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称义中的赦罪发生在福音性悔改的初次操练之前,这更合乎上帝应许赐予祂百姓 的这些无价祝福的次序。
祂的祝福应许如此发出:“我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我涂抹了你的罪恶,如 薄云灭没。你当归向我,因我救赎了你。”(赛 44:22)“我要坚定与你所立的约…… 好使你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时候,心里追念,自觉抱愧,又因你的羞辱就不再开口。这 是主耶和华说的。”(结 16:62-63)“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也就是用弥赛亚的 血,来赦免你们的罪,“你们就洁净了”,在司法上免受罪的一切指控。“我也要赐给 你们一个新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 章。”(结 36:26-27)“那时,你们必追想你们的恶行和你们不善的作为,就因你们的 罪孽和可憎的事厌恶自己。”(结 36:31)“我必医治他们背道的病…… 以法莲必说:
‘我与偶像还有什么关涉呢?’”(何 14:4,8)这些经文中没有描绘任何悔改的操练, 而只提到将要发生的赦罪。这是祝福本有的次序,任何人不应试图扰乱或颠倒它。
从这些经文得出的论证是,不仅称义的状态表述在了真悔改的前头,而且后者被称为 前者的自然后果。耶和华向以色列人所施的慈爱,彰显于祂赦免他们一切所行的,这慈爱 使他们抱愧蒙羞并且自我厌恶。以法莲决心弃绝偶像,也是上帝医治他背道的病之后到自 然结果或后果。耶和华用清水洒在他们身上,洁净他们,结果是他们追想自己的恶行和不 善的作为,并且自己厌弃自己。说律法性悔改,源自对律法的确信和对上帝审判的惧怕,发生在称义之前,这是容易接受的。但说任何福音性悔改的操练,即上帝在那些应许中向祂的百姓所保证的属灵的悔改,发生在称义之前,则是从未被证明过的。
从这些论证显然可知,按着本质的次序,在上帝眼中称义,或者说在称义中得蒙赦罪,发生在真悔改第一次操练之前。但福音性悔改的原则却是在称义之前注入灵魂的,只有在 这个意义上,人尚未称义已然成为真悔改者。但真悔改的习性和操练,只在称义之工后发生的。
那么,说只有悔改的罪人,即心中已经有真悔改之原则的罪人,才能得蒙赦罪,这是 正确的吗?显然,任何一个蒙赦的罪人都不会继续他的不悔改。他已经得着真悔改的根或 原则;当他相信以至于因信称义时,这原则必在圣灵成圣之工的影响下成为一种习性,并 激发为立即付诸操练。每个被称义之人,都得着成圣的权利,成圣包括真悔改的习性和操 练,以其为基本部分。因此,一个蒙赦的罪人必然操练福音性悔改,并且在这操练中精进。
综上所述,正直的读者都可以看出使徒保罗这主张的意思,他说:“称罪人为义的上帝”(罗 4:5)。此处的意思不可能是指上帝称一个未重生的罪人为义。此处的“罪人 ” (ungodly)一词,不是指未重生的罪人,而是指已重生的罪人,他没有律法的敬虔,没有他自己的、按着律法可辩驳的义,以之为在上帝眼中称义的依据。如果这不是它的意思,那么就会得出说,称义是在重生之前,这与使徒所提到的救恩次序相悖(参罗 8:30),也与小要理问答提及的次序相违。
一个重生的罪人,在其因信称义之前,就律法来说他是不敬虔的。他也看自己没有敬 虔,也没有自己的义可以倚靠作称义的依据。这人既然没有敬虔,没有被那无所不知的审 判者接纳作称义的凭据,他就被视为罪人。因为,在耶稣基督之义还未归算给他之前,他 没有完全的可称义之义,在律法的眼中他是有罪的,但他必得着基督的义。若审判者按其 所有的圣洁原则进行审判,那祂按其律法只能认定这人不敬虔,并且判他有罪。此外,上 帝就是称这样的罪人为义。这句话的意思可能跟主说的“瞎子看见”以及“聋子听见 ” 的意思相同(参路 7:22)。祂的意思不可能是说,那些人看见了实际上还是瞎子,听见了还是聋子;而是说,他们曾经是瞎子或聋子,如今看见和听见了。在律法的审判中,人 违背上帝律法的任一条命令,就是不敬虔。因此,在律法的眼中,说不敬虔之人应当按着 他自己的义称义,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就像是说一个人打破律法的同时又完美地遵守了它。 如果他本身是不敬虔的,又何谈他完全公义的行为?对所思考的经文的这种看见,更符合 使徒的目的,即以上帝白白的恩典捍卫称义的教义,对抗律法主义教师的错谬。
因此,同样显而易见地,知罪的罪人应当竭力相信基督为赦免自己的罪而死,好使自 己为罪悔改。除非借着基督这条道路,没有一个罪人能操练真悔改,归向上帝;除非借着 相信基督,无人能借着祂归回。那么,知罪的罪人应当相信或信靠耶稣基督是为了除去他 的罪而死,好使自己离弃罪,归向上帝。他应当倚靠基督那完全的义而罪得赦免,如此才 能恨恶和弃绝罪。只有当他衷心地相信,上帝才借着赦罪除掉他的罪孽,他才因着恩典愿 意并且决心借着福音性悔改从自己身上除掉它们。一位敬虔、睿智的作者说:“让那些愿 意悔改的人悔改,好使基督成为他们的基督;我总是愿意相信基督为我所做的,好使自己 能够悔改;绝不要怀疑,其中所教导的浅显易懂的方式,就是拍腿叹息,并且说,我做的 是什么呢?”
若罪未得赦免,为之悔改便不真实;直等罪人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已得宽恕,他就心被 融化生出神圣的忧愁。相信赦罪,使刚硬的心融化,使他的头为水,他的眼为泪的泉源。
借着与之相称的信心,看到自己的罪都放在上帝的羔羊身上;借着看到被罪所扎的基督的 信心,我们得以活泼地操练福音性悔改。我们越得着力量相信主耶稣“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为我们的罪孽压伤”(赛 53:5),我们就越憎恶罪,离弃对它们的爱慕和行罪。
从上述清楚可知,对每个听了福音的罪人来说,信靠基督和祂的义得以称义,是他的 直接本分。当他真诚地努力履行这第一个本分时,真悔改的操练必然随之而来。在他因信 主耶稣得以称义的同时,他也因信靠祂得以成圣,使他能为一切的罪悔改。这都是照着他 的信心加给他的。他得称义的目的,不是给他继续犯罪立下根基,而是使他“去吧!从此 不要再犯罪了”(约 8:11)。若他的罪未得赦免,他就绝不可能操练福音性悔改。因为 在罪被宽恕之前,上帝乃是向他燃烧的烈火。律法的咒诅常在他身上,并且阻碍他得着那 生出真悔改所必需的恩典。他惯于信靠自己,信靠自己的行为吗?为了操练叫人活的悔改,他的心必须转向耶稣基督,得着一个完全的义,从而得着永生。他必须离弃一切虚假的盼 望,唯独倚靠基督,不是看自己悔改的泪水,不是看他自己的恩典或本分,而是“仰望我 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 21)。
愿没有一个罪人推断说,他所操练的悔改抵偿了自己的罪债,或者使他有一丁点的权 利获得上帝的恩惠和天国的极乐。他必须凭信心领受主耶稣所成就的赎罪,使自己的罪皆 因信得赦免,然后才能行出一丁点的真悔改。他必须也领受义的恩赐,在称义中作为义人 蒙上帝悦纳,并因此有权得享天国的福乐,然后才能开始操练那蒙上帝悦纳的悔改。
那么,他的悔改怎能抵偿他的罪孽,或使他可蒙上帝恩宠,并享受天国的福乐呢?只 有因着一个归算给他的无限代赎,他的罪全得赦免之后,他才有力量行出福音性悔改,在 这之前,他如何悔改抵偿自己的罪债呢?只有在称义中已然有份于永生,他才能操练真悔 改,在这之前,他如何悔改使自己得永生呢?难道耶稣基督那完全的义,为使人称义而归 算给人的,岂不赋予信徒完全享有称义的权利吗?悔改为何还要赋予他称义的权利呢?悔 改的操练只是赦罪的结果,它如何能成为人得赦罪的先决条件呢?或说,它既是永生的一 部分,又如何成为得着永生之权利的依据?
正如说,律法性悔改是惊恐的罪人在得信心和称义之前操练的,是主所憎恶的,那么 这本身是罪的东西,又如何能满足上帝对罪的公义?配受永死的,怎么可能同时让罪人配 得永生?那骄傲,那法利赛人般的悔改,即罪人赖以得赦罪和活着的悔改,如何能使他得 以赦罪和活着?罪人啊,你要相信和悔改,并且毫不迟延地悔改;然而,一点也不要倚靠 你对它们的操练,来得赦罪,或得哪怕一丁点从主而来的祝福。你最直接的本分,是借着 信心的发动,接受基督,以耶和华为你的义,从而被称义,并且从祂丰富的恩典领受那包 含在成圣中的福音性悔改。你以此方式悔改,就必讨上帝的喜悦。
从前述显然可知,信徒要得到令人心安的对称义赦罪的认识,真悔改的操练是必要的。 这是他领受了司法赦罪的证据,因此也是他得到确据确认自己已在被赦罪状态中的方式。
尽管操练真悔改不是获得司法赦罪所必需的,因为唯有信心是领受赦罪的工具,但如果一 个人想要获得福音祝福的确据,真悔改就是必要的。悔改通常发生在对赦罪有确定的认识 之前。那用泪水洗我主的脚、又用头发擦干的女人,在她以此表达了对主的爱和悔改后——这是她罪得赦免的结果,主才向她挑明,她已经得了赦罪。在她罪得赦免之后,在她操 练了那作为她赦罪状态证据的悔改之后,主对她说:“你的罪赦免了……你的信救了你, 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路 7:48,50)
信徒啊,关乎你的赦罪,你受怀疑和惧怕所迫,你会得着那令人欢欣的告知说你的罪 赦免了吗?你要更新,常常地更新对亲爱救主的谦卑信靠,得祂一切的救恩,也更新福音 性悔改的操练。神圣的忧愁是甜美的,是芬芳的,常常伴有令人愉快的对救赎之爱和称义 恩典的认识。虽然,你用忧愁和感恩的泪水,赞美一位赦罪的上帝以及一位流血的救主, 你会认识这个悖论:“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林后 6:10)。你懊悔忧愁心被融 化的日子,必常常为你铺平道路,使你得极坚固、极甜美的安慰。
从前述论证可知,当上帝因信徒向祂所犯的罪,对他们施以父般的管教时,通常要等 到他们怀着深刻的忧虑,更新对信心和悔改的操练,这管教才会撤去。真悔改以及信心的 操练,对于信徒得到天父的赦罪,或从惹怒天父的痛苦后果中得到释放,是必要的。这一 点的原因显而易见。上帝施以父般的责罚,目的是在于纠正悖逆祂的孩子,引导他进入属 灵的、福音性的、深深的悔改中。因此,当上帝因信徒的罪向他施加父般的责罚时,祂不 会拿走这些责罚,只等基督徒借着信心和悔改的操练“改正行动作为”(耶 7:3),并 且以此回应祂施责罚的仁慈旨意(参赛 27:9)。当一种责罚无效时,上帝会施加另一种 责罚,或者第三种责罚,直到它们在祂圣灵的手中生效。因着悔改,不光罪得着立时的赦 免,管教也同时被拿去。因为,上帝施加父般的管教,除了使信徒悔改,还有其他的目的。 例如,祂所愿的使祂受亏欠的荣耀得以维护,另叫其他人看见了这事就害怕,不再行恶。
信徒啊,你是否渴望免受祂所施的痛苦的父一般的管教么?那么,你当时时警戒,不 犯任何明显的罪,不疏忽任何明显的本分,哪怕一次也不。你当常常操练信心和悔改,竭 力履行每一个本分,竭力操练每个恩典,在其中有属灵的长进。如此你必“行事为人对得 起主,凡事蒙祂喜悦”(西 1 :10)。
总结:从前述可恰当地推断,信心和悔改是救恩的组成部分,也是救恩的方式。从一 个角度看,信心是与基督有生命联合、与祂相交、进入祂的义和救恩的方式或工具。真悔 改,从一个角度看,也是上帝所定的获得完全救恩的方式;或者不如说,它是我们通向完全救恩的行进过程。那么对听到福音的人来说,信心和悔改无疑要被称为救恩的内在方式。 它们是信徒在圣洁上进步、不拖延地达至圣洁和福乐之完全的方式,这是应向他们谆谆教 导的。依此视角,常常地操练它们,也是律法所要求的。真基督徒越多使用救恩的这些内 在方式,越少倚靠这些方式本身,就越快地走向完全。
从另一个角度看,真正的信心和悔改是救恩的基本部分。在福音中,它们都是上帝所 应许的永生或救恩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属灵的恩典,是在重生之时注入蒙拣选的罪人的灵 魂的;所以在人的灵魂中,之于救恩的起始和发展,它们都是其组成部分。一个信徒在信 心和悔改的习性和操练上所取得的进步越多,他在救恩中前进得越多,也越远离一切犯罪 的力量和行为。这些属灵的恩典是救恩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它们是真圣洁的组成部分,真 圣洁是在灵魂中已开启并前进着的永生。圣洁是理性创造物的福分。不以圣洁谋福是矛盾 的,因为圣洁是一切真福祉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将罪人带入圣洁,是出于上帝的荣耀, 是基督所做之工的伟大目的。
仅仅把圣洁当作是得福的方式或方法,而强迫罪人圣洁,会使他们盲目地以为福分是 有别于圣洁的东西,是需要借着圣洁来获取的。督促罪人要圣洁,但将包含信心和悔改的 圣洁,只当作得救恩的方法或方式,而不是救恩的主要部分,也不当作救恩的目的,就必 有一种内在的倾向,使他们为得着生命而行事,而非因着生命而行事。这将鼓励他们依据 行为之约来寻求和期盼救恩,或者鼓励他们倚靠自己所谓的信心、悔改和圣洁,作为将来 得福的依据。当然,将同一事物一方面当作方式,另一方面当作目的,并无不妥或者荒谬。 以今世的圣洁达至天国的完全圣洁,前者是方式,后者是目的;以此看来,今世的圣洁有 别于那目的。但仍然清楚的是,今生的圣洁与圣徒在天国那完全的圣洁或福乐之间,并没 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不同。因此,它本身也应被视为一个目的,是每个圣徒都应当 借着指定的方式达成的,尤其是借着殷勤地操练信心和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