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圣
经文:哥林多后书3:18
大纲:
一、解释经文
二、解释教义
三、回应错误
四、教义应用
引言:
在救恩次序的系列内容中,我们将致力于根据圣经探究圣灵如何将基督的救赎应用在信徒个人的灵魂中。在本讲里,我们要一同学习成圣的教义。
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他们有相同的血缘,或者说他们有同样的家谱。他们也共享着生活的经历。他们有着相似的外貌。当你见到他们的时候,你可以发现他们的家族相似性。人们有时会说:“你真像你母亲”,或说:“你的某一个面部表情跟你的祖父一模一样。”甚至有时候,我们可以远远地通过一个人的姿势和步态发现这种家族相似性。
救恩在上帝百姓的身上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他们都有着相同的属灵家谱。那些在基督里的人与基督同作后嗣,且都出自亚伯拉罕的后裔。无论你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这都不重要,我们拥有共同的历史。每一个上帝的儿女也被赐予了一个新名,他们承受了上帝的名。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要素也都伴随着属于上帝的家庭而来。但还有更多。上帝藉着福音在祂每一个儿女的身上再造了家族相似性。祂赐下祂的灵来改变信徒,从而让他们越来越像长兄主耶稣基督。这个逐渐分享家族相似性的过程就称之为成圣。
一、解释经文
《哥林多后书》第3 章18 节说:“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在这节经文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件事情。第一,保罗提到了“敞着脸”,与之相对的是蒙着脸。回头看看前面的经文,保罗提到了那些心灵和脸上被帕子蒙住的人。这指的是不信。不信就好比帕子一样,它能拦阻罪人看见属灵的现实。正如14 节所说的,他们的心地是瞎的。靠着上帝的恩典,信徒已将这帕子除去了。上帝使他们能够看见。上帝重生了他们,赐给他们信心,使他们能看见并明白上帝的启示。那信徒到底看见了什么呢?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信徒看见了“主的荣光”。这是在主耶稣基督的脸面上看见上帝的荣耀,这包括观看基督作为以马内利,也就是与我们同在的上帝在祂的道成肉身中所当了解的一切,包括祂在福音中一切的工作和赐给我们的教导,尤其包括祂伟大的救赎之工,就是祂的降卑、十架上受死、埋葬、复活和升高。我们在这一切之中可以看见上帝的荣耀,也了解了上帝是谁。在下一章经文里,就是在《哥林多后书》第4 章6 节,那里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上帝,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因此,我们看见的乃是上帝的荣耀。
下一个问题是,信徒从哪里看见这荣耀呢?经文说:“如同从镜子里返照。”他们是在镜子里看见上帝的荣耀,而这镜子就是圣经。如果你再回头看前面的经文的话,就会发现那里在谈论旧约的荣耀,以及新约和新约时代更大的荣耀等等。所以,这面镜子就是圣经。请回想《罗马书》第10 章告诉我们的信道从听道而来,听道从上帝的话语而来。信徒是照着圣经中的启示看见上帝的荣耀。这不是脱离圣言,而是通过圣言,这种接下来就要提到的改变才能发生。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7 章17 节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
看见上帝的荣耀会带来什么果效呢?经文告诉我们说:“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也就是说,信徒被转变成主耶稣基督的形像,这就是他们所看见的荣耀。他们变得越来越像祂。请注意,“荣上加荣”说明这是一个过程。从一个程度的荣耀到另一个程度的荣耀,他们正经历着再造和重塑,正经历着被转变成基督的样式。用神学术语来说,这里描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圣。因此,在圣经中看见上帝荣耀所带来的果效就是被转变成基督的样式。
最后,还要注意这件事不是信徒凭着自己完成的。他们无法靠自己做到这一点。本章第5 节经文说:“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上帝。”那么,这种改变是谁带来的呢?请再看第 18 节经文,是上帝做的。经文说:“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这是圣灵的工作。圣灵靠着、随着并藉着
作为镜子的圣言来工作,从而使祂的百姓成圣。因此,那位默示圣经的圣灵在这些经文中启示基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祂将信徒改变成主耶稣基督的样式。
上面的内容向我们介绍了上帝在灵魂中的成圣之工。我们看见有几股绳子被编织在了一起,它们都是这项教义的内容。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阐明其中的细节,并说明该教义的一些重要特点。
二、解释教义
英文单词“成圣(sanctification)”或动词“使圣化(to sanctify)”的词根与圣洁相关。它既包含“使之分别出来”或“使之归给”的意思,也包含“使之纯洁”的意思。这就是圣洁的意思。这就是使之圣洁或成圣的工作。这是上帝的灵在信徒的生命中所作成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越发向罪死,越发在基督徒的成熟上长进,长成基督的样式,这使他们能靠着上帝的恩典并为了祂的荣耀而行善。你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看成是在敬虔上的长进,而这种长进其实就是在上帝的样式上长进。这就是成圣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成圣这一教义,是如何与我们到目前为止在救恩次序中所学的一切内容相一致的呢?首先,请回想与基督联合。成圣这一救恩的益处来自于与基督联合。《罗马书》第 6 章关注的其实就是这个,即与基督联合和成圣之间的关系。第 6 节说道:“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这样,因为靠着圣灵而与基督联合,基督的一切和祂所成就的一切就都被应用在了信徒身上。因着基督的死,我们也向罪而死。因着基督的复活,以及祂复活的大能,我们被带到新生命中。
再来思考它与预定、拣选之间的关系。上帝主权和恩惠的拣选包含着一个目的,就是最终将信徒再造成祂自己的样式。《罗马书》第 8 章29 节说:“因为祂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祂儿子的模样。”被预定是为着被成圣。还有它与重生的关系。成圣紧跟着并来自于重生。上帝在祂的百姓里面造了新心和新灵,上帝就藉着将信徒转变成基督的样式。《哥林多前书》第 6 章11 节说到了这一点。非信徒无法在敬虔上长进。他没有重生,他没有被重生。他们必须先被重生。若首先没有圣灵的内住,生命中任何改善道德的努力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成圣是上帝之灵的工作。倘若你没有圣灵,你就不可能被成圣。
再想想称义与成圣间的关系。称义是上帝恩典的一次性和司法性的行动。而成圣则是信徒生命中持续一生的过程。称义是信徒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发生了司法性的变化,使他得蒙悦纳并得以来到主面前。而成圣则是在信徒的内在生命和品格中发生的再造之工。因此,信徒不仅在司法上发生改变,而且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他们这个人及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再想想成圣与得荣耀之间的关系。得荣耀指的是末日到来时救赎的成全。只有在那时,信徒才能在他们的灵魂与复活的身体中永远摆脱一切残余的罪。所以成圣在今生依然是不完全的。尽管会有成长和进步,会向罪死,但罪却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信徒要用一生之久与罪进行一场持久战,他们需要认罪,悔罪,并竭力追求新的顺服。保罗在《罗马书》第7 章14 节及之后的经文就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这些都有助于说明成圣的神学背景。
接下来,我们要来思考成圣的本质。我们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它的绝对必要性,成圣的必要性。《希伯来书》第 12 章
14 节说:“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对于救恩而言,圣洁是不可或缺的。真正的得救性信心绝不会不结果子,绝不会是一个颗粒无收的信心。一旦上帝藉着福音在灵魂中作工,那里就会出现祂工作的证据。灵魂中必然会结出果子,在人的品格转变的过程中为人所见。按照《希伯来书》第12 章14 节,这意味着没有圣洁就不能进入天堂。人若在自己的生命中未曾拥有圣洁的证据,就不得进入天堂。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成圣是圣灵的超自然工作。一开始我们就提到的《哥林多后书》第3 章18 节说:“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是主,是圣灵带来了这一改变。人无法使自己成圣。他不可能凭自己做到。这不是说你因着上帝的恩典被称义了,然后接下来就交给你作出律法性的努力了,你要靠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努力带来这种道德性的革新。不,圣经的教导恰恰相反。《哥林多后书》第 4 章7 节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因此,使信徒成圣是圣灵的工作。
成圣始于内在的人。它从那里开始,并贯穿基督徒的整个生命和行为。可以这么说,他们是由内而外被转变。成圣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他们的感觉、言辞和行事等等。成圣有两个方面,它们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它的一面我们称之为治死罪,另一面称之为活过来。请想想治死罪,它其实是圣经中的一个词。“治死(mortify)”一词的意思是“杀死”。所以,这里谈论的是罪,是罪的死去。《罗马书》第8 章13 节说:“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加拉太书》第5 章24 节,《歌罗西书》第 3 章5 节和许多其他地方也说了类似的事。治死罪指的是向罪死,是看见圣灵在信徒身上杀死罪。正如我说过的,这会使得我们的行为发生改变,使我们旧有的习惯发生改变。罪恶的思想、言语、行为,是基督徒从前的特征,如今却正慢慢地朽烂和死去。他们开始更多地像基督那样思考,更多地像基督那样口吐恩言,更多地照着上帝的旨意行等等。这就是成熟,是在圣洁上的长进。
成圣的另外一面是活过来(vivification),该词来自于生命(life)这个词汇。它指“被更新”或“生命的新样”。《罗马书》第 6 章4 节说:“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歌罗西书》第 2 章12 节和第3 章1 节也说到了同样的事。成圣的工作不仅是向罪死,它还是向义活,向基督的样式活。这一点可见于圣灵的果子。在《加拉太书》第 5 章,保罗将情欲、情欲的工作及果子与圣灵、圣灵的工作及果子进行了对比。随着圣灵在信徒身上进行成圣的工作,他们里面就必然会结出果子,就是那一份圣灵果子的清单。我们常常根据《加拉太书》第5 章提及这果子。这就是活过来的工作,是主在信徒的灵魂中带来了新生的样式。
我们再想想成圣与蒙恩之道间的关系。当我们说“蒙恩之道”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指上帝所指定的传递祂恩典的工具,即圣道、祷告、团契,圣礼。成圣的工作是藉着圣道和圣灵发生的。圣灵藉着圣道作工,它们二者是同工的。只有圣道而没有圣灵就
不可能成圣,而离开了圣道,你也不可能经历圣灵的工作。想想耶稣的祷告,祂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这里存在着某种联系。《彼得前书》第1 章22 节说:“你们既藉着圣灵顺从了真理,洁净了自己的灵魂,以至爱弟兄没有虚假。(注:本节经文按照钦定本进行了重译)”论到福音向未归信之人传讲的时候,我们晓得主使用圣道的传讲使人的灵魂中发生救赎性的改变,他们被重生了。发生在信徒身上的也是同样的情况。当他们来到圣道之下,上帝就使用圣道塑造和打磨他们,将他们模塑成基督的样式,祂教导他们,使他们能行在圣洁中。笔之于书的圣道是这样。圣礼中可见的圣道也是如此。让我们思想一下主餐。主餐完全是属灵的滋养。主在圣餐中来临,基督藉着圣灵而来,祂来坚固上帝百姓的信心,使他们能藉着信心吃喝基督,使他们能在恩典中长进,向罪死,并向基督的义而活等等。因此,主餐也能够影响信徒的成圣。当然,还有祷告。我们当向唯一能将这祝福赐给我们的那位寻求。我们当向祂呼求,而灵魂中所做的祷告操练可以让我们在主的应许中抓住祂,这些应许就被应用在了我们身上。我们藉着这个管道从天堂支取上帝所赐的恩典。这就是成圣与蒙恩之道间的关系。
三、回应错误
第三大点,我们要从护教性的角度学习这个教义,并回应一些与该教义相关的一些错谬。
第一,有人说你可以让耶稣作你的救主,而不需要祂作你的主。这样,你就可以向主祈求赦免自己的罪,然后继续我行我素地活着,不需要基督作你生命的主,不需要祂向你行使主权。我们应当断然弃绝这个不符合圣经的观念。首先,这是在割裂基督。你不可能将耶稣一分为二地说:“我愿意让祂作我的救主,而不愿意让祂作我的主。”这种说法非常可怕。其次,你不可以将基督与祂的益处分开。你不能说:“我愿意接受罪得赦免和脱离地狱的益处,但我不想让基督统管我们。”不,这些事情都是不可分开的。那些来到救主耶稣面前的人,同时也来到了身为主的耶稣的面前。你不可能再一如既往地活着。一个人的生命中若没有果子,这意味着他没有得救性信心。他身上必须有为人所见的改变。
第二,有些人认为信徒在成圣的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所以,你常会听到这样的论调说:“你要放手交托给上帝。”意思是,我们成圣的方式就是在主里安息,不要让自己挡在路中间,尽可能地被动,这样主才能开展祂的工作。这并不是圣经的教导。人在成圣的过程中是主动的。在诸如《腓立比书》第 2 章12-13 节这样的地方我们可以看见上帝的工作和信徒的工作是并行的。那里说:“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注意听,“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可见,保罗在这里要主动地追求某些事,即“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保罗接着又说:“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所以,信徒在追求成圣时是主动的,同时他也意识到是上帝自己藉着祂的灵和蒙恩之道在信徒心里作工,从而使这些事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人完全被动的观念公然违背了圣经的教导。圣经将基督徒的一生描述为一场战斗。没有人在战场上是被动的。你在圣经中可以见到竭力、摔跤、争战、警醒和劳苦等类似的表达。这表达的正是基督徒的人生和成圣的工作。因此,人不是被动的。
第三,我们还意识到,不存在所谓的完全成圣。有些人说:“在你成圣的过程中,到了某一刻你会不再犯罪,那时你就达到了完全的状态。”这也不是圣经的教导。虽然我们当竭力追求完全,但我们在今生不会达到那个地步。它只有在我们死亡,并最终到了末日的时候才能实现。当圣经在诸如登山宝训这样的地方说到“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的时候,这里“完全”一词的意思是“完整”和“成熟”。我们正在通往绝对完全的路上,而这会反映出我们一定的成长和成熟。也许你会问:“那《约翰一书》第3 章9 节该怎么解释呢?因为那里说:‘凡从上帝生的,就不犯罪。’”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在希腊原文里,经文的含义其实比你字面上读到的更丰富,它说的是:“凡从上帝生的,就不会继续犯罪或继续活在罪中。”所以,这里动词“犯罪”的时态是“持续地活在罪中”。那些重生的人不会像从前一样活着。他们不会继续只行在罪恶的道路上。我们晓得情况就是这样,因为约翰不会自相矛盾。早先他在《约翰一书》第 1 章8-10 节说道:“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他是在说信徒,“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
了。”第10 节他又说:“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上帝为说谎的,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因此,在今生达至无罪完全的观念并不是圣经的教导。
四、教义应用
第四大点,对于成圣在基督徒经历中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可以简要地对自己做些实践性应用。请回想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5 章4 节的话,祂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这节经文强调的是倚赖。在成圣的工作及其过程中,信徒完全倚赖主耶稣基督,完全倚赖圣灵的运行。这意味着我们当紧密地与基督相交,我们需要紧密地与祂相交。我们需要亲近祂,仰望祂,在镜子里瞻仰祂的荣耀。我们需要使用祂的资源,需要不断默想主耶稣基督,我们需要祈求、看见并倚赖在主耶稣基督里所存的这恩典。我们行在对祂的倚赖中。但还有盼望。《腓立比书》第1 章6 节说:“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
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我们可能会变得丧。我们身处与罪的争战中,亲眼看见罪的出现,看见有些事物在我们里面死得缓慢,看见那些依然让我们挣扎的事物,我们会因此而灰心丧胆。主在这节经文中赐给了我们盼望。祂说:“看哪,你们可以充满信心。”因着主,因着祂已然开始的善工,祂必会完成这工。祂“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我们可以因此心生盼望,有那么一天将要到来,不止在今生我们会越来越像基督,而且在最终的末日到来之时,我们将脱离罪,永远与主同在。因为这个盼望,我们需要更加殷勤地使用蒙恩之道。倘若圣灵藉着蒙恩之道作工,那么,我们就需要分外殷勤地使用蒙恩之道。对个人而言来说是这样,读经、祷告、默想和背诵经文。对家庭来说也是这样,家庭礼拜、读经和唱诗等,以及公共礼拜的优先性。主赐给了我们讲道的定例,它是让我们在恩典中长进的重要管道。我们需要把公共礼拜放在第一位。这是塑造上帝百姓敬虔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力量,主日两次的礼拜和平时传讲、诵读、记忆和默想上帝的圣道,颂唱诗篇,祷告和圣礼。所有这些我们都需要殷勤地加以使用,倚赖主在恩典中长进。
最后,我想再问一下大家,救恩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已经考察了很多遍,救恩的目的是上帝的荣耀。“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荣耀上帝,以祂为乐,直到永远。”当上帝的荣耀在信徒的生命中产生并彰显的时候,就是祂最得荣耀的时候。正因为如此,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5 章8 节说:“你们就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救恩的目的是上帝的荣耀。在恩典中长进所结的硕果,以及照着基督的样式所发生的转变,这都是上帝所指定的使祂自己得荣耀的手段。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