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后4:15-18
- 保罗确信的根基(15节)
- 他忍耐的见证(16-17节)
- 他信心的操练(18节)
- 保罗确信的根基
亲爱的朋友们,哥林多后书是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二封信,第4章有一个写作背景,就是保罗被迫向哥林多教会举荐自己的事工。因为有假教师进入教会,给教会带来极大的破坏。4章2节似乎指的就是这些假教师。在2节中,保罗宣告他如何藉着神的恩典在哥林多人中间忠心地开展事工,他同时也在暗指假教师。他说,“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行诡诈,谬讲神的道理”的就是假教师。他们试图破坏保罗的事工,破坏他在哥林多教会传讲的基督的十字架的信息,保罗的传讲已经在哥林多教会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教会藉着保罗在他们中间的事工得以兴旺,我们能这样说,那些谬讲神道的工人的教导(虽然我们没有关于他们的教导的记录)是一种荣耀神学的阐述。这就是路德在他伟大的论文《海德堡论纲》中所说的。路德说,在教会中有两种事工,两种牧师。一种是荣耀神学的事工,另一种是宣讲十架神学的事工。我盼望你能稍微明白一点路德所说的荣耀神学: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神学,是一种人寻求自己的荣耀、高举自己的神学。而与之相对的是保罗所宣讲的十架神学。他情愿在教会中一无所知,唯独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他情愿为福音的缘故受苦。
所以,我们看到有两种相对立的神学和事工。关于这些假教师,我们可以说他们教导的是:人的传统先于基督完成的工。他们把人带回到人的习俗里,带回到律法中,使他们远离保罗带来的福音信实的事工。所以,保罗被神催促着,要举荐自己的事工。他的目的并不是要推举自己,他乃是要宣讲福音事工的真正特性。我们相信,这就是他写第4章内容的根本目的。他在7节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这宝贝就是藉着福音事工这个管道,得知神荣耀的光显明在耶稣基督的面上。这样的事工被托付给了保罗,也被托付给了所有神忠心的仆人们。这一福音事工有一个特征,它的特征正是保罗在第4章的这几节中要向我们宣告的。他也在其他书信中宣告过,比如在林前4章,保罗提到他为基督的缘故、为神的荣耀,为教会的福祉,而忍受的许多艰难、试炼和困苦。他说这些绝对不是出于自怜,他唯独想要显明福音事工是何等的荣耀。藉着受苦这条路,特别是藉着祂仆人的受苦,基督喜悦在罪人心中、在他们的生命中荣耀祂自己。
所以,凭着福音事工来说,保罗是一位十架神学家。它宣告的是神的恩典必须首先使我们降卑至无有。只有当我们一无所是时,基督完成的工才会启示在我们心里。简而言之,十架神学就是:人和他一切想象的良善和公义都被削减至无有,而唯独基督成为我们的一切。这在我们初信时确实是这样。这就是圣灵在使人重生时教导祂百姓的,当一个人重生时,他们才首次用信心的眼睛注视宝贵的基督。这种注视是他们把目光完全从自己身上挪开,注视在他们之外的基督,他们对自己完全绝望。他们看自己是死的,却唯独仰望基督。但是这并不只发生在初信之时,它也是恩典生命越来越多的经历。我们从新旧约的众圣徒身上看到了这一点,我们从亚伯拉罕、大卫的身上看到了这一点,我们也从使徒保罗的事工中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说,事实上,这更是神仆人生命的现实。耶稣在约翰福音12:24节中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耶稣的这一句话首先是说给门徒的。从林后4章15节到18节,保罗继续表明与福音事工紧密联系的苦难的丰硕果实。
在15节,保罗说,“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他在14节已经提到基督的工作,“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祂面前。”保罗宣告,“凡事都是为你们,”就是为哥林多教会,也是为普世的教会,这是多么宽广的范围!他说,凡事,一切的事,都是为了你们。这一切的事是什么呢?它们是:基督一切的功德,祂一切的顺服,祂一切的受苦,祂的复活、升天并坐在天父的右边。它们同时也是祂仆人一切的经历和苦难,这些也包含在“凡事”里面。它们都是为了教会的兴旺,为了福音的兴盛,为了恩典得以在哥林多信徒生命中增多。
保罗的事工就是在这样的框架中发生的。凡事,他一切的受苦和苦难,都是为了你们。他藉着信心相信这一点。所以,藉着恩典,保罗的事工是无私的事工。他不是在服侍他自己;他不像假牧师那样寻求提升自己的位份;他不寻求满足自己的肉体;他不寻求人的赞许。他的事工是无私的事工,是否定自己的事工。他知道,如果没有自我否定,没有无私,没有舍己,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基督的忠心仆人。这对神所有的仆人来说都是如此,难道不是吗?这是他们可以走在他们的主人基督的脚步上的唯一方式,因为基督所做的一切、所受的一切的苦,都是代赎性的,都是为了选民的益处。基督所经历的一切,从成为马利亚怀中的婴孩,到长成小男孩,到与祂的木匠父亲一同作工——我们对祂成长的年月里所发生的事几乎一无所知——特别是,当祂30岁开始地上的事工时,这一切都是功德性的,都是为了祂教会的益处。亲爱的孩子们,想想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一齐增长。祂过去是神,现在是神,然而祂仍在智慧和悟性上不断长进。这是我们不能测度的。当祂去了圣殿,而祂的父母却走在回家的路上时,祂正和律法师和教师说话,问他们许多问题。祂渴望向他们学习神交托给祂的工作。祂已经在为完成耶路撒冷城外的受苦而预备祂自己。为了祂的教会,祂在肉身和情感上一齐增长。亲爱的神儿女,祂已经走在你的前面。祂可以说,就好像和保罗一起说,凡事都是为你们。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可以说,真正的福音事工是以无私,自我否定、肉身被钉十字架为特征的,这是对真正的福音事工的极大试验。我们从保罗的生命中看到的奇妙的事是,主赐给他丰盛的恩典。这就是他在15节中所说的,“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恩惠加增中的“加增”这个词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多而又多,满溢,无比丰盛,指的是满溢的、源源不断的恩典。虽然主在林后12章9节对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够用”是充足的意思。但在这里,保罗说,他领受的是比充足更多的恩典。而这样的恩典要藉着多人的感谢,就是藉着许多感恩地领受神仆人的劳苦的人的格外显多的感谢,而归荣耀于神。保罗不过是一个管道,但他是一个荣耀神的管道,他是一个将永远的福祉带给教会的管道。
- 他忍耐的见证
在16,17节我们看到,保罗继续描述他在15节所讲的丰盛恩典是如何在他受苦的现实中被操练、被经历的。在16节,他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因为藉着信心,保罗确信他所说的真理:他不丧胆。所有基督的真仆人都不丧胆,他们不灰心,他们不会沮丧至极以致说,我走不下去了,我不得不放下我的事工了。不会的,他不会丧胆,不会沮丧。他藉着在耶稣里的信心,领受这无比丰盛的恩典,得以继续作工,尽管有诸多困苦,诸多试炼和困难。他都不会被打败。这就是信心的恩典的奇妙特点,就是它永远不会被打败,信心永远不会失败。信心可能会非常软弱,如同一堆灰里冒出来的烟,但是它永远不会被完全熄灭。路德说,他常常有的忧郁思想可能会毁灭他。而信心的同在确保了我们永远不会在属灵的忧郁里无法逃脱。它可能是那些神百姓和仆人的灵魂中的属灵黑夜,他们除了黑暗什么也看不到,一丝光都看不到。但是,信心的恩典相信,神总会再次复兴他们,黑暗会给神正午的光让路。神不会留他们,特别是祂的仆人们,在绝望中灭亡。祂会再次复兴他们的盼望。
所以,保罗可以见证他在16节所描述的这个奥秘的悖论,“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这里有奥秘的运作,外面的人,就是人的肉体,越是遭受苦难,里面的人就越发兴旺,越发更新。里面的人不只是指灵魂,也指灵魂里面的神圣生命。这是一个常见的模式:当肉体安逸时,人里面的恩典生命就会萎缩,难道不是吗?但是,当外面的人被苦难所压时,里面的人就开始兴起了。我们可以把它比作天平,你在天平的一边放重量,另一边就会升起来;你在另一边放重量,这一边就会升起来。有一个小男孩,他想弄死一棵树,于是他把一块很重的石头放在树上,想要压住树,不叫它再长。但是,这只会使树更加地向下扎根,树枝长得更加茂盛。这就是神百姓生命中一幅恩典的图像,特别是在神仆人的生命中。路德说,有三件事可以造就一位福音的使者,就是祷告,默想和试探。我们从历世历代的神百姓的生命中看到了这一点,比如,在以色列人身上。当他们在埃及受奴役,埃及人越发严酷地对待他们时,以色列人却越发地增长兴盛。这是保罗信心的操练。“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所以,亲爱的神儿女,你不会丧胆,不会沮丧。因为你地上的喜乐越是被破碎了,你就会越发地珍惜你在基督里所拥有的天上的财宝,圣灵就会越发地使你更加地效法基督的样式。于是,保罗可以说,“所以,我们不丧胆。”这是一种有益处、会结果子的苦难。
这也是保罗在17节更加清晰地说明的,“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这很令人震惊,不是吗?“我们至暂至轻的苦楚”,这就是他对他所忍受的一切困苦、逼迫和苦难的描述。让我们想一想,他所忍受的是什么: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被棍打了三次,被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石头打,多下监牢,遇到船坏,被假教师攻击,被诬告,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压在他身上。然而,他可以说出: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他怎么能说出这句话呢?他并不是在贬低苦难。这并不是一种斯多葛学派的虚张声势,故意逞强。不是的,这是神的话。这句话是圣灵的启示。这是保罗真实地经历他所遭遇的苦难。他可以在神面前,从他的心灵深处说出,“我们至暂至轻的苦楚”。他怎么能说出这句话呢?因为它取决于我们的判断标准。没有任何一个理智清晰的人可以说,我们应该漠视苦难,就像斯多葛学派的那些禁欲主义者一样。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有一篇很美的文章,写的就是这个。他说,神儿女的苦难是真实的,是为了使他们在急难和需求中发出呼求。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这样,他们就不会结出他们本该结出的果子。所以,他们必须受苦。所以,保罗并不是漠视他的苦难。他凭着恩典,藉着信心,可以说,“我们至暂至轻的苦楚”。
我们可以想到六个方面。我们相信,从这六个方面看,保罗有理由说他的苦难不过是至暂至轻的苦楚。首先,和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相比,现今的苦难是至暂至轻的。保罗说,它们“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荣耀”一词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重量。就好像保罗在说,荣耀的双重重量是如此之重,它是如此伟大的荣耀,是如此丰盛的荣耀。我所受的苦难若和我将在基督里领受的荣耀相比,就根本不算什么了。这荣耀是基督的功德,我能以如此之重的荣耀来领受基督的功德,和这样的荣耀相比,我的受苦就根本不算什么了。第二,保罗能说这是至暂至轻的苦楚,因为这些苦难为着他自己,为着教会,已经被大大圣化了。因为它们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这些苦难在成就事情。保罗在说,苦难是积极主动的。从神的视角来看,这些苦难是积极主动的,尽管量给神百姓的困难在他们的经历中是消极被动的。他们必须消极被动地服在苦难之下。然而神说,苦难在积极的运作。苦难在为谁运作呢?它们是为我们而运作,是为神的百姓,为神的仆人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这实际上是一种第三级的最高级表达。保罗在说,它们是超级丰盛、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他不能用比这个更加强烈的词汇来表达了。这些苦难是如此的有用,所以,和苦难能够给他自己以及教会带来硕果累累相比,保罗称它们为至轻的。第三,和苦难的时长相比,我们的苦楚是至暂至轻的。若把保罗遭受的苦难的时长和将来永远的荣耀相比,苦难不过是暂时的。和永远的荣耀相比,苦难的时长就好像眨了一下眼一样短暂。
- 他称苦难为至轻的,因为藉着恩典,他有基督的心。想想保罗是怎样给腓立比教会写信的。他在腓立比书2章5节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在之后的经文中他继续讲述了基督如何乐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保罗已经学到了基督的心。他学到了:背起十字架,虚己降卑至无有,会有奇妙的结果,就是他将被升高。这将会给教会带来丰硕的果实,许多人将会被带到耶稣的脚前,不是凭着他们的功德。唯独因着基督的功德,保罗事工中所受的苦难才能在罪人的生命中结出恩典的果实,他和他们才能效法基督的样式。所以,保罗称苦难为至轻的。
- 保罗称苦难为至轻的,因为圣徒的苦难不能伤害他们。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8章28节所说的,“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万事得益》是汤姆·华森写的一本很美的书,里面解释了“万事”是什么,并且包含什么。这是又一个“凡事”(KJV版里,“万事”和“凡事”是同一个词),不是吗?今天的证道经文里就有“凡事”。保罗相信,所有这些苦难都不会伤害他,它们只会更加丰盛的给他带来益处。为基督而受所有的苦是一种特权和殊荣。因为苦难不会伤害他,只会使他更加丰盛。你可以想想神的仆人们,比如约翰·克肖,还有其他仆人,他们到了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如同成熟的麦穗,预备好了要被收到谷仓里。所有这些年的劳苦,所有他们所经历的苦难都使他们更加成熟,都使他们更加丰盛地经历神的恩典,好使他们的事工满有祝福,并在身后留下对神的恩典的丰富见证。他们为这个世界留下了这样的见证,这见证仍在我们中间,甚至直到今日。想想威廉·盖茨比,还有很多其他人,他们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见证,因为神藉着他们彰显了祂在基督里的恩典。他们永远不会想要我们提说他们,他们会说,唯独恩典,唯独基督。我们可以说,他们的事工因着使人丰盛的苦难而如此的硕果累累。所以,保罗可以说,这些苦难是至轻的。
- 也是最后一点,我们已经提及这一点了,保罗可以说它们是至轻的苦楚,因为在苦难中,他经历了在基督的受苦中与祂相交。正如他在腓立比书3章10节所说的,“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在这些苦难中,在这些受苦中,他经历了与他的救主的甜蜜相交。他尝到了基督对他、对教会的至死之爱。所以,他可以说,所有这些苦难都不过是至暂至轻的。
- 他信心的操练
在18节,我们看到他在17节所解释的经历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保罗说,“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保罗怎么能以这种方式操练呢?而且,亲爱的神儿女,你如何能以这种方式来操练呢?唯独藉着信心,唯独藉着使我们属灵的眼睛定睛在基督身上,要看的不是能看见的,而是不能看见的。所见的是暂时的,是稍纵即逝的,然而所不见的是属灵的,是会存到永恒、永不止息的年年岁岁的。这就是保罗信心的操练。18节中的“顾念”(KJV直译为“看”)一词在希腊原文里并不是瞥一眼的意思,就像我们说我们看见一辆公交车开走了一样。它的意思是注意力集中地注视着某物,心中有注视的目标。你聚焦在这个目标上,你注视着、盯着这个在你眼前的目标。在另一处,保罗用赛跑做类比,要说明的是同一件事。一个在赛场上跑步的人,他的眼睛不会到处乱看,他乃是紧盯着终点线,他知道如果要跑这场比赛,他就必须得定睛在终点这个目标上。所以保罗在这里说,当我操练在基督里的信心时,我能忍受苦难,是因为我聚焦在所不见的事上。他的目标不再是地上的安逸、尊荣和富裕,现在,他有一个属天的目标。他的目标在基督耶稣里,希伯来书11章非常清晰地说到了这一点。“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信心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保罗好像在说,我眼睛能看见的事物里没有确据,但是,在我眼睛所不能看见的事物里却有确据。这些不可见的事物是我信心的对象。所以,信心只能在不可见的事物中得到操练。
所以,信心的操练对肉体来说是完全愚拙的。比如人论到我做的事情可能会说,没有会众,你干嘛买一间教堂呢?愚蠢。但是藉着信心,我们相信神的应许比我们肉眼所见的更加真实。那是自然人的思维。我们在路德的《海德堡论纲》中已经提过了。在这本书中,路德以最非凡又深刻的方式描述了自然人是如何将神的工作看为邪恶的。神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使人知罪、降卑和受苦,人说这些工作是邪恶的。相反,他认为人的作为是好的:行为好,有道德,自义,人的荣耀。但是,你看,神看万事是完全与我们相反的。神在祂的话语中宣告,人的行为都是邪恶的,神的作为是良善的:受苦,降卑,被破碎至一无所是,这些都是良善的。这些事怎么是良善的呢?它们是良善的,因为神说它们是好的。藉着信心,所有神的百姓都可以说,是的,虽然我的肉体想要退缩,但是主所作的一切都是良善的,主是如此良善的主。“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诗人如是说,因为苦难使我们赞美基督,使我们珍惜在祂所有属性、所有方式中的祂的恩典、祂的工作、祂的位格、祂的丰富。可见的事物的目标是属肉体的目标,但是不可见的事物的目标却是属天的目标。所以,在最深的受苦中,在最深的危险中,在死亡的威胁下,保罗的确信都不被撼动,因为他相信,他的受苦会结出永远、无比丰盛、极重无比的荣耀,为他自己,也为所有福音的真仆人,还有祂所有的教会,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直到永永远远。十字架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荣耀的盼望。基督的荣耀在基督的受苦里,并藉着祂的受苦被我们看见。“祂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赛53:11)这就是受苦的救主、受死的救主、唯一的救主的应许。祂的百姓在祂里面也将与祂一同受死,并与祂一同复活,进入永恒的生命中。
最后,我们可以简要地思想三点应用。第一点是一个警戒。我首先对我自己这样说,让我们谨慎,不要在苦难中发怨言。亲爱的朋友们,因为我们从圣经中可以看到发怨言是怎样惹动神的忿怒的,发怨言并不尊荣神,并且会使基督的事工在世上蒙羞。当神儿女因为苦难而发怨言,发牢骚时,世界会说:你信的是什么样的宗教呢?你看起来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啊。但是,当神儿女在苦难深处,甚至他们的肉体都在呼喊被压太重时,他们仍在他们的救主里喜乐,他们可以和诗人一起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这会使世界停下来想一想:他们怎么仍能喜乐呢?这会吸引他们。主赐给我们恩典,使我们可以在苦难中喜乐。愿我们都谨记,无论人向我们做什么,神的作为总是良善、公义、有怜悯的。
第二点,我们相信为基督的缘故而受苦是一种殊荣和特权,是主赐给祂的百姓、祂的仆人的,是为了他们的益处,也为了教会的益处。愿我们在这样的光照下看到这一点。所以,当我们面对生命中的困苦时,我们相信我们是为了基督的缘故而受苦,当我们感到被引诱要去抱怨、发火、沮丧时,尽管如此,我们仍能祷告,“主啊,这是我们的殊荣,这困苦是为了祢名的荣耀,是为了祢国度的扩展。求祢赐给我恩典,使我可以藉着信心喜乐、顺服地忍耐艰难,求祢救我脱离不信,使我可以操练信心,就像保罗一样,使我可以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好叫我们在火一般的试炼中荣耀祂。”
第三点,让我们称颂主,称颂祂的奇妙恩典,祂藉着十字架的道路,使用福音事工为管道,为要建立祂的教会。这是世界不能明白的奥秘。但是,如果我们能明白一点,那么就让我们欢喜吧,让我们一同欢喜,一同称颂神,因为祂已经定下了这样一条道路,要带领祂的圣徒们进入荣耀中,这条道路不是荣耀的道路,而是十字架的道路。当我们作为教会面对必定会来到的苦难时,让我们歌唱称颂祂,让我们赞美祂。愿我们都彼此劝勉,这样,祂的殿里定会充满了神的荣耀,祂配得一切的称颂。愿这一切都如此成就。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