工作的最终结果是,我们最终在荣耀中,再次成为上帝形象的承载者。我们从《罗马书》第8章知道,这一形象最终是上帝儿子的形象。因为在《罗马书》第八章第 29 节中,我们得知上帝的儿女被预定是为了什么目的?预定去天堂?不是,预定要与上帝儿子的形象相似。这就是亚当被创造时的形象,也是将要恢复的形象。因此,在《哥林多前书》1章30节中,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如此美妙地抓住了这位中保所要成就之事的本质。这位救主拯救一切借着他来到神面前的人,直到永远。这位救主在福音中白白地赐给我们,不花钱也不索价。这位救主在福音中亲近我们。为什么呢?为要鼓励我们到他那里去,信靠他,把我们的信心寄托在他身上。因为他的完美救赎之工,借着福音,他以他所成就的事为根据与我们辩论。这位中保如此亲近我们,用《以赛亚书》1章18节的话说:你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也必白如羊毛。”这就是福音,基督是白白地赐给你们的。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正因为有这白白赐予的基督,正因为福音中这诚挚的基督之赐予,你们就有权信靠他。你们有权信靠他。这权柄并非源自你们自身,而是根植于基督本人。这权柄根植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位中保,这位基督,是白白地赐给你们的,不收金钱,不收代价。所以,别让任何人对你说,你能窃取这基督。别让任何人对你说,你能赚取或者窃取取摆在我们面前的福音应许。说你能赚取或者窃取基督,这本身就是异端邪说。这是绝对的异端邪说。在神的话语中,没有任何哪怕是稍微暗示过,你能赚取或窃取这白白赐予、不收金钱、不收代价的基督。你们知道赚取或窃取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本应为此付出代价,本应为此支付费用。
现在,我意识到总会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基督徒。总会有人自以为是地宣称耶稣是他们的救主。这也许确实如此。但认为你可以赚取或窃取一个向我们提供的基督,这仍是异端邪说。不,我站在这里是这位中保的仆人。我站在这里向你们宣告他。我站在这里无偿地将他献给你们。我站在这里鼓励你们来到这位基督面前。你们可以来见他。你们今天就可以来见他。你们此刻就可以来见他。你们可以毫不拖延地来见他。你们可以带着你们生命中的所有罪孽和所有包袱来见他。你们有权利来见他,这权利根植于他无偿地向我们提供的事实。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怎么知道有这样的基督?这又是一个逻辑问题,但也是一个经验的问题。因为那个提出问题的人,好像在说,我需要绝对确定,我需要绝对肯定,这就是救主,就有这样的基督,这位主耶稣基督。那么我们如何知晓这一点?答案很简单,来自神圣福音。
三、这位中保的启示(19问)
福音这个词源自两个古英语单词,Godspell。但spell在古英语中意为“词”,所以是“上帝之词”。所以它实际上意味着一个好词。但不仅如此,它是上帝的话语。它是上帝的好话,上帝的喜讯。这是神圣福音。那意味着什么?它是一个完全符合上帝本性的福音。它是一个揭示上帝本性的福音。它是一个完全与上帝本性一致的福音。这是一部向我们揭示上帝本心的福音。在这福音中,我们仿佛真切地听见了上帝的心跳。这福音何时首次显现?早在伊甸园中就已启示。上帝确实是福音的源头,是最初的传福音者。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个罪人——亚当与夏娃,成为了上帝首次传福音的对象。当他们远离上帝、躲避神面之时,上帝却主动寻见他们。即便在上帝问责之时,他们竟还敢推诿责任。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上帝向这两个毫无悔意的罪人宣告了第一个福音应许(创世记3:15)。这深刻揭示了上帝的性情,展现了福音的荣美:上帝从永恒中就为人类的堕落预备了救赎,藉着主耶稣基督设计了完整的救恩计划。因此当人类一堕落,上帝便按捺不住祂丰盛的慈爱,立即向我们的始祖宣告了这救赎的福音。
随后,这福音透过族长和众先知宣告:雅各在临终预言中说:”权杖必不离犹大… 直到细罗来到”(创世记49:10)摩西宣告:”我要为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一样的先知”(申命记18:18),预言基督的人性以赛亚得着更明亮的启示,预言道:”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9:6),这明确指出基督的神人二性。
旧约的礼仪律,特别是《利未记》,实质上是预表福音的书卷。作为摩西五经的核心,《利未记》通过献祭制度向以色列人启示:藉着流血牺牲可得救赎,靠着祭物可与上帝和好,使上帝得以住在他们中间。正如保罗在《加拉太书》3章指出,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导我们到基督那里,这里所指的正是礼仪律的教导作用。
最终,这救恩计划藉着上帝的独生子完全成就。《希伯来书》开篇完美诠释:”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至此,公义的日头完全显现,上帝藉着祂的儿子向我们说话。
因为基督是福音的终极启示。基督本人就是福音的化身。所以福音中所献上的正是基督本人。问题再次变得如此个人化,不是吗?19问说你从何得知此事?你知晓此事吗?不只是在理智上。你是否从经历中知晓此事?这对你而言是真实的吗?这对你而言是无法言喻的喜乐之事吗?福音向我们揭示了这位称职的中保,他的名字叫主耶稣基督。因为除非你信靠这位中保,除非你信赖这位中保,否则你将永远灭亡。因为上帝的公义必须得到满足。如果我们不在这位中保那里寻求庇护,你就得永远面对上帝的公义。在同一篇写给希伯来人的书信中,使徒说,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是可怕的,是可怕的。彼得在《彼得前书》4章17颤抖着说,那些不听从上帝福音的人结局如何?想想看,那些不听从上帝福音的人。所以,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尚未归信,如果你仍是不信者,那你就是在过一种悖逆的生活。这意味着你在轻视这福音,你在轻视基督本人所给予的这自由且无条件的救赎之约。那么,你又是如何知晓这一切的呢?愿上帝赐福,愿你认识这位基督,愿你亲自认识他,愿你从经历中认识他。愿这位基督对你而言成为无比可爱之人,成为万中之最。因为除了他以外,再无拯救。《使徒行传》4:12节说: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所以,各位,我希望你们的灵魂不能安息,直到你们也认识到,作为可怜、无助、愚昧、有罪、不圣洁且迷失的罪人,你们已投奔这位救主,这位如此乐意张开双臂接纳你们,如此乐意在爱中拥抱你们的救主,这位宣称“凡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的救主。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