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得儿子的名分
经文:约翰一书3:1-3
大纲:
一、解释经文
二、解释教义
三、回应错误
四、教义应用
引言:
在救恩次的系列内容中,我们将致力于根据圣经探究圣灵如何将基督的救赎应用在信徒个人的灵魂中。在本讲里,我们要一同学习什么是得儿子的名分。
想象有这样一位穷困潦倒的男孩儿,他生活在大城市的垃圾堆里。每天他都不得不养活自己,在一堆垃圾中寻找残羹冷炙,身上的衣服也破烂不堪。他没有庇护,没有财产,没有保护,没有未来,也没有希望。最可怕的是,他被迫要像奴隶一样服侍一位穷凶极恶的罪犯,这位罪犯唆使他去为他行骗和偷盗,却不因他的工作给他任何的报酬。这个男孩对爱一无所知。这时,出现了一位绅士,他留意到这位男孩,并对他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最终让他决心将男孩带回家,收养他成为自己的家人。他们签署了法律文件以确保协议的达成。不久,男孩发现这位绅士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位国王。一辆华美的马车前来迎接男孩去他的新家。经过恢宏的宫门,男孩被带进了王宫之中,那里有着大理石地板、雕像、金银和各样他前所未见的东西。他在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那要成为自己居室的大型套房,几位仆人早已被指派在那里等候他。然后男孩沐浴,更换华服,并得到了随之而来的各样安慰。他又被带到了宴会厅,被安排在一张桌子前坐下,桌子上摆满了各样的山珍海味。他们告诉他说,他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他在王室里也拥有了王子的新身份。从现在起,他会得到保护和供应,会拥有仆人,身为王子,他将来还要继承王国最好的产
业。但最重要的是,他会得到来自父王的无止尽的爱,他可以自由地来到王和王的宝座前,他能拥有他所能想象到的王的百般疼爱。
各位,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是的,这听起来好得简直不真实。但上帝属灵地收养祂儿女时为他们所预备的却远比这还要好。祂的百姓生在罪中。他们生在罪的贫穷当中。他们过着悖逆祂的生活。实际上,他们是魔鬼这位最邪恶的暴君的儿女。因着
罪恶的状态,他们充满了各样的败坏。这时上帝出现,因着祂的恩典,祂主动地同时也是主权地将罪人收养到自己的家里,赐给他们新身份所拥有的特权,这身份就是上帝的儿女,是祂家里的一员。祂还赐给他们一个新名,为他们提供保护和供应,并应许他们在将来承受永恒的产业。最重要的是,信徒可以自由地进到上帝和祂的宝座前,并得享天父百般的疼爱。上面的故事粗略地为我们描述了得儿子名分的教义。
一、解释经文
《约翰一书》第3 章 1-3 节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祂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为未曾认识祂。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上帝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得见祂的真体。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
让我们速速地注意一下经文中的几个地方。经文首先说“你看”。使徒约翰是在说:“看,快看这个!”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惊奇。“你能明白父是怎样爱着那些相信的百姓的吗?如果你能明白,你就会惊叹这爱是多么奇妙。”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们已经被称为上帝的儿女。”这位上帝,祂永远常在,祂住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圣洁的光中。与之相对的是,我们不过是尘土,是受造物。不,比这还要糟糕。我们是恨恶、悖逆和羞辱祂的有罪的尘土。倘若上帝让我们做祂的奴隶的话,这已经是惊人的屈尊了。但祂所做的却远非如此。祂收养信徒,并使他们成为自己的直系亲属,将一切属于儿子的特权赐给这些不配的人。难怪约翰说:“上帝所显明的这收养之爱是何等奇妙!”你还会发现,罪恶的世界根本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不晓得这些现实。他们虽看得见信徒,却不明白他们的真貌,即他们是永生上帝的儿女,是祂家里的人。他们因为不认识上帝,所以也就无法真的认识和理解祂的儿女。请注意,收养的特权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实。我们如今被称为上帝的儿女。此时此刻,信徒就是上帝的儿子或女儿。这是一个已然成就的事实,是无法逆转的身份。当灵魂对基督产生得救性信心,他们在那一刻就已经被收养了,且永远都是上帝的儿女。还要注意,他们作为养子的身份与他们内在的性情是截然不同的。尽管如此,这些被收养的儿女会被上帝持续不断的工作转变成祂家人的样式。我们在下一讲里要学习的成圣就来源于收养。因为圣灵的工作,信徒会越发地转变成他们的长兄耶稣基督的样式。然而,这工作在今生依然是不完全的。最好的要留到最后。在世界的末了,信徒将完美无罪,被塑造成基督的样式。他们要看见祂,正如约翰所说,他们要得见祂的真体。在看见祂的时候,他们必要像祂。上帝收养的儿女因着认识到在将来等待他们的这一特权,就会在当下追求恩典中长进和基督徒成熟的道路上备受激励。
我们已经些许了解了得儿子名分这一教义的特权。但我们仍需要进一步阐明和澄清一些重要的细节。
二、解释教义
第二大点,让我们来对得儿子名分这教义作出阐释。我们来看一下经典的改革宗信条对这个教义的解释,上帝在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里,并为了祂,将得儿子的名分的恩典,赐给一切称义的人;他们由此而被归入上帝的子民之列,得享上帝儿女的自由和特权;有祂的名字写在他们身上;领受那赐人儿子名分的圣灵;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宝座前;得以呼叫阿爸,父;并蒙受祂如父一般的怜恤,保护,供给,管教;永不被撇弃,且受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并承受应许,为上帝永远救恩的后嗣。”这段话很有效地为我们概括了这一教义。
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它的神学背景。得儿子名分的教义是如何与我们已经学习的救恩次序的其他部分相一致的呢?与称义一样,得儿子的名分也是一个一次性的司法行动。这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成为上帝儿女的得救性的行动。因此,这教义关乎信徒法律地位的改变,那些从前按着本性是魔鬼儿女的,因之成为了永生上帝的儿女。请思考它与其他教义之间的关系。在比利时信条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预定论。上帝以祂的主权和恩典为自己拣选了一批人,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收养这些罪的奴仆,并救赎性地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家里。《以弗所书》第 1 章5 节说:“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的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加拉太书》第4 章4 节也表达了相似的观念。因此,预定论包含上帝对一群人的爱的拣选,也包含上帝对他们收养的计划。
再想想得儿子的名分与称义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一些神学家将得儿子名分纳入到称义的教义中。但将得儿子名分和称义作
出区分是有益的。为什么呢?称义有关我们因着基督的归算之义而被悦纳为义的,从而获准进到上帝的面前。而得儿子的名分有关我们被接纳为儿女,从而得以进入到上帝的家中。因此二者是不同的。称义虽然不同于得儿子名分,二者却不可分开。你不可能二者只得其一,它们是一体的。
再想想得儿子名分与重生间的关系,我们在前面的内容里已经学习过重生了。《约翰福音》第1 章12-13 节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因此,重生先于得儿子名分。我们先活过来,然后才被收养。这样,重生就是得儿子名分的先决条件。重生关乎新生,而得儿子名分关乎成为儿女。重生赐给我们新的本性,而得儿子名分则赐给我们一个新名。重生使我们能够被上帝收养,成为祂的产业。
最后是得儿子名分与成圣间的关系,我们在之前略微谈及了成圣。得儿子名分使人进入到上帝的家中。成圣是成长的过程,人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发像这个家的一份子,越发像我们的长兄基督。得儿子名分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成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现在已经澄清了得儿子名分的神学背景。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思考得儿子名分所带来的特权。这会让我们来到这个教义的核心。想想一开始我们引用的约翰的话,他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我们在此可以更进一步瞥见得儿子名分所带来的奇妙特权。我接下来要提到其中几个。
第一,在得儿子名分中,上帝的名加在了我们身上。先知耶利米在《耶利米书》第14 章9 节说:“耶和华啊,你仍在我们中间;我们也称为你名下的人,求你不要离开我们。”圣经的其他地方也能发现这种表达,即我们被称为上帝名下的这个事实。甚至到了圣经的最后,《启示录》第3 章12 节也谈到了信徒在天堂里要被赐予一个新名。因此,上帝将祂的名加在我们身上,这是得儿子名分的一个方面。就像一个孩子被一户人家收养的时候,他也要随从这家的姓氏一样,主也是这样对待我们。
第二,我们可以坦然地来到祂的宝座前。祂虽然是大君王,是万王之王,是荣耀的上帝,但作为被收养的儿女,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这宝座前。《希伯来书》第4 章16 节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以弗所书》第3 章12 节也告诉了我们相似的道理。就像王宫中的一位小王子一样,虽然其他人不能随时进到王座前同王讲话,但王子却可以。信徒也是这样。
第三,因为得儿子的名分,信徒能够呼喊“阿爸,父”。《罗马书》第 8 章15 节说:“(你们)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加拉太书》第4 章6 节也说:“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我们等下还会进一步来学习这一点。
第四,得儿子名分的另一个特权是信徒得以被天父疼爱、呵护和供养。《诗篇》第103 篇13-14 节这样唱道:“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祂的人!因为祂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箴言》第 14 章26节论到呵护时说:“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再回想
《马太福音》第6 章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所说的话,他在那里谈到我们今生的需要,他说我们不需要为吃穿等问题忧虑,这些事都是外邦人所求的,而我们的天父知道我们的需要,祂会为我们供应这些东西,就像祂对野地的百合和麻雀所做的一样。你的父必供应。
得儿子名分的第五个特权是我们会被管教。《希伯来书》第 12 章5 节及后面的经文说:“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第11 节继续说:“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
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在《希伯来书》第 12 章,经文说到了儿子与私生子之间的不同。你不会管教一个街头的孩子。他们不是你的儿女,但你会管教你自己的孩子。世人享受不到主的管教所带来的益处,因为他们不
是祂的儿女。但上帝分外爱自己的儿女,祂会训练他们,会管他们,为的是他们经过受训能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管教是特权。
第六个特权是我们永远不会被祂撇弃,《耶利米哀歌》第 3 章31 节如此说。《以弗所书》第4 章30 节告诉我们说,信徒会被主印记,一直到了世界的末了。
还有一个特权是主为祂的儿女预备了永恒的产业。《罗马书》第 8 章17 节说:“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加拉太书》第 4 章7 节也将得儿子的名分和产业联系在一起。我们可在新约的多个地方读到这个产业。《彼得前书》第1 章4 节将之称为“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正如父母为自己的儿女留下一些财产,他们在去世前给儿女留下一些馈赠,那拥有万物的我们的天父,祂也向我们应许了那在天上不能被夺去的产业。以上就是得儿子名分所带来的一些特权,并不是全部,而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些,可以让我们看见它有多么奇妙。
接下来,我们要来思想收养的灵(译注:和合本译作“儿子的心”,此处按钦定本翻译)。有两段经文谈到了收养的灵,我们在先前已经引用过了。《罗马书》第8 章14-16 节说:“因为凡被上帝的灵引导的,就是上帝的儿子。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收养的灵,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按照钦定本翻译)’”《加拉太书》第4 章5-6 节同样说道:“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关于收养的灵,我们有几件事情需要了解。首先,它超越了所赐下的特权,这些特权是客观的。它超过这些特权,意指圣灵对这些事实
的见证,而这是主观的。这包括在上帝百姓的心中创造一种儿子般的信靠和情感。它还包括一个共同的见证,即我们的灵与上帝的灵共同见证我们是祂的儿女。上帝恩惠般地激动信徒的心就近祂,使他们确信祂是他们的父。这就是收养的灵。
三、回应错误
第三大点,我们要从护教性的角度思考这个教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关注一点,这就是所谓的“上帝万有之父的身份”。得儿子的名分显然表明的是父子关系。根据圣经来思考上帝的父性对我们极其重要。上帝的父性有几个不同方面。问题就出在这里,世人、诸多自由派神学家和不信的圣经学者说上帝是全人类的父,而我们都是祂的儿女,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儿女等等。这是错误的,明白这为什么不对也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可以通过作出一些区分来说明这个观点的错误。上帝的父性有三个方面或三种类型。
第一是三位一体中的父,神性的第一位格在永恒中就是父。三位一体是父、子和圣灵。一位上帝以父、子、圣灵三位格的方式存在,而在神性三位格彼此间的关系中,唯独第一位格享有父的永恒地位。祂是子与圣灵的永恒的父。我们可以说,这是三一性的父。
第二是我们称之为的“身为创造主的父”。在论到上帝身为世界的创造者和维系者的身份时,圣经确实在少数几个地方称祂为父。在这种情况下,圣经谈到的是上帝是万物的起源。祂是创造主,藉着祂权能的话语使万有存在。祂是起源。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讲,上帝是父。但自由派神学家扭曲了指代上帝与受造物关系的这个短语的意义,然后将它用来指代救赎意义上的收养关系。他们消灭了救恩论中得儿子名分的教义,将它扩大到全人类的范围。他们摧毁了一个圣经真理。
还有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在本讲所学习的,即上帝作为收养的父。通过耶稣基督的救赎之工,上帝使祂的选民成为祂的儿女,从而将他们同其余的世人区分开来。他们被带到了上帝的家里。这比祂的创造之工和护理之工所表明的要亲密得多,也珍贵得多。这是属于上帝百姓的救赎之工。
四、教义应用
第四大点,我们现在来为自己作些实践性应用,一同思考基督徒经历中得儿子名分这个教义的重要性。我们会简单地说几点。
第一,正如我们一开始所说的,因着它所表明的惊人的屈尊和深沉的爱,得儿子名分的教义超出人的想象。这教义应当使我们惊奇,它是恩典特权的顶点,是救赎的目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我们应当对此感受到惊奇。
第二,这个教义对我们还有另一个意义。英国清教徒约翰· 欧文写道:“倘若父亲的爱都不能让一个孩子喜悦他,那还有什么能做到?”这是一个好问题,一个鉴察人心的问题。随着我们被这个教义的能力所触动,随着我们深情地默想这个教义,随着我们开始探索它的丰富,父的爱正向我们敞开。它所带来的回应应当使我们爱慕祂。我们爱祂,因为祂先爱了我们。它应当使我们喜悦祂,使我们全心委身于祂,使我们渴望用自己的所有来荣耀祂。祂应当是我们所有渴慕的对象。
这个教义还有第三个意义。《彼得前书》第 5 章7 节说:“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当你开始相信、看见并确信上帝看顾你,就像父亲看顾自己的儿女,甚至上帝对祂收养的儿女远比父亲对自己的儿女更好。当我们被上帝的温柔、关切、爱和关怀的深处所折服时,这一切会激励我们将我们一切的忧虑、挂念、关切和重担都卸给祂。为的是我们可以作为小孩子,带着自己一切的挣扎、忧虑和忧愁,将它们带到那看顾我们的天父面前,将它们交托给祂。我们把它们从自己的肩上卸到祂的身上。这是对得儿子名分这个教义的实践性应用。
还有一个实践性应用是以感恩回应管教。没有人喜欢被管教。管教很痛苦。但当主在祂的话语、讲道、护理,甚至在教会正式的责罚中管教我们时,我们应当心怀感恩。倘若你从未被主管教过,《希伯来书》第 12 章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你不是祂的儿女。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因此,我们应当感恩主是这般爱我们,祂不许我们偏离正路,相反,祂会领我们回来,并在光明、生命和真理的道路上训练我们,督导我们,纠正我们。我们应当为此感恩。我们应当回应这样的管教。我们应当服在主的管教下,从中受益、受教和受训。
最后,谈到这个教义的实践性应用,它应当点燃我们的敬拜、祷告和整个的人生观。倘若我是大君王的儿女,倘若我住在祂的王宫内,那谁能搅扰我,谁能攻击我?有谁能呢?祂保护我们,祂供应我们,祂疼爱我们。这会点燃我们的敬拜。这会坚固我们对待生活的整个态度,即使是在我们被困难环绕的时候。这就是得儿子名分这个教义的奇妙和荣耀。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 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马书 8:35-39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