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书4:1-6
-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的合一(1-3节)
- 教会合一的荣耀现实(4-6节)
-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的合一
在这封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的重要书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同的模式,就像在保罗的其他书信中一样,他先在书信的前半部分铺陈出信心的教义,这是教会在基督耶稣里的真理的根基,然后在后半部分宣讲相应的应用,应用应当是从教义中流淌出来的,应当是敬虔的实践,是信心的教义所结的美好、恩惠的果子。这就是真教会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一个健康的教会比作人的身体。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成比例关系的,头、心脏、手和脚,都成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把头比作对信心的教义的认识,把心脏比作蒙恩的经历,就是主藉着祂的灵作成的恩典经历,把手和脚比作一个基督徒日常生命中的实践。一个人如果头太大,或是心脏太大,或是手和脚太大,他的身体就不成比例。这些肢体都需要彼此成比例相称。凡事若成比例,就有美在其中,就有健康。亲爱的朋友们,教会——神在地上的身体,也是如此,也应当成比例相称。一个人不是只有头,一个教会也不是只有教义;一个人不是只有心脏,一个教会也不是只有属灵经验;一个人不是只有手和脚,一个教会也不是只有应用。当这三个方面成美好、恩惠的比例时,这就是一个健康教会的标记,是她极大的祝福。
在我们的证道经文中,保罗对以弗所教会有很大的负担。他在4章1节这封信的应用部分提出的第一个劝勉就是要合一。正在复兴的以弗所教会是保罗栽植的。圣灵极大的祝福了他的工作。我们从使徒行传可以得知这些。但是当保罗写这封书信时,他正被囚禁在罗马。他的生命也行将结束。然而,此时的他并没有被自怜占据,他乃是为教会挂心,他被催促着要劝勉教会,这些教会,包括以弗所教会在内,都是主使用他栽植的。请注意保罗是如何描述他自己的,他并没有称自己为伟大的使徒。他是这样写的,“我,为主被囚的”。换一个说法就是:我,一个在主里的囚犯。这就是保罗处理教会事务的态度,他就是这样以主的囚犯的身份,以领受了恩典并乐意为主受苦的神仆人的身份来劝勉教会的。他为了以弗所教会属灵的兴盛而心负重担。他是他们信心中的属灵父亲,他谦卑、恩慈地劝勉他们,他劝他们行事为人要与所蒙的召相称。他没有用律法要求他们,他乃是劝他们、恳求他们。他带着福音的命令,用福音来劝勉,以促成福音里的顺服。亲爱的朋友们,我恐怕大部分教会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对这样一个现实的看见:他们看不到教会在这个世界有一个崇高的呼召。
区分这一节经文中人称的单复数很重要。保罗说,我劝你们(复数):你(单数,KJV直译)既然蒙召,你(单数,KJV直译)行事为人就当与所蒙的召(KJV直译)相称。保罗劝的既是教会,既是集体的会众,也是在基督里的个体信徒,劝他们行事为人当与所蒙的召相称。亲爱的朋友们,这个呼召是什么呢?“教会”这个词在新约希腊文中是“ecclesia”,这个词实际的意思是指,一群被呼召出来聚集在一起的人。神在地上的教会就是由那些被神的道和圣灵从世界呼召出来的人所构成的。他们已经在基督里被分别出来归给了神。他们是基督在地上的身体。这是最宝贵的真理了,难道不是吗?教会不只是两三个个体的信徒规律的聚会,她乃是被呼召出来的人,是被圣灵藉着圣道奇妙地吸引到一起,成为了神在地上的有形教会的身体。神在祂的话语中启示出三重的呼召。首先,清教徒宣告每一个男人女人在这个世界都有一个呼召。这个呼召可能是成为一个建筑工人,或者护士,或者教师,或者母亲等等。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呼召,这是第一重呼召。第二重呼召是恩典的、有效的呼召,它藉着恩典呼召人成为真教会的成员,成为基督身体的活泼肢体。所以,第二重呼召是进入救恩中的呼召。保罗说,你们蒙召进入基督的恩典之中。(加1:6)
在证道经文中,我们看到这里还强调了第三重呼召,就是呼召成为地方教会有生命的、结果子的成员。这就是保罗在这里提到的呼召:要成为地方教会的有生命,又多结果子的成员。“我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所蒙的召相称(KJV直译)。”第二重有效的呼召与第三重呼召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必须首先成为基督教会的活泼肢体,我们必须首先重生。我们必须首先被带进对耶稣基督的得救性的追求和认识中,藉着与基督——教会的头的联合,藉着活泼的信心,领受从祂而来的新生命。如果没有这一恩典,我们就不是教会的真成员、真肢体。希望很多人都能参与进蒙恩的管道中,这是好的,也是对的。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失去对这一事实的看见,就是只有有效的呼召才能使我们成为基督在地上教会的真肢体。这样,我们才能与教会的头联合,才能有份于祂的丰满,并且恩上加恩。我们会发出对祂的颂赞,因祂召我们出黑暗,进入祂奇妙的光中。这一呼召是一种荣耀的特权。成为基督在地上教会的成员,被囊括进被呼召出来聚集在一起的人中,这是一种特权。但同时,这也是极大的责任,正如在证道经文中看到的。
虽然保罗在这一章的后面部分提到了具体的服事,但是他在这一节并不是对以弗所的信徒说某个具体的服事。他在这里说的是在合一中行事为人要与所蒙的召相称。这是对所有基督地上教会的真成员的呼召,要在合一中、在真敬虔中,有与之相称的行事为人。这才是能给我们身边的世界带来影响的。教会应当成为山上的光,不能隐藏。教会,无论是集体性的会众,还是个体性的神儿女,都应当活出我们所宝贵的恩典的教义,都应当以敬虔度日。当然,我们很容易有偏颇,或倾向于这个,或倾向于那个。教会很容易倾向于只关注教义,或是只关注应用。但这两个方面必须达成平衡。我们在2-3节中看到两个方面,保罗劝以弗所的弟兄姐妹们要竭力地在和平的联结中保守圣灵所赐的合一(KJV直译)。让我们思想一下,要竭力地在和平的联结中保守圣灵所赐的合一,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圣灵在教会中的工作。祂将祂的百姓从世界中召出来,使他们出黑暗,进入福音荣耀的光和自由之中。祂在有形的教会中将他们联结起来,使他们在基督里成为一个身体,彼此联结。这不是人能创造出来的合一,这是圣灵宝贵的工作,祂使教会成为一。然而,这个合一却不是理所当然的。它一直处在危险中。我们注意到保罗劝勉的焦点并不在于外在的危险,比如逼迫,他关注的是内在的危险。从里面而来的威胁就是内在的不合一。
保罗所说的这种合一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思想一下这种合一不是什么。首先,它不是外在的合一。它不像世界上的社会,社会中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他们之间有着某种合一。但这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合一。它不仅仅是共同利益上的合一。它乃是更深的一种合一,是圣灵作成的合一,是从神而来又归向神的内在的合一。因为神的百姓已经在同一宝贵的信心中,在对同一宝贵的救主的认识中被联结在了一起。我们稍后会谈到这一点。它是一种圣灵作成的合一,它吸引神的百姓使他们凝聚在一起。第二,这种合一不是表面的、被强迫的合一。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当教会的成员感到他们必须就某件事,或者是某个罪,或者是在真理上的疏忽,来表达他们的关切时,敬虔的成员向教会的治理人员表达他们的关切是再正确不过的事了。这是圣经的做法。如果罪在教会显露出来,我们看见了,就不能保持沉默。我们乃是蒙召要保守教会远离罪,远离破坏敬虔的破口。这也是我们的呼召。然而,我们常常看到合一这个词被误用,为了“合一”,想要表达合理担忧的教会成员的声音被止息,这样做就是在辖制神的产业,正如彼得前书5章3节所说。如果教会里存在这种被强迫的、所谓的“合一”,会怎么样呢?教会成员会满有惧怕,会被捆绑不自由。圣灵的感动会被熄灭,圣灵里的真合一会丧失。圣灵里的合一是在对真理的爱里的合一,是在捍卫真理、抵挡错谬和罪里的合一。所以,教会里的惩戒是必需的,为要保守基督的身体的纯净和合一。第三,它不是一种宗派的合一。虽然有形的教会里有许多不同的宗派,但是,基督的身体的合一是超越个体宗派的。如果我们想要把自己和别的教会区别开,以为我们比他们优越,这就不是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合一。因为,在事情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就会与所有带着基督形像的人合而为一,无论他们来自怎样的宗派背景,或出生自怎样的国家和文化。如果我们看到在他们里面的基督的形像,他们也看到在我们里面的基督的形像,那么,在我们彼此之间就有一种美好的,心心相吸、情感相向的合一。我们就会和诗篇119篇63节的诗人一同说,“凡敬畏你、守你训词的人,我都与他作伴”,无论他是怎样的宗派背景。
所以,“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句话正向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是圣灵在神百姓身上的工作,它从基督他们的头身上流淌而来,他们持续不断地操练抵挡魔鬼、抵挡自己的肉体,并寻求锡安的好处。这是一种集体性的努力,同时也是个人性的努力。保罗在第2节更加详细地解释了这一努力是如何在教会的生命中得到操练的。他说,“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这些就是一个竭力保守这一合一的信徒身上的恩典的特征。保罗用了三个形容词来描述这一种在和平的联结中竭力保守圣灵里的合一的恩典。首先是凡事谦虚,凡事谦卑。亲爱的朋友们,奥古斯丁说,神儿女的最重要的三个记号是:谦卑,谦卑,谦卑。没有谦卑,就没有真正的合一。我们蒙召要操练谦卑。什么是真正的谦卑呢?让我们思想七点谦卑的特点:
- 谦卑来自于谦卑的耶稣,祂如此降卑,甚至乐意称呼我们为祂的弟兄和姐妹。谦卑从耶稣那里流淌而来,就像诗篇133篇2节所说的,“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谦卑是一种在基督里的合一,它从基督——教会的头,流淌到祂的肢体上。我们若是藉着与基督我们的头联合,而领受了这样的谦卑,这会是多么美好的事!寻求合一是教会身为神的圣约百姓的责任。然而,保守这一合一却是圣灵恩典的工作。
- 腓立比书2章3节这样描述真正的谦卑,“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当我们被个人的担忧所抓住,或者当我们感到自怜时,我们就看不到在和平的联结中竭力保守圣灵里的合一了。因为,我们不再看别人比自己强。
- 谦卑的恩典会给神的百姓带来仆人的灵。保罗称自己为耶稣基督的奴仆。所以,哪里有基督事工的推进,那里就有乐意将自己献上为祂所用的人,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我们将乐意献上自己,在爱和自我否定中服侍彼此。
- 谦卑是深深的知道我们自己的败坏、我们的罪性,我们的软弱,我们的易于骄傲,我们需要自我省察,需要在神面前悔改。这些都发自于一个深刻的认识,就是认识到我们不比任何人强。
- 这谦卑是渴慕藉着圣道,并从彼此身上学习认识基督。当教会中有这样真正的属灵的合一时,那里就会有向彼此敞开的自由,彼此敞开心扉,分享各自的挣扎,一起从圣道中、从与彼此的团契中学习神的旨意。渴慕更多的认识基督、认识彼此,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 谦卑是警惕批判的灵。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人,要“敬重那些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要因他们所做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你们也要彼此和睦。”(帖前5:13)我们蒙召要抵挡魔鬼,牠会在我们心中搅起愠怒、怨恨。但是效法基督的样式是知足,感恩并看重彼此。
- 谦卑是看重基督胜过一切,看到祂对教会的爱,因为祂是如此谦卑的救主。祂的谦卑就在于祂乐意为祂的教会献上自己。因着祂对仇敌的奇异的爱,祂献上自己作多人的赎价。
保罗提到的第二个特点是温柔。这种温柔,或温和,或谦恭,是什么呢?它是内在的恩典,由圣灵从基督流淌而来,在这样的恩典里,我们看自己为卑微。骄傲看自己总是膨胀得意的,但是恩典却倒空我们,使我们看到我们的一无所是。当圣灵在人心中作成这样的温柔时,祂就在祂的百姓里面作成美好的温柔和迷人,使他们能吸引人来就近真理。过去的许多神的仆人都有这种能力,他们说话温柔又有权柄,只说几句吸引人心的话,就可以使冲突平息。我们想到尼文先生,他是19世纪盼望教会的成员。约翰·克肖提到这位敬虔的苏格兰人时说,有一次在教会聚集会议时,人们之间发生了很大的争论,这时尼文先生站起来说,“我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被仇敌包围,他们听见我们吵架会非常高兴。然而我们是一家人,被同一个爱所爱着,用同样的价银所买赎的,被同样的恩典呼召出来,是同一份产业的后嗣。身为基督徒天路客,我们泪流满面,正走在去往更美好的国度的路上,我们盼望一起生活在幸福的永恒中。我们要在这条路上掉队吗?要成为彼此眼中、彼此身边的扎人的刺吗?要使彼此的祸杯更加苦涩吗?愿神禁止这样的事!让我们随从促成和睦、彼此造就的事,让我们以良善、慈爱彼此相待,尊重彼此,看别人比自己强。”他说出这些话,眼中满是深情的泪水,当时,没有人再敢以属肉体的方式争论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多么需要这样的灵,这是多么恩慈的见证,它显明了基督的谦逊和温柔(林后10:1)。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特点,保罗提到了忍耐的恩典,忍耐宽容别人的软弱和失败,在困难和挑衅面前仍保持平静。忍耐也包含在加拉太书5章所说的圣灵的果子里。我们已经简要地查考了这三个方面,这些内在的恩典将在神儿女生命外显的操练中显现出来。当圣灵内住在祂百姓的心中时,他们就在基督里与彼此有了团契。但是,我们多么需要恩典来持有神所赐的合一啊。
- 教会合一的荣耀现实
让我们简要地看一下教会合一的荣耀现实。在4-6节,保罗说明了这种合一是如何藉着恩典被启示出来的。教会不是一座建筑物,也不是一个机构,她乃是一个属灵的身体,只有一个身体,她是所有圣灵内住的人的合一的身体。保罗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在这三节中,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三位一体的图像,首先是圣灵,然后是圣子,最后是圣父。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5节说,“一主(我们相信他指的是基督),一信,一洗。”6节说,“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教会合一的荣耀现实是,她的合一是在三位一体的神里面。这种合一超越了一切的不同。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我们既可以与已经得胜的教会团契,也可以与争战的教会团契。藉着圣灵,我们得以与众多走在我们前面的敬虔的男人女人团契,即使他们现在已经身在天堂。如果我们在基督里,我们就与得胜的教会合而为一,也与现在并将来的教会合而为一。当今的教会,无论她在哪片土地上,身处哪种文化,是哪族人,她都在三位一体的神里面有美好的合一。在基督——我们的头里面,只有一个身体、一个圣灵、一位神,就是众人的父,这些合一都由圣灵内住,都受祂的教导,都被祂更新,都由祂主宰,都被祂带领。
让我们看一下这三个方面。4节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这一个身体上的所有肢体都已经领受这同一位可称颂的圣灵的教导。他们都已经知罪,他们都承认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在他们里面有圣洁的挣扎:我是罪人中的罪魁,不是你。他们发现彼此都在自我贬低的深渊中,在被降卑、自我定罪的峡谷中,正如我们在诗篇51篇以及其他经文中所读到的。但同时他们受教得知了神的威严、圣洁和公义。他们都看见了我们神的可畏的伟大,都看到了祂向他们启示的祂的荣耀。他们也受圣灵的指教,得知他们需要救赎主耶稣基督。祂不同程度地向他们启示,祂就是他们唯一的救赎主,是他们完全的公义。祂的血对他们来说变得宝贵。他们都在基督里面看到一种适宜,一种可爱,一种满足,祂就是他们完全的救主。他们同感一灵,经历性地认知到这些,因为他们都被有效地呼召了。我们看到这里所强调的呼召。他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他们是被召出来的人,他们因着圣灵的这一呼召而喜乐。他们受圣灵引导,走在十字架的路上。他们有圣灵的交通(腓2:1)。所以他们在意志、渴望和盼望上都合而为一,这盼望正是尼文先生所说的。
但是亲爱的朋友们,哪里有不合一,在那里圣灵的感动很快就会被熄灭,圣灵就会退后。在荷兰有一个小镇,名叫瑞森(Rijssen)。在这座小镇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很多神的儿女,多到甚至在过去,整条街上的每一个房子里都至少有一位神儿女。瑞森是多么蒙福的一个地方啊!每到周一的早晨,神儿女们纷纷外出工作,在街上碰面时,他们就谈论主日所听到的讲道,这是很平常的事。他们彼此分享主教导他们的内容,他们一同在他们的神的恩典里喜乐。这样,在瑞森几乎每周都有归信的人,所以他们也为神的恩典向归信的人显明,使他们得救而欢喜。但是,如果一周内没有人归信,神儿女们就会问彼此,“怎么回事?在我们中间有没有认的罪吗?在我的生命里还有没有悔改的罪吗,以致于使圣灵担忧,在过去的一周里瑞森没有人归信?”这是多么温柔的灵,我们多么需要羡慕他们所拥有的这样一个温柔的灵。愿主在我们中间赐下如此温柔的灵。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我们,经常与这样的温柔差得太远了啊。
在5节,保罗说,“一主,一信,一洗。”我们已经提到,在新约中,“主”指的是基督。正如神儿女们合一在一个圣灵里,他们也都藉着有份于与基督的奥秘的联合而合而为一。他们都在与基督——他们的头的神圣联合中合而为一。他们都承认基督是他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他们都有份于在基督里的丰富的恩典之约。他们都被包含在基督里的救恩的应许之中,都在罪得赦免之中,他们都以基督为乐,都以认识基督为乐。在基督里,他们成为弟兄和姐妹。他们被收养成为天父的儿女。他们都有同一个信心。他们都在基督里、在祂的功德里操练信心,基督是他们渴求的对象。他们都注视基督,都藉着祂同受一个洗从而合而为一。他们都已经与基督同死,并与祂同复活,进入新生之中。他们都渴望效法祂的样式,渴望与祂同在,因为那是好得无比的。
最后一点,教会的合一从6节这里可以看到,“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他们在被收养中、在父他们的天父里面合而为一。4-6节中圣灵、圣子、圣父的次序指向的是神教导祂百姓的方式:他们蒙圣灵的召,得以对他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有了得救性的认识,藉着基督,他们被领进了被父收养的确凿的盼望中。他们就像《天路历程》中的基督徒,都在流着泪,走向一个更美的国,就是天上的国。所以,他们的相交有属天的源头和目标。天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神在这一奇妙合一中的旨意在本章的15-16节得到进一步阐述,“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亲爱的朋友们,这就是神荣耀的旨意。父在永恒的过去拣选了祂的教会,祂的旨意就是教会能被带领进入新天新地的荣耀产业中,在那里,这身体得以完全,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5:27)。这就是祂的伟大的旨意和渴望,好叫祂成为祂教会一切的一切。
亲爱的朋友们,在结束之前让我们思想,神的教会怎么会被这么多的分支和分裂弄得支离破碎呢?神的旨意不是叫她合一吗?基督在约翰福音17章21节向天父代求说,“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毫无疑问,神百姓中的一切分裂应当使我们心灵破碎,因为它在世界面前羞辱了神的名,它使我们的双手软弱,它破坏我们作工的效能,它使我们在向世界广传福音的大使命中分心。这是撒但的诡计,牠要藉着内部的分裂来撕裂教会。当圣灵忧伤,祂恩典的能力收回,留我们在硬心、枯干、冷漠中时,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在事情正常的情况下,神百姓就会和保罗一样渴慕操练这种热心,竭力保守圣灵里的合一,保守耶路撒冷的平安,保守锡安倒塌的城墙被建立。会众们啊,要为耶路撒冷的平安祷告,要为她的仆人们祷告,要为她的兴盛祷告、作工。在弟兄中间,你要站在最谦卑的位置,这样你就会发现,许多争竞冲突很快就消失了。亲爱的朋友们,教会会在基督里与彼此、与她的头基督相交,并与三位一体的神相交。正如基督所祈求的,这种渴求是每一个神儿女都渴望的,他们渴望合而为一。基督的祷告一定会完全地被应允,那一天一定会来到。所有神的选民,都将没有罪污,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一起荣耀他们的神,在永无止境的永恒中乐享天上的相交。愿这样的渴求实现在我们的操练中,为祂的荣耀得着称赞。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