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得救性信心
经文:以弗所书2: 8-10 节
大纲:
一、解释经文
二、解释教义
三、回应错误
四、教义应用
引言:
请想象你在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后来到了一个房间。你疲惫不堪,双脚和后背酸痛,腿也累得抬不起来。你想要坐下来休息休息。只见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你走了过去,仔细端详,研究着它的结构和特征。这时,有人走进了房间,告诉你这把椅子很结实,是用最好的材料做的上乘的椅子。当你仔细观察,你发现它确实做工精良。现在,你确知这把椅子可以承受你的重量。你开始完全确信,这把椅子坐起来绝对安全,而且舒适,能让你的身体得到放松。最终,你扑通一声就倒在了椅子上。
以上这个故事就是对得救性信心的本质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描绘。真信心包含对福音的知识,你不可能相信一件你不知道的事。基督被钉十架的真理藉着圣经临到我们。然而,信心绝非纯粹的知识。我们必须被引导去肯定基督拯救像我们这样的罪人的能力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信心还不止于此。真正的得救性信心会把自己灵魂的全部重量都倚靠在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上。他们必须真实地领受基督并倚靠祂,唯独祂,全然地倚赖祂来拯救自己的灵魂。他们必须个人性地将福音应用在自己身上,并真实地全然投靠这位救赎主。
在救恩次序的系列内容中,我们将致力于根据圣经探究圣灵如何将基督的救赎应用在信徒个人的灵魂中。在上一讲,我们一同学习了有效呼召与重生的教义,它们是救恩应用到选民身上的开端。在本讲中我们要一同学习得救性信心的教义。对于一个信徒如何进入主耶稣基督的白白恩典和救赎性怜悯而言,这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真理。先是有效呼召与重生,得救性信心紧随其后。那么,就让我们同往常一样,通过查考一段经文来开始我们对得救性信心这一教义的学习。
一、解释经文
《以弗所书》第2 章 8-10 节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在《以弗所书》第2 章,保罗讲述了以弗所的信徒是如何在基督里得救的。他在 1 节
由重生开始,这是我们上一讲所学的内容。他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叫你们活过来。”是上帝使死人复活。在 1-3 节,保罗描述了他们过去的生活特征就是死(在第1 节)和悖逆(在第 2 节),也说明了他们在受咒诅的刑罚中,即他们是可怒之子(在第3 节)。然而,在你读完了这些异常沉重和黑暗的坏消息之后,在第4 节你读到了这样的话:“然而,上帝…”“然而,上帝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保罗接着开始叙述上帝在救恩中的丰盛恩典。他用我们刚刚读过的经文来显明这丰盛的恩典,他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因此,恩典就是上帝赐予罪人的他所不配得的恩惠。不是我们带什么到上帝这里来,相反,是上帝在福音中带着恩典来到我们面前。照经文所说,这恩典是我们藉着信心所领受的。信心是罪人藉以抓住基督,并从祂的救赎之工中领受益处的工具。这信心对于救恩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想想《希伯来书》第 11 章6 节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我们还要注意到,信心“不是出于自己”,他说“是上帝所赐的”。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死人看不见,听不见,也无法回应。自然人无法靠自己相信,也无法运用信心。正如上帝使人重生,祂也照样供应信心,这信心是一个礼物。因此,信心也是
上帝的恩典。我们还可发现,在人称义的问题上,信心与人的行为、功德或行动相对立。这二者是彼此对立的,为何呢?因为信心正在做我们之前描述过的事情,信心是领受主耶稣基督里的供应,它不是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是接受主所赐的。然而,行为则完全相反。行为是人试图赢得主喜悦的方式,他试图通过献上一些东西而从上帝那里得到一些什么。(你可以列出一系列清单)
因为信心单单地领受而不贡献,这就没有为人的功德或夸口留下丝毫余地。一切的荣耀都要归于上帝。我们也可发现,尽管信心使罪人与基督联合,从而在祂里面并藉着祂领受一切,这与我们的行为无关,但真正的得救性信心并非不结果子。上帝重生信徒,这样,靠着上帝的恩典,善行就由信心而出。上帝是结果子的源头。信徒是上帝的作品。尽管我们唯独藉着信心称义,但这绝非一个形单影只的信心,因为它会结果子,使荣耀归于上帝。我们对得救性信心的介绍到此为止。
二、解释教义
第二大点,我们来学习关于得救性信心的教义阐释。我们在上一讲里已经看到,信心在重生之后。这也是阿米念主义的错误与合乎圣经的加尔文主义之间的主要区别。未重生之人是死的、瞎眼的和无知的,无能寻求上帝或行善,这是《罗马书》第 3 章10 节及其后的经文教导我们的。这其中就包括人无能运用得救性信心。上帝必须首先赐给我们一颗新心,使我们具备相信的能力,然后祂才会赐给我们信心的礼物。我们同样发现,信心先于称义。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会详细学习称义的教义,但信心是信徒藉以支取或领受称义的工具或管道。保罗在他的书信里强调这一点,他强调信徒是唯独藉着信心称义的。信心同样先于圣灵在成圣中的工作,也继续藉着成圣被运用出来。最终,在天堂里,信心被眼见所取代。而如今,信徒是凭信得见。“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但在荣耀中,信徒将用复活的眼睛看得真切,不会再藉着信心,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这是《哥林多前书》第 13 章所说的。
我们还需要从与悔改的关系上更具体地考察信心。我们会在下一讲里学习悔改。但信心与悔改这二者必须是共存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所说的“归信”。归信是发生在信徒生命里面的转变。从消极层面说,它是转离罪,并舍弃我们邪恶的旧人;从积极层面说,它是转而拥抱主耶稣基督和新生命。但信心与悔改是如何彼此相连的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一体两面的。它们的联系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以悔改的心相信,我们也以相信的心悔改。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区分这二者。比如,信徒唯独藉着信心称义,而非藉着悔改称义。尽管在我们的经历中,二者是同时出现的,但它们却是不同的概念。在我们从罪中转离而归向上帝时,我们首先必须相信祂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乐意赦免罪,并随时会接纳我们。看见祂的怜悯和慈爱会让我们发现祂的可爱以及罪的可恶。与重生不同的是,归信,或者说信心与悔改,发生在人的意识当中。人在其中是主动和清醒的,而非被动的。圣经
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人有着形形色色的归信经历。它可能是个人生命中的一场巨大危机,比如使徒保罗那样的经历。它也可能是更加安静的活动,以至让人更难察觉它的精确时间。但不论是哪种情形,它们都会结出清楚可见的果子。
在考察了信心的神学背景之后,我们现在可以更具体地来思考得救性信心的特点。我们先从得救性信心的对象、保证、和源头来思考得救性信心的特点。首先,得救性信心的对象是耶稣基督的位格与工作。信心就是仰望主耶稣基督。其次:得救性信心的保证乃是福音永不失效的应许所发出的普遍邀请。我们拥有抓住基督的保证,是因为应许临到我们。最后,得救性信心的源头是上帝。它不来源于人和他与生俱来的能力,正如《以弗所书》第 2 章8 节所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信心是上帝恩典的礼物,是基督为选民所买来的。基督为我们确保了全备的救恩,其中就包括了赐下信心。用《希伯来书》第12 章2 节的话说,我们必须“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
尽管如此,信心依然是人的一个行动。上帝将信心作为礼物赐给我们,但是是我们在相信,上帝并没有替我们去相信。运用信心就是看见我们属灵的破产,从而单单倚赖基督拯救我们。圣经使用看见基督、品尝基督、听见基督和抓住基督,以及许多相似的画面来表达信心这个教义。得救性信心的果效就是称义,与上帝和好,爱,与上帝相交和与基督联合等。
对于得救性信心最好的描述,就是《海德堡教理问答》的21问。第21问:什么是真信心?回答:真信心不仅是一种确实的知识,藉此我认定上帝在圣经中向我们所启示的一切皆为真理;也是一种坚定的信靠是由圣灵通过福音在我里面做成的工作;使我确信,唯独出于上帝的恩典灵唯独因基督的功德,就白白地将赦罪及永远的公义和拯救,不仅赐给别人,也赐给了我。这里谈到了得救性信心的三个方面,它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知识,人首先必须理解福音的实际内容和上帝的应许。要想相信一件事,你必须先对它有些了解。第二是认定,人必须承认、理解、赞同福音事实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相关性。第三是信靠,得救性信心不但超越了知识和认同这样的理性活动,它更是在福音中支取基督。这是意志上的活动,即我们的意志主动地以得救性的方式抓住了基督的位格。因为,连魔鬼都拥有理性的知识,却没有信靠,这是《雅各书》第 2 章19 节所说的。罪人必须将基督作为自己的一切来完全地领受祂。因此,不仅仅是知识和认同,也包括信靠。将这几点放在一起,回想一下本讲开始的时候那把椅子。首先是认识那把椅子,然后认可它,最终整个人都倒在椅子上。从知识层面说,我们晓得基督为罪人而死。从认同的层面说,我们也能够说:“基督确实为像我这样的罪人而死。”但信靠的语言乃是:“我是一个正在领受基督,并为着我的救恩全然倚赖祂的赎罪之工的罪人。”知识、认同和信靠这三者共同组成信心。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蒙恩之道以及它们同信心之间的关系。主赐下蒙恩的管道,藉此祂将信心作成在我们里面。而这管道,第一要紧的,就是讲道。《罗马书》第 10 章17 节说:“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人们乃是藉着圣道的宣讲得着得救性信心。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3 章15 节描述了提摩太的经历,他说:“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的外祖母和母亲自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教导他圣经,主就使用这一管道使提摩太得着信心。即便在归信之后,对信徒而言事实依然如此。我们依然藉着圣道的宣讲在信心中长进。请回想耶稣在祷告中所说的话,祂在《约翰福音》第17 章17 节祷告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因此,基督徒成熟的增长,包括信心的长进,都有赖于上帝话语的真理。除了圣道以外,圣礼也是使信徒能够在信心中长进的管道。比如,我们来想想主餐。圣经告诉我们,我们在主餐中与基督相交,并吃喝基督。如何呢?我们如何吃喝基督?这个属灵的吃喝到底是什么呢?是信心,我们凭信心吃喝基督。领受圣餐,并因基督在主餐中的临在而蒙恩,这就是灵魂对信心的运用。有关圣礼的内容我们在以后信条查考的时候详细学习。
接下来,我们要来思考一下信心的程度。圣经也谈到了软弱的信心、弱小的信心和微弱的信心,也谈到了刚强的信心和巨大的信心。信心有不同的程度,这样,即使是上帝的百姓,那些真正归信的罪人,他们也必须用我们在福音书中所读到的话祷告说:“我信,求你帮助我的不信。”或者,想想门徒们转过身对主说:“主啊,请加增我们的信心。”因此,信心的程度会有不同,信心也会成长,直至成熟。这一点与我们在本讲实践部分的应用有关。
再者,我们还需要说说有关假信心的圣经教导。虚假的信心有各种类型。比如,圣经教导有暂时的或虚假的归信,而这归信经证明是不真实的。比如在《使徒行传》在第8章中出现的行邪术的西门。在别的地方也可以读到这样的例子。我现在要强调假信心的几个形式。有一种假信心我们称之为历史性信心。这种信心仅仅接受圣经中的种种事实,却没有生发任何的属灵果效。一个人可以明白圣经,确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却没有真正地信靠主耶稣基督。第二,圣经也提到了暂时性信心,这种信心对上帝的真理有部分的领悟,随后却消解在不信中了。比如,想想耶稣所说的落在石头地上的种子的比喻。起初,种子发芽很快,也有喜乐相伴。一开始,一切看上去都很好。但问题是,它没有扎根。这棵植物没有根,它在太阳的曝晒下就枯萎死亡了。照样,一个人可能起初看起来拥有某种信心,但他其实却没有信心的实质。这是一个空洞的或死的信心。所以,尽管一个人可能宣称自己跟随基督,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上表现出外在的顺从,但却缺少内在的现实。领受并依靠基督和祂的义的信心,乃是称义的唯一工具;然而这信心在称义的人里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始终有其他与蒙恩相伴的美德,不是死的信心,而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因此,死的信心没有圣经为我们所描绘的真正的和属灵的果子。
这样,我们就来看信心的果子。哪里有真信心,那里就一定会结出果子。因此,不单单要听道,还要行道。《马太福音》第7章,在登山宝训要结束的时候,耶稣描绘了两个场景。那些建房子在沙土上的人,风暴来临的时候,房子就垮塌了;而那些建房子在磐石上的人,他们的房子却禁得住风吹雨打。耶稣要表达的意思是,那些建房子在磐石上的人是听道又行道的人。同理,《雅各书》第 1 章22 节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人必须拥有顺服的生活所结出的果子,就是让自己行在对主和祂道路的喜爱中。不仅要相信福音中所发现的应许,还要相信那些警诫。我们必须坚信这些警诫是真实的,并以信心回应上帝赐给我们的警诫。信心也会结出降服于主和祂话语的果子。因此,我们当信靠祂,服在祂对我们的各样处置方式之下,在祂对我们人生的主权旨意下默然不语。这就是对信心的运用。《彼得前书》第5 章7 节说:“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他顾念你们。”请回想信心的三个方面。这节经文描述的显然是信徒。他们晓得主比他们自己更顾念他们;他们也确信和认同这是事实;不仅如此,这使得他们去信靠祂,真正地将自己的一切忧虑都卸给祂。
三、回应错误
第三大点,我们现在从护教的角度来学习这教义,我们只在这里提几件事。第一,在人得救称义的问题上,信心与行为的关系。在学习称义的时候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讨论。在人得救的问题上,信心与行为,信心是领受,行为是试图给上帝一些东西。行为是赚取的尝试,而信心却是主赐给祂百姓的礼物。信心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反而从基督那里领受一切,并因此高举上帝的恩典。《罗马书》第 4 章16 节说:“所以…是本乎信,因此就属乎恩。”保罗在教导,我们不是靠个人的善行得救,而是靠领受和倚靠主耶稣基督得救,这才能彰显上帝的恩典。《以弗所书》第2 章9 节说:“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既然一切都从上帝而来,那么,所有荣耀也理当尽归上帝。
第二,信心绝不是黑暗中的盲目一跃。众所周知,世人常常把信心说成是无知和非理性的,仅仅是一种希望某事成真的愿望。这不是合乎圣经的信心。后者包含着可靠的信念。《希伯来书》第 11 章1 节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只有当所相信之对象足够可靠时,信心才能得到运用。因此,信心是我们能做的最可靠和最合理的事。我们相信真实的上帝的话语,我们照着福音所呈现的去领受和倚赖救主基督。信心不与理性相悖。它是灵魂在回应上帝时所作的最明智的行动。
第三,我们回头看看那些教导“信心只是一种知识,只是对知识的认同,它并不包含信靠”的人的想法。有些人说:“你只需要相信、确信福音是真的,耶稣为罪人死了。而我是一名罪人,所以,耶稣为我死了”等这样的话。然而,尽管人可以对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有着一般性的确信,尽管他们可以确信圣经及其应许都是上帝的话语,但这与得救性信心不一样。得救性信心必须是相信那位拯救我们的基督,在此过程中,我们全然地信靠且将灵魂完全交托于一位全备的基督和祂所成就的一切。
四、教义应用
第四大点,我们现在可为自己作些实践性应用。我想说几件事。第一、拯救一个人的不是信心的大小,而是能够支取基督里寻得的一切的得救性信心。为什么这很重要呢?有些人对此可能极为挣扎。他们可能会问“我有足够的信心吗”类似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即使是最微小的真信心也能让罪人与基督联合。因此,转眼不看自己,并真实地倚赖主耶稣基督可以将人带进归信的状态。话虽如此,但微小的信心意味着我们的安慰、鼓励和确据也小。
第二点,这让我们看到信心需要增长。我们需要在信心中长进。那我们该如何长进呢?藉着浸润在圣道之中。信道是从听来的,而听道是从主的话来的。但还不仅如此,信心的增长其实是藉着在基督里不断地看见和认识圣道所启示的上帝而实现的。不要忘记,因为信心的重点总是落在它所相信的对象上,这对象是一位伟大的上帝。我们越发看见和认识祂,我们的信心就越会在深度和高度上增长,并会逐渐成熟为更大的信心。
第三,我们要来谈谈信心的果子的重要性。有鉴于假信心的存在,自省是极为有必要的。《哥林多后书》第13 章5 节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哥林多前书》第11 章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预备主餐的时候,自省是十分重要的。
这也是我们在《诗篇》第 26 篇2 节,《诗篇》139 篇23 节等地方所唱到的。因此,自省很重要。首先,我们要省察自己有没有得救性信心。其次,若有的话,我们要省察自己信心的大小,省察自己的软弱和罪等等,这是需要被坚固的。这就让我们自然地想到圣灵所作成的信心的果子。我们需要关切的,乃是圣灵的运行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作成的顺服。这果子包含对基督、祂的话语、祂的律法、祂的安息日以及对弟兄甚至是仇敌的更深沉的爱。这果子包括悔改上的长进,不是世俗的忧愁,而是对罪的敬虔的忧愁。它还包括在主里的盼望和喜乐的长进,这是祂百姓的力量。此外,它还包括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都是信心的果子,而我们要关心的是,仰望主来为我们培育信心的果子。
在本讲中,我们一同初步学习了圣经有关得救性信心的教导,明白了救赎性的归信包含信心与悔改。在学习了信心之后,我们要在下一课中靠着主的帮助来学习悔改的教义。
最后我们再一次看一下以弗所书2:8: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