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诫
经文:出埃及记20:3
大纲:
一、理解十诫的第一条总原则
二、唯独信靠耶和华
一、理解十诫的第一条总原则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的进入十诫,在进入到每条诫命的具体内容之前,每一讲我们都会先介绍适用于每一条诫命的总原则。然后后面的内容用来详细查考具体的诫命。那么今天我想跟你们分享的第一条理解十诫的原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即十诫是上帝为所有时代的所有人设立的根基性和根本性律法。你们可以把十诫视为一个国家的宪法或宪章。十诫是上帝绝对的、道德性的、永恒的、显明的旨意,不仅对以色列人而言如此,对上帝创造的所有人而言都是如此。旧约圣经已经多次谈到一个事实,即上帝是万国之大君王。虽然祂只明确地把十诫赐给了以色列人,但那其实是祂对所有人的旨意。十诫是根基性和根本性的律法:在司法界,基本法和判例法是有区别的。这包括一些复杂难懂的解释,我暂且略过不提。我们要把十诫视为基本法,出埃及记20章开始上帝吩咐这一切的话,说……然后接下来才是十条诫命。创造天地的主是伟大的上帝,十诫是从他而来最好的律法。摩西提醒了以色列百姓这一点,他在快要离世时说:“又哪一大国的人有这样公义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们面前所陈明的这一切律法呢?”(申4:8)然而尽管以色列人有最好的律法,但上帝知道祂百姓的心。上帝有必要在十诫的开头吩咐他们要爱祂,永不可离弃祂。让他们视上帝赐下的律法为权威,视为国家的宪纲。
判例法是以基本法为根基设立的。判例法源于基本法,是把律法应用于我们有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具体情况。在旧约中,我们看到相当多的民事律是这样阐述的:“倘若……那么……”。
我们来举一个判例法的例子。例如,“不可偷盗”是基本法。旧约有这样一条判例法:倘若我的牛踩踏了邻舍的田地,破坏了他的收成,那么我就必须做出补偿。这就是一条十诫中不可偷盗的判例法。这个区分可以帮助你明白,旧约圣经中赐给我们的民事律,并非每一条都必须一字不差地应用于我们当今时代。它们当中有些条例只适用于旧约时代以色列的社会和文化,或者适用于他们在旷野中的旅途,或者适用于他们在迦南定居的时候。我强调基本法的重要性,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是上帝亲自颁布了基本法。十诫是直接从天上传下来的,是上帝用自己的手指亲自写在法版上的。所以十诫绝对是赐给全人类的,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是基本法。
二、唯独信靠耶和华
出20: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在此我们要一起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上帝颁布第一条诫命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第二、第一条诫命包括哪些细节?上帝为什么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这个特别的命令为十诫的开头?请我们注意,祂的意思并不是说:“在所有的神当中,你们只能以我为你们的神。我是你们的神,我是最重要的,你们只能真正委身于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那样的,但是各位,上帝知道祂在《以赛亚书》第43 章 11 节中所说的关于祂自己的话的含义:“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 ”除我以外,没有神,根本没有别的神。所以,上帝写下第一条诫命并不是为了以某种方式确保自己在竞争中获胜。并不存在任何竞争。就荣耀和尊荣而言,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不存在竞争者。当然,我们承认,撒但及其党羽以及各种试探,有很多种力量试图吸引我们偏离正路。但除了上帝自己以外,没有别的神。上帝极其严厉地对待拜任何一种拜偶像的行为。例如,在《耶利米书》第 10 章 3-5 节中,上帝确实的蔑视了拜偶像的行为,祂说:“他们在树林中用斧子砍伐一棵树,匠人用手工把树干造成偶像。然后他们把树木的其余部分当作烧火的柴(赛44:14-20)。他们用金银来妆饰那偶像。他们把偶像钉在板子上,必须有人抬着它。根本不必惧怕像稻草人那样的“神”。所以,请注意上帝在描述了偶像的这些特征之后,怎样结束了那段经文。祂说:“你们不要怕它,它不能降祸,也无力降福。”
这一句话带领我们来到上帝颁布第一条诫命的真正意图。其实上帝在第一诫中的命令是:“要承认我,惟独信靠我。单单跟从我,认识到惟有我是能够降福与你们的上帝。”上帝说:“看哪!我是造了你们并深爱你们的上帝。我拥有带领你们走出今生这片旷野的一切能力。不存在别的神。要惟独承认、信靠、尊崇我。”上帝是在对祂的百姓以色列人说:“我是你的救赎主,我曾领你们出了埃及。你们要单单信靠我。”上帝也是在说:“我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不要跟别人走。要单单跟从我。”为什么?“因为别人不能给你们带来任何益处。你们不必害怕他们,他们也不能给你们带来真正的伤害。”所以,上帝怀着深深的爱,在这第一条诫命中向我们阐明了祂的旨意。正如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说:“不要跟陌生人走”,上帝也说:“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随从陌生的’神’,无论他们说了什么甜言蜜语,无论他们许诺给你什么,无论他们看起来怎样,无论他们告诉你什么。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信靠任何东西来看顾你、带领你或给你建议、保护你,而是要单单信靠我。”亲爱的神儿女,那难道不是我们对自己孩子所说的话吗?那是上帝对祂自己的儿女所说的话:“不要把你们的心归给别人。”为什么?因为那会使你们蒙受损失。你们会经历失望。他们会辜负你们。你们会经历痛苦。
亲爱的朋友,当我们追溯以色列的历史时,你们就会反复看到这一点。他们因为自己的不信和悖逆,屡次被自己所随从的偶像“假神”像扔石头一样把他们抛弃了。当他们面临各种需要时,那些“神”根本不能帮助他们。因此,上帝要求我们单单信靠祂,藉此把我们的忠心和爱全都献给祂。那样做能够使你我享受到最大的自由和喜乐。为什么?因为那样我们就不在那些魔鬼欺骗我们的巫术魔法的掌握之中了。那样我们就不会随从那些虚妄无益的人,就不会信靠那些不是保障的保障。那样我们就不会在这个脆弱动荡、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焦虑不安、摇摆不定。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最开始提的第二点思考,就是这第一条诫命有什么细节和引申的意义?上帝在这条诫命中汇总性的吩咐我们做什么?由此我们也可以反向的推论出上帝禁止我们做什么?
首先,上帝吩咐我们要认识祂,唯独信靠祂。认识和信靠是紧密相连的。我不可能信靠自己不认识的人。在所有的关系中,信任都是基于对那个人的了解,与上帝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告诉和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信任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虽然我们也应该警告他们不要信任那些他们确实认识的人。在这个病态的世界里,确实有太多人利用别人的信任来欺骗别人。但总的来说,我们会告诉人们:“不要信任你不认识的人。”那就是上帝在第一条
诫命中的旨意。祂吩咐我们要认识祂。祂吩咐我们要越来越深地认识祂,承认祂是天上地上独一的上帝。朋友们,认识上帝,是我们的使命。那也是永无止境的学习。我们越深地认识上帝,认识到祂的伟大、智慧、良善、大爱、圣洁、公义、祂的一切属性、祂的仁慈,就越被吸引来倚靠祂,跟从祂,信靠祂,即使世道艰难,生命多劫,或者即使有别人来敲我们的门并说:“把你的心归我,跟从我”,因为只要我们认识上帝,我们怎么会离弃祂呢?祂深爱我们,把自己赐给了我们,祂是天上的上帝,是造物主,他也是我们的救赎主啊!主耶稣比任何人都更尊重第一条诫命。撒但在旷野里试探耶稣时,首先就是想要祂违背第一条诫命。耶稣当时又饥饿又疲乏,他面对的使命是去向一群对他充满怀疑敌视的百姓传扬自己,告诉他们说祂自己就是弥赛亚,他也因预见到自己最终将要上十字架而备受折磨。撒但便趁机以各种方式试探祂。最终,耶稣胜过了仇敌的每一次试探,首先祂没有信靠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来把石头变成食物(太4:3),其次祂没有信靠人,没有信靠自己的行为,最后祂没有信靠撒但的许诺:“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不,耶稣认识祂的父,单单信靠、仰望和顺服祂的父;最后祂借助第一条诫命把撒但赶走了,祂说:“撒但退去吧!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侍奉祂”(太 4:10)。
第二,上帝吩咐我们要认识到祂是独一的上帝,要单单敬拜和荣耀祂。当我听到“敬拜”这个词的时候,也许你像我一样,想到的是教会、唱诗、祷告、奉献、讲道或听道。然而,一颗敬拜的心是信靠上帝的心,他在生活中表明他顺服上帝,相信上帝是独一的真神,是最可敬的那位。那么,亲爱的朋友,敬拜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敬拜上帝不仅仅发生在我们在教会里的时候。敬拜上帝是对上帝怀着敬畏之心。敬拜上帝是在所有的事上让上帝第一,认为上帝比别的一切更重要,比安慰和喜乐更重要,把自己完全献给上帝。敬拜上帝是倚靠上帝来实现我们的盼望,欢欢喜地唯独侍奉祂。敬拜上帝是不照自己的意愿去行,而是顺服祂的旨意和祂的道路,即使那样做很艰难。敬拜上帝是在祂大能的手下谦卑己身。敬拜上帝是把我的一切天分都献给祂。敬拜上帝是
为祂的事工和国度大发热心,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寻求指引或祂的旨意时,要等候祂。归根结底,敬拜上帝是以上帝和上帝的属性为乐,祂在圣经和祂的护理之工中显明了自己。如果我们尊崇上帝,这样敬拜、仰望、等候、寻求上帝,就会经历到上帝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祂不会让我们失望。祂会怀着爱心带领我们,支持我们,供应我们。《诗篇》第 81 篇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上帝说:“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上帝在那首诗篇中哀叹说:“哦,我的民本当听我的话,但他们却随从别神,因而失丧了。我本想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又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你们现在明白了,那就是第一条诫命:敬拜我。
第三,上帝吩咐我们要单单向祂寻求帮助和带领,而不是向人或事物寻求帮助和带领。许多人处在患难或惧怕中时会去求助于星星或月亮、巫术或邪恶的力量,想一想扫罗王,求助于他们的占星术或魔法,或者呼求所谓的圣徒。另一些人在一些世俗价值观念、哲学、猜想或传统中来寻求庇护,那些东西是弃绝或违背上帝圣言及其中的教导的。使徒保罗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警告人们要当心后来的时候会发生的事情:“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提前 4:1)。当我们为了安全的缘故,或为了得到带领和帮助而把自己交付给这样的力量或发起者时,就违犯了第一条诫命。与此相反,上帝说:“不可有别的神,单单要敬拜我。”所以,亲爱的朋友,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上帝为什么要吩咐我们遵守第一条诫命。祂并不是担心自己会失去一部分荣耀。祂是担心你我会蒙受损失。当我们把真理变为谎言时,我们会失去自己的灵魂和身体。
所以,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上帝在第一条诫命中禁止了什么。有很多可能的答案,但我打算略过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只专注于讲一点。毫无疑问,上帝禁止了无神论,这种信仰认为没有上帝,所以我们不必因上帝的存在而烦恼。上帝也弃绝和禁止了泛神论,这种信仰认为我们所见到和触摸到的周围的一切都是“神”。上帝也禁止了进化论,这种理论归根结底教导的是你就是上帝。但是,我打算略过这三点。我们只专注于讲一种罪,这种罪离我们的心更近得多:就是偶像崇拜。
什么是偶像崇拜?从本质上来说,偶像崇拜就是当我们把受造物或受造物所带来的安慰置于上帝之上,用他们来代替了上帝时,就是当我们从事物、受造物或任何东西或者观念那里寻求安慰、力量或安全保障时。《海德堡教理问答》在第95问中这样定义了偶像崇拜:“偶像崇拜就是除信靠在圣经中自我启示的独一真神之外,信靠其他任何臆造或制造的有形无形的东西。”但不要对偶像崇拜有误解,喜爱或信任你周围亲近的人,比如你的父母、配偶或你的牧者,这与偶像崇拜是不同的;不要忘记这一点。那并不是偶像崇拜。享受上帝赐给我们的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婚姻、家庭、饮食、事业、财产、工作,也不是偶像崇拜;所以我们可以享受一些东西。但是,当我们开始信靠这些东西或人,以之为我们的喜乐,或者当我们首先把安全感建立在这些东西上面,过分热爱这些东西,而不是信靠上帝时,那就是偶像崇拜了。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当我们服侍石头的像或依靠死人的灵魂时才是在拜偶像。要省察自己,保持警醒,认识到偶像崇拜这种罪是非常隐秘的,所以很难察觉到我们自己心中的这种罪。当我们过分享受上帝所赐的美好、合法的事物,沉迷于其中,达到了把它们置于上帝之上的程度时,我们就违背了第一条诫命。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来帮助你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进一步思考这一点。财富和产业是上帝的恩赐,但是当我们越来越努力地工作只是为了变得富有,以此让自己有安全感,有成就感,或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单纯是为了自我的享受时,财富就成了陷阱和偶像。那样,财富就变成了偶像,而不是用来荣耀上帝和服侍邻舍的资源。学术上的成功是美好而卓越的目标,我们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工作,充分利用上帝所赐的天分来增长自己在智力方面的能力。但当我只在意身份和头衔以及我的头衔和地位所带来的声望时,学术上的成功就变成了偶像。当我在服侍他人时,更多地想到的是经济利益,而不是荣耀和赞美上帝,那就是偶像。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当保持自己健康才能合适于为上帝做工,然而当我只是想要让自己看起来健康漂亮,只是想展示自己的身体,或以某种方式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盼望自己长寿时,那就成了偶像。想一想今天各种的健身馆,各种的运动和比赛。当然它们很重要,对健康很有用。但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在城市里,人类最大的偶像是所谓的健身健美、体育运动和娱乐领域里。体育运动不再是休闲,而是变成了偶像。我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更加吸引人眼睛的身体。但是,我们还要指出一个偶像:那就是基督徒的服侍工作。当我进行服侍的目的是得到名声和奖赏,而不是让基督更加兴旺,我自己更加衰微时,那这样的服侍很容易就成为偶像。所以,关于第一条诫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摩西在《申命记》第 8 章中写下的劝勉的话,他在那里谈到他们不可忘记上帝,恐怕他们吃得饱足,大享成功,所有的全都加增,就心高气傲,忘记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就是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上帝(申 8:11-14);然后他在《申命记》第 8 章17-19 节中用这些警告作为总结:“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上帝,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祂给你的,为要坚定祂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约,像今日一样。你若忘记耶和华你的上帝,随从别神,侍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在此处我们再次看到了这样的话:“我的民哪,不要随从那些神。不要信靠他们。不要仰望他们。他们不会帮助你们的。单单要敬拜我。”你们从中品味出上帝的慈爱、上帝的心意了吗?
亲爱的朋友,如果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得到基督的生命。那么要遵从祂的旨意,荣耀祂,以祂为独一真神,其实那并不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欢喜、快乐、安全、供应。但是顺服他,荣耀他却是本该成为的样子。盼望你们进入到基督的拯救之中,得到他的新生命,那会使我们远离忧虑和失望,最终使我们在旅程结束时免于永远的灭亡。
亲爱的神女,我想再一次的请你看到在这条诫命中,主所向你展现的爱。我们曾经都是活在偶像崇拜污秽里,我们生来就不认识神,也不尊荣他。但是在基督的宝血里,我们被洁净,他用自己的血洒在这条我们已经彻底触犯的诫命上,并且他从头至尾为我们遵行了这条诫命,因为他的一生都是唯独顺服和尊荣他天父的一生。愿我们因此而被激励,在他的拯救之爱中,回到这条诫命的神圣保护中,在凡事上警戒偶像,追求顺服上帝。
最后我鼓励你们在学习每一条诫命时都花一点时间看一看《海德堡教理问答》在感恩部分的内容,自己读一读那里面的问题和回答,那些问答精炼而优美地阐明了每一条诫命的丰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