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诫
经文:出埃及记20:4-6
大纲:
一、理解十诫的第二条总原则
二、按照上帝命定的方式去敬拜
一、理解十诫的第二条总原则
第二条诫命和第四条诫命是十诫中最长的两条诫命。那表明了这两条诫命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不尊重上帝的这些特别指示对于我们和我们后代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充分理解第二条诫命的含义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在探讨第二条诫命的细节之前,我想要向你们介绍关于上帝律法的第二个总原则。这第二个原则是,十诫被分成两块法版。显然,上帝赐给了摩西两块法版,《出埃及记》第 31 章记录了这件事。我们生命中所有的方向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开始的,都是从一步或一个选择开始。那一步或一个选择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只有当我们到达了旅途的终点之后,才会知道那第一步所带来的结果。到那时,通常已经来不及改变我们的路线了。然而,眷顾我们的那位造物主,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祂知道对于祂以及祂属性的哪怕是最微小的曲解将会把人带到哪里去。把上帝的荣耀变成人造的像之类的东西,不仅是在羞辱上帝,而且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极其有害。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上帝用指头写的石版”(出31:18)。我们可以根据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 22 章中的话推断出每块法版上的内容,祂在那里回答了法利赛人关于上帝的原初律法的问题,我们先前已经讲到过这件事。第一块法版阐明了我们对上帝应尽的本分,包含了十条诫命中的四条。第二块法版阐明了我们对邻舍当尽的本分,包含了其余六条诫命。但我们万不可因这样的区分而认为哪些诫命更重要或更不重要,比如有的人认为第一块法版比第二块法版更重要。主耶稣的话其实是反对那种观点的。祂说第一块法版上的诫命很重要,但没有说更重要。祂说第二块法版上的诫命也相仿,并没有说不如第一块法版上的诫命重要。所以,我们要反对认为第二块法版上的诫命不如第一块法版上的诫命重要的那种倾向。那么,为什么要有两块法版呢?这必定是有理由的,这理由就是要我们有次序和根基的,去建立我们虔诚的爱和顺服。所以就次序而言,对上帝的爱显然要优先于我们对父母、兄弟、姐妹、家人的爱,主耶稣在《路加福音》第 14 章中阐明了这一点。就根基而言,我们对上帝的爱也必须是我们对邻舍之爱的根基。我们对上帝的爱,应当使我们去爱邻舍以及我们周围上帝所造的一切。所以上帝把律法写在两块法版上,我们心中要记得这个重要的区分。
二、按照上帝命定的方式去敬拜
现在,我们把注意力转向第二条诫命的细节。我们将一起探讨四个方面。第一、赐下这条诫命,上帝的意图是什么?第二、这条诫命中,祂禁止了什么?第三、这条诫命中,祂吩咐了什么?。还有第四,上帝如何强调了第二条诫命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首先来探讨第一点:赐下这条诫命,上帝的意图是什么?当我们探讨十诫的时候,让我们再次并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要从赐律者的心意来看待它们,从祂开始,从十诫反映了什
么来开始探讨。那么,上帝为什么赐给我们第二条诫命?第一个答案无可厚非的就是,那是上帝至高无上的主权的旨意。不错,上帝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上帝不受任何人的约束。祂是至高无上的赐律者,我们是谁,竟敢向祂提出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还可以给出第二个答案,就是赐下这条诫命,乃是因祂关心我们,而且祂不仅关心我们,祂也关心我们的儿女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且,上帝知道,每一个离弃祂的行为,无论多么微小,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变得更加严重。每一个离弃祂的行为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开始的。都是在光滑的斜坡上滑下去了似乎微不足道的一小步。没有任何不顺服的行为是无辜的,但不顺服第二条诫命的行为绝对不是孤立的,并不只会影响你这一代。如你们将会看到的,它至少会影响三四代。如你们将会看到的,尊重第二条诫命的行为将会影响千代,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影响到很多代人。各位,请我们注意,根据诫命的内容,上帝大施慈爱至千代,而祂的复仇,公义的复仇,却仅限于三四代。在整本圣经中,甚至在十诫中,你是否注意到自己必然会看到满有恩惠和慈爱的上帝之荣耀和大爱藉着祂的一切作为和话语闪耀着美丽的光芒?
那么,接下来我们探讨第二点,就是上帝在第二条诫命中禁止了什么。第二条诫命是对于第一条诫命的详细阐述。祂向我们显明了祂的旨意,就是要怀着信靠和顺服之心敬拜祂,以祂为独一真神。我们应当用与祂相称的方式来敬拜祂。我们对祂的敬拜方式,应当反映出我们明白并认识到了祂的荣耀。换言之,第一条告诉我们敬拜的对象是谁,吩咐我们要敬拜正确的上帝,敬拜独一真神。紧接着在第二条诫命中,上帝就详细告诉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或荣耀祂的方式来敬拜那位正确的上帝。那么,什么是以正确的方式或荣耀上帝的方式来敬拜上帝呢?上帝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你敬拜上帝的时候,不可使用关于上帝的任何像或画。显然,上帝禁止我们借用天上、地上或地底下的任何形像来制作祂的像或样式,或以某种方式刻画祂。摩西在《申命记》这卷书中反复提醒以色列人:上帝曾面对面跟以色列讲话,却没有显明自己的样子,没有赐给我们任何关于祂自己的样式的像。我猜测摩西跟我们一样,也渴望看见上帝的样子。他曾经这样祈求上帝:“耶和华,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你可以在《出埃及记》第 33 和 34 章中读到上帝给他的回答,上帝说:“摩西,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我要显出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耶和华的名。”然后在《出埃及记》第 34 章中,你可以读到摩西站在那里,耶和华降临,宣告祂自己的名。那段经文中记录的上帝所说的话有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所以我要读一下那段经文。祂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你注意到上帝赐给摩西的启示与第二条诫命多么相似了吗?所以,上帝禁止我们制作关于祂自己的任何画像或雕像、塑像。为什么? 因为那是上帝至高无上的旨意。确实如此,但是还有第二个原因,上帝知道人想象出来的任何事物,任何画像、塑像或雕像,无论多么精巧,无论多么有艺术美感或鲜艳动人,都羞辱或贬损了祂的荣耀。因为上帝是个灵,是无形的,是无所不在的,是无限的,我们怎么能把祂做成图画、石像或艺术品呢?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关于祂自己的唯一有形的代表形像,是会幕;会幕后来被圣殿取代了,最终被永生的人子耶稣基督取代了。希伯来书1:3节把耶稣描述为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上帝本体的真像。歌罗西书1:15把耶稣称为“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上帝唯独以那样的方式向我们显明祂自己的样子,让我们可以看见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你通读福音书中记载的所有故事时,你会发现福音书的作者从
来没有告诉我们耶稣长得高大还是矮小,健壮还是瘦弱。我们看不到丝毫关于祂外貌的描述,只有关于祂品格的描述。祂温柔、谦和、温和、关心人、满有爱心、满怀慈悲和怜悯之心、满有恩慈、甘心服侍人,这些都是祂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德。那是上帝的荣耀,因为那向我们显明了全能者深深的大爱。关于祂的任何有形的画像,都是对祂的羞辱。所以,我们任何人都不应当以为自己比上帝更有智慧,以为上帝的画像能让我们觉得自己跟祂更亲近。朋友们,倘若那是真的,上帝的吩咐必定会与第二条诫命相反;但上帝知道任何企图刻画祂形像的尝试都会使人误入歧途,所以那是祂颁布第二条诫命的主要目的。祂不希望人用有限的、可见的画像来描绘祂,不希望我们被这种错误的描绘带领得偏离了真道。并且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从摩西时代起,任何时候,只要人开始制作上帝的像,比如人曾经造了金牛犊,他们就会偏离真道,给自己带来深深的、属灵的伤害,毫无疑问,他们同时也羞辱了上帝。
第二,我们不可藉着用金属制造的上帝的像来敬拜祂。不仅拜石像的行为是拜偶像。当我们用金属造上帝的像,不按照上帝所显明的方式来敬拜祂时,也是在拜偶像。在《诗篇》第 50 篇中,上帝责备以色列人说:“你想我恰和你一样。”那是人头脑中错误的认识。所以,朋友们,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样子,按照我们以为合宜的样式来制造上帝的金属像时,我们是在羞辱上帝。我们这样做有可能是不知不觉的,也可能是故意的。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这样做了,都是罪恶的。所以,请按照第二条诫命来省察你自己关于上帝的想法。我们以正确的、荣耀上帝的方式来敬拜上帝了吗?当我们敬拜上帝的方式似乎表明祂不是每个人生命至高的主宰时,我们便羞辱了祂。当我们敬拜上帝的方式似乎表明祂的一切道路和作为并非都是圣洁、公义的,或者似乎表明祂不信守自己的话语、改变了祂的是非标准时,我们便羞辱了
祂。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上帝只是充满爱的上帝,不在意罪恶,只有爱,溺爱所有人时,我们同样也曲解了上帝。当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时,也曲解了上帝。比如有的人认为上帝是忿怒的上帝,是严酷、无情、冷漠的上帝。这些观点都曲解了上帝,那么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它们会使我们偏离真道。是的,那些观点羞辱了上帝,也给我们带来了伤害,因为它们使我们偏离了真实的、真
正的天上的上帝。请记住,这些诫命是上帝满怀关爱的启示,为的是使我们一直行走在通向永生的窄路上。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三点, 就是上帝在第二条诫命中吩咐了什么。祂吩咐我们要以合宜的方式敬拜祂。上次我们已经提到过,当我们听到“敬拜”这个词的时候,通常会立刻会想到教会。我们会想到唱诗、祷告、读经、讲道、听道。那并没有错,但是“敬拜”这个词的含义要比教会聚会更广泛得多。敬拜上帝是做我们受造原本应当做的事。敬拜上帝,是反映我们受造原本应当反映出的上帝的形像。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敬拜。我们的生活也反应着我们到底在敬拜着什么。亲爱的朋友,当我们没有反映出上帝的荣耀,没有反映出祂深深的大爱、祂的恒久忍耐、祂的愿意饶恕这些美德时,我们就羞辱了祂。当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反映出上帝的形像时,我们就羞辱了上帝。当有人冒犯我们,打了我们的左脸时,我们温柔地把右脸也转过去让他打,那才是上帝的样式。当我们委身于舍己的服侍,表现出好牧人般的爱时,那才是上帝的样式。那是第二条诫命中所吩咐的敬拜。当我们怀着纯洁、诚实的心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为人时,你看,
我们就以荣耀上帝的方式反映了上帝的形像。所以,每个人都应当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丈夫、妻子、父亲、母亲,作为孩子、仆人、旅行者、消费者、来访者,我怎样反映出了上帝的荣耀和
尊贵?”他们能从我身上看到我反映出了上帝的形像吗?因此,我们每日生活中个人和家庭的敬拜,必定会在每周的教会敬拜侍奉中流露出来,敬拜永远不可以人为中心。我们教会的敬拜应当是以上帝为中心,以圣道为根基,被圣灵充满的。应当让我们的朋友以及来与我们一起参加敬拜的人,在离开时留下这样的印象:“上帝真在这里”,正如雅各在伯特利所说的那样。应当让不信之人在看见上帝的子民一起敬拜时受到激励问这些问题:“是什么使他们如此深情地唱诗?是什么使这些人如此信靠上帝,祷告时如孩子般满怀确信?是什么使他们如此专注地听关于上帝圣言的讲解?是什么使他们如此真诚地分享,真诚地服侍?是什么使他们怀着谦卑和敬畏之心表达他们的感恩?”那样我们的敬拜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帝的荣耀。那是上帝在第二条诫命中的要求。
最后第四点,我们来探讨一下上帝怎样强调了这条诫命的重要性。你们注意到上帝在这条诫命中写下了这句宣告:我是忌邪的上帝。各位,那并不是一句负面的宣告。上帝忌邪,是因为祂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属性和荣耀。当有人向一位有丈夫的女人示爱,想要强行介入她的婚姻关系之中时,没人会认为那个妇人的丈夫产生嫉妒之心是错误的。那时,他产生了嫉妒之心。事实上,经上说:“因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箴 6:34)。因此,上帝说:“我是忌邪的上帝。”祂是为维护自己的荣耀而产生了嫉妒之心。那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正如我们若不因自己的荣誉和所爱之人而产生嫉妒之心是不对的,上帝若不忌邪也是不对的。上帝是最伟大的。没有谁像上帝那样伟大、良善、充满爱、大有荣耀。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品格受到曲解或侮辱,所以上帝说:“我是忌邪的上帝。”朋友们,因此我们要注意摩西在《申命记》第6章中谈到上帝忌邪时是怎么说的。我来为你们读第 13 到 15 节的一部分内容:“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上帝,侍奉祂,……因为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你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惟恐耶和华你上帝的怒气向你发作,就把你从地上除灭。”你们看到上帝因忌邪而向以色列百姓所发的怒气已经很剧烈了。
但其次,上帝不仅宣告自己是忌邪的,而且祂宣告和警告我们说,当我们曲解祂时将会发生什么事。祂说,曲解祂和羞辱祂的敬拜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必定会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那必定会给将来的世代带来灾祸。上帝将会追讨人违犯第二条诫命之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我们在自己所带领的人眼前,在为
人父母者眼前,在教师和讲道人眼前,计算一下曲解上帝的代价。那代价是什么呢?哦,当我在曲解上帝属性这件事上迈出一小步时,我的儿女会迈出两三步,我的孙辈会迈出更多步。上帝所警告我们的是,我们将会离祂越来越远。子孙后代会跟随我们的脚踪,也许他们甚至会在我们的基础上比我们偏离真道更远。罪恶和谎言总是变得越来越严重,上帝看见这样的事发生了。祂说:“哦,我的百姓哪,不要曲解我,因为我看到当你们把上帝的荣耀变成对上帝的曲解时,灾难性的后果将会降临到你们的子孙后代身上。”我们在圣经中不常读到主耶稣发怒,但我可以强调祂的确曾经发过两次怒吗?主耶稣第一次发怒,是当门徒拦阻小孩子来到祂面前时。祂为什么如此忿怒?因为他们曲解了祂和祂父的属性,仿佛祂对小孩子不感兴趣似的,仿佛小孩子没有资格听关于神国和恩典的教导似的。耶稣第二次发怒是当祂看到祂父的圣殿被玷污了时。他们把应当用来祷告和敬拜的殿变成了做买卖和盈利的殿,那殿反映不出上帝的荣耀了。那殿本该反映出祂父的荣耀,祂的父是慈爱的上帝,是良善的上帝。于是那时,耶稣发怒了。但请注意,第二条诫命的结尾是一个鼓励。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朋友们,千代不仅仅是指几千个人。如《申命记》第 7 章 9 节所指出的,那是指几千代人。所以上帝是在说:“当你们
尊重我,以正确的方式敬拜我时,这将影响几千代人。”作为一个群体,当我们带领民众以正确的方式敬拜上帝时,整个国家都将因此受到影响。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请再次注意其间的对比。人若曲解上帝,上帝将会施行公义的复仇,直到三四代;但祂的慈爱却会延及千代。那是此处值得注意的另一点。要注意这个事实:上帝在律法书中提到了“慈爱”这个词。慈爱不属于律法书。律法设定疆界,阐明要求和后果,但与慈爱无关。然而上帝在祂的律法书中显明了祂的慈爱和恩慈的属性,显明了祂这方面的荣耀。祂知道我们的状况。祂明白即使我们付出最大的努力,也会失败。我们仍然是罪人。虽然我们是按照祂的形像造的,但我们堕落了。即使有来自上帝的恩典,我们也不是完全的。所以,最好的父母和最好的老师也仍然不能以最完美的方式描述上帝。因此,上帝在十诫中表达了慈爱。祂将会祝福那些真诚地付出努力的人,向他们发慈爱。所以,第一条诫命呼召我们要单单敬拜祂。第二条诫命概述了我们应当用与祂的伟大荣耀相称的方式敬拜祂。我们要把这些真理记在心里。我们要省察自己对上帝的敬拜:省察我们个人私下的敬拜和家庭的敬拜。我们的敬拜具有《诗篇》第 2 篇 11 节中那样的灵吗?“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我们也要把这些真理应用于我们教会大家庭的共同敬拜中。
所以我们坚定持守和追求的敬拜原则,是根据源于第二条诫命的圣经原则来规范我们的教会敬拜的,而且在实际的敬拜侍奉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如此。所以,你们要知道我们应该那样去做,同时也要记得今天的上帝和那时的上帝是一样的,祂是不变的。使徒在《希伯来书》第 12 章的最后一节中阐明了这一点:“上帝乃是烈火。”所以,他说:“我们就当感恩,照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上帝。”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