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得救信心的发动先于真悔改的操练
在重生之时,圣灵已将一切属灵的、得救的恩典注入蒙拣选的罪人心中,其中包括信 心和悔改。祂同时注入得救信心和真悔改的根或原则。从时间上看,祂一次同时赐下这两 种恩典;因此,尽管在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中,它们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绝不可彼此分开。 在已重生之人的灵魂里,信心的原则,也就是使信心发动的能力,在时间上并非先于悔改 的原则,悔改的原则也并非先于信心的原则。每个真信徒,原则上也是真悔改者;每个真 悔改者,原则上也是真信徒。而不悔改的信徒,以及悔改的非信徒,这样的人并不存在, 只不过是某些人虚空的想象。
虽然得救信心的原则在时间上并非先于真悔改的原则,但在本质的次序上,信心的发 动先于这真悔改的操练(参亚 12:10)。重生的罪人得着力量来衷心地认识或信靠基督 里的上帝的赦罪之爱,才能操练悔改(参诗 13:5)。因为,人若未曾开始衷心地信靠耶 稣基督,领受怜悯和恩典,他就不能开始操练那属灵的、蒙上帝悦纳的真悔改。如我们已 经提到过的,真悔改的操练源自称义和得救信心的操练。律法性的假悔改的确经常发生在 真信心的初次发动之前,但福音性的真悔改的操练从不超前,而总是源自真信心,并随之 而来。真信心的操练是借助恩典得着福音性悔改的习性和操练的工具或方式。归信之时, 得救信心的初次发动,是实现真悔改初次操练的方式;而这宝贵信心的更新行动,则是真 悔改的操练更新的方式。
看明无伪信心的发动先于真悔改的操练,对于信徒的圣洁和安慰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按着它们从属于上帝荣耀的关系,我将竭力用如下论证表明实情:
1.信心是最主要的恩典,它的发动是重生之灵魂的第一次呼吸、第一个生命动作。
死的罪人一旦复活,其灵魂会首先发出动作,并且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相信。对律法 的真相信,在他里面动工,生出对自己心中和生命中的罪性的真确信,也生出像律法性悔 改的东西;他从福音而来的得救信心,在他里面动工,生出与基督的联合和相交,因此生出福音性悔改。“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来 11:6)。因此,人若没有信心 的操练在先,就不能悔改得祂的喜悦(参耶 31:19-20)。主耶稣说:“离了我,你们就 不能做什么”(约 15:5)。如果说,离了基督或者没有借着信心与祂有生命的联合,人 就不能做什么属灵良善之事,那么我们也可以确信,没有信心,人就不能操练属灵的悔改。 这样的悔改通常表述为福音性悔改,因为对它的操练是借着对在福音里向罪人呈现的耶稣 基督的信心而得的。尽管律法在圣灵的手中,很大程度上用于揭露罪难以形容的邪恶、可 憎和应受惩罚,但荣耀的福音带来对这些更光明、更动心的觉察。正是透过福音,真悔改 者得到最谦卑、最让心消化的对罪之极恶的看见;这样的看见,是借由圣灵之工的影响,
必让心生出神圣的忧愁,让眼流出福音性悔改的泪水。正是信心之眼凝视着可爱救主在十 字架上所担当的罪,人的心便因此被触动,生出痛苦的悔改以及对一切罪孽的真憎恶。
2.得救信心是居首的恩典,尤其领先于真悔改的操练。
前者的发动是为后者的操练。因此,经上说:“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徒 11:21)。又说,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必仰望祂,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祂悲哀(参亚 12:10)。神圣忧愁的泪水落下,仿佛它流自信心之眼。正是操练对钉十字架的救主的信 心,使刚硬之心消化,化入悔罪的哀哭,在悔改中眼泪汪汪。信心之眼注目基督里的上帝, 以其为爱、怜悯和恩惠的上帝;借着悔改,人心归向祂,归向爱慕和操练真圣洁(参耶 3: 22)。
因此,一位虔诚的牧师给了我们如下的劝勉:“当你要为罪哀哭时,先在上从基督开 始;不要想着在下从罪开始,而是先上到基督那里;先在上与基督同在,然后再落在你的 罪上。”真悔改,就是我们归向上帝。但如果这悔改在信心以先,罪人可能归向上帝,但 却不是借着基督,不是以祂为归向上帝的惟一道路,这就与基督自己所说的“我就是道 路……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 14:6)背道而驰。福音性悔改只能借着 信心而得,从主耶稣领受,因为祂被高举,是为赐下悔改的心(参徒 5:31)。
3 .真悔改直接源自向基督以及在祂里面的上帝的无伪之爱;而这爱源自对祂的真信心。
我是说,福音性悔改的操练直接源自向耶稣基督以及祂里面的上帝的真实之爱。归信 的罪人因自己的罪操练神圣的忧愁,因他用罪扎了基督他的亲爱救主。但除非他以至高的、 温柔的爱来爱基督,否则就不能为罪忧愁。正是他对救主火热的爱,在圣灵的无尽影响下, 使他愿意并且不能不为扎了基督、使祂忧愁,而哀哭、满心痛苦。
同样,他怀着深深的憎恶弃绝自己一切的罪孽,因为它们是上帝极恨恶的,而他以之 冒犯和羞辱了祂的荣耀威严。他若不至爱基督和基督里的上帝,不真诚地爱慕祂本性的圣 洁和祂的律法,他就不会为此恨恶罪。此外,他归向上帝,并且殷勤地竭力追求对祂的新 的顺服。然而,这源自对祂的极度崇敬,源自对祂的火热情感。因此,真悔改的操练直接 源自对基督以及对祂里面的上帝——一位至圣洁、至仁慈的上帝——的真诚的爱。
这爱源自无伪的信心。“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凭着信心,信徒在灵里认识到上帝对他的爱和良善旨意。使徒约翰说:“上帝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爱 ” (约壹 4:16)。加尔文对这节经文的注释恰到好处: “‘我们也知道、也信’意思是‘我们借着信知道’。在之前一节经文中,使徒指出信就是相信耶稣为上帝的儿子;而在 这里他说:‘借着信心我们知道上帝对我们的爱。’”当一个人相信上帝对他的爱,他也 会同样衷心地爱上帝,因为上帝先爱了他(参约壹 4:19)。他相信或信靠上帝以其良善 的旨意爱他,因此,他不得不强烈而又甜蜜的反过来爱祂。“上帝先爱了我们”,这句话 更直接的意思,不是上帝在拣选中的奥秘之爱,也不是在重生他时的隐秘之爱,而是福音 所呈现的、在基督的赐下中,所公开彰显的祂的爱;进而发现祂的爱,正是信心的直接操 练的目标。使徒的断言得到证实,因为他使用了这最令人赞叹的表述: “上帝就是爱 ” (约壹 4:16)。此处他明指,上帝,作为信心的对象,祂就是爱;同样,一个归信的罪 人不能真诚地爱祂,除非他先相信,在祂的亲爱儿子耶稣基督里,祂就是爱,进而是对他 的爱。上帝对信徒这特殊的爱,的确是他对上帝无伪之爱的源头。
然而,这并不是说,他在第一次爱上帝时,完全没有对上帝之可爱以及上帝对他之爱 的认识。以直接的信心所领受的基督里上帝的爱,能开启和推动对信心的操练。信徒对上 帝的爱,是由上帝对他的爱激发而来,不是一种唯利是图或有罪的自爱,而是像诗篇作者 的爱,诗人爱耶和华,以之为他的力量、他的岩石、他的山寨、他的救主、他的上帝、拯救他的角、他的高台(参诗 18:1-2)。是像保罗和哥林多信徒的爱,当基督之爱在祂的 死上向他们显明时,就迫使他们不再为自己活,而是为祂而活(参林后 5:14-15)。诗 人对主说:“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 73:25)是在表达他对祂至高之爱的操练。但他是靠着信心来获得这爱的操练,正如经文 的前一句所表达的:“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诗 73:24) 因此明显地,真悔改的操练,源自至高的对上帝的爱,而这爱源自无伪的信心的操练。因 此,这信心的发动先于那悔改的操练。
4.真悔改的操练以对罪和罪之愁苦的真确信为条件,而这真确信源自对律法的真信心。
许多未重生之人所操练的律法性悔改,源自律法性知罪和对律法的惊惧。而福音性悔 改,源自那真实、彻底的知罪,这知罪是对律法的真信心的结果,是圣灵在人重生之时注 入的。福音性悔改源自紧随对律法真信心的这种知罪之后,也可以说真悔改是源自这信心, 也就是福音性的得救信心。真悔改的主体是知罪的罪人。“祂就把他们的作为和过犯指示 他们,叫他们知道有骄傲的行动。祂也开通他们的耳朵得受教训,吩咐他们离开罪孽转 回。”(伯 36:9-10,参徒 2:37-38)罪人一旦重生,有了注入心中的真信心,他就相 信律法的教训,并特别将之应用在自己身上。如此他就有了对罪真实的知罪,福音性的得 救信心随之而来。因此,在本质的次序上,真悔改的操练既源自对律法的真信心,也源自 福音性的得救信心。它既然是在那对福音的信心之后,一定也是在那生出真知罪的对律法 的信心之后。这信心和这知罪,对那真悔改的操练来说,是先决必要的。
5.福音性悔改包含在成圣之中,而成圣的方式或工具,就是称义和得救的信心。
正如,根据恩典之约,得救的信心于成圣,是先决必要的,那么它对包含在成圣中的 真悔改,也是如此。福音性悔改包含在成圣之中,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若不恨恶罪并 且爱慕圣洁,就不能悔改。一个人若不成圣,就不能恨恶罪、离弃罪。一个人若没有得救 的信心,就不能成圣,因为借着得救的信心,人才得以在圣灵成圣之工的影响下,与元首 基督有生命的联合。
在实际的成圣中,信徒一次又一次地向罪死,向义活。那么, 向罪死,除了是为罪操 练神圣的忧愁,操练对罪的圣洁憎恶,还能是什么呢?向义活,除了是从爱慕和行一切的 罪孽中,转向上帝,转向爱慕和操练普遍的圣洁,还能是什么呢?习惯性的成圣,以及对 它的操练,包含在实际的成圣中。真悔改的习性和操练,因此存在于习惯性和实际的成圣 中。真悔改的原则,的确如前所述,是在重生时注入的,但它的习性和操练却只在成圣时 注入。得救的信心是成圣的方式或工具。相应地,经上说,成圣之人“是因信成圣”。信心的初次发动必然在悔改的初次操练之前,因为先有方式,方能达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