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二
“但诫命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
——提摩太前书 1:5
合乎神诫命的每个善行都必须从美善的泉源发生,这一点我已作过说明。现在,我要谈谈这些善行的泉源,首先从经文中提到的“清洁的心”开始。“诫命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生出来的”。现在我要谈的重点,也是我要探索的问题,就是清洁的心。这段经文说,我们所尽的一切职责,若要讨神喜悦,都必须出自三个泉源,其中首要的祝福之泉就是清洁的心。
关于“清洁的心”我要谈两点:
第一,什么叫“心”;
第二,什么叫心的清洁。
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颗清洁的心。
首先,我无需花时间向你们说明“心”的含义,因为你们经常听到“心”这个词。圣经中的“心”通常是指内在的全人。有时,它是指内在的人的某些特殊能力。我们会用“心”表达理解力、意志、情感,或良心。因此,这里使用的“心”包含了以上所有含义,除了良心,因为这是善行的第二个源泉。
这里的心是指理解力、意志和情感。事实上,凡是在人里面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他的心。然而,我不打算详细说明这些灵魂的独特能力。简言之,清洁的理解力就是能自由地远离错误,蒙神圣真理的清晰光照;清洁的意志,就是能自由地摆脱束缚,摆脱自然人的固执和悖逆,能自由地择善弃恶。清洁的情感,就是能适度地将情感分配在不同的对象上。
实际上,我要做的是对我们的心说话,在总体意义上谈论心的清洁,因为这涉及到内在的全人。关于心灵的清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心的初次被造,第二是心的重塑。
人被造时拥有清洁的心,再次强调,我指的是初次被造时。因此,亚当拥有一颗清洁的心;他的理解力是清洁的,他的意志是清洁的,他的情感也是清洁的。神造他是正直的,但他失去了清洁的心,或者说失去了心灵的清洁。罪“玷污”了他内在的全人,而作为我们的代表,他不仅使他自己,也使我们失去了清洁的心。亚当堕落后,全人类都失去了“初次被造”时清洁的心。因此,主对堕落世界的第一个控诉,就是人心的堕落和不洁。创世记6:5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即罪恶的生活)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已经丧失了最初被造时心灵的清洁。
这句话中有很多细节说明人心的邪恶,清楚表明人心除了恶还是恶。这里说人思想中的恶,就是他的心思意念。不是只有某个想法里有恶,每个想法都是如此;而且,这恶不是掺杂了一些善的恶,而是纯粹的恶。这样的恶中没有任何善。因此神说他们的心中“只有恶”。他们的心也不是偶尔处于这种不洁的状态,而是“持续不断地作恶”(和合本译作“尽都是恶”——译注),或者按照希伯来文的意思是“每一天”,我们译为“持续不断地”。
因此,人已经失去初次被造时清洁的心,没有人生来就有清洁的心,也没有人生来就有比别人更不清洁的心。我们的心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毫无价值。先知在耶利米书17:9中也说过,人心“比万物都诡诈”。人心是世上最大的骗子。他说,人心“坏到极处”。它的恶甚至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能力。它的恶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有谁知道呢?无论是自己看自己,还是别人看他,人都不会知道人心是多么邪恶。我希望你们注意,先知并不是特指某些卑鄙、下贱、放荡的极恶之人,说只有他们的心才如此诡诈邪恶。他说的是普通人,他说这是他们的本性。即使有神的恩典,他们仍然会欺哄人和作恶。
因此,我们可以引用所罗门在箴言27:19说的话作为结论(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水中照脸,彼此相符;人与人,心也相对”。对这句话中的“水”,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在此我不打算赘述。我引用这段经文只是为了说明,一个人心中有什么,另一个人心中也自然有什么。正如用水照脸的人在水中看到的脸,正映照出他看水的脸;人与人的心也是如此。所有义人的心,所有重生之人的心,在本质上都是相互映照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敬虔之人的心,就可以知道另一个敬虔之人的心如何,尽管可能有个别的差异。同样,当我们看到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心,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在相同状态下的人也拥有这样的心,全都毫无价值。所以,世上没有一个人有清洁的心。既然人失去了初次被造时清洁的心,我们就必须思考被重新塑造的清洁的心。
经文说到的清洁的心,是一颗因恩典而被重塑的清洁的心。请注意,我说的是,这是一颗重塑的心,不是一颗修补过的心,因为修补完全没有任何作用。人心因为堕落变得支离破碎,完全无法修补,只能重新塑造。因此,清洁的心是一颗重塑的心,一颗新造的心。我们常说,一口有裂缝的钟是补不好的。你不能像修补铜锅那样,用一块铜片去修补一口钟。要修补一个有裂缝的钟,只能把它送进铸造厂,重新铸造。
人心也确实是如此。你不能修补它,不能给它打一块补丁,不能像修补破旧的房子一样修补它。它必须是新造的。因此,这句经文所说的“清洁的心”在其他经文中被称为“新造的心”,如以西结书36:26。这不是一颗修补过的心,而是一颗新造的心。“我要除去你的石心”。以前的心是一颗石心,它和石头一样刚硬,丝毫不会悔恨,也无温柔可言。神说,“我要除去你的石心”,而不是说,“我要修补你的石心”。也就是说,神说我要拿走你如石头般的心,“给你一颗肉心”,也就是一颗新心。新造的心是一颗全新的心,它因着神的大能而焕然一新。我想分四点来说明。
1. 这颗清洁的心首先是因基督的宝血而被洁净,得以焕然一新。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详细论述的那样,尤其是在9章22节,“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人心首先是因着基督洁净人的宝血变为清洁。基督的宝血洗净一切罪恶。
2. 唯有基督的灵能清洁我们的心。因此,我们在彼得前书1:2中发现这两者的关联——“藉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正如我们因蒙耶稣基督的宝血所洒而得洁净,我们也藉着圣灵得成圣洁。圣灵是清洁的,祂也能洁净人。圣灵被比作水,又被比作火,因为祂能洁净人,除去渣滓和污秽,使一切变为洁净。事实上,只有基督的宝血,也就是圣灵的宝血,才能洗净人心中的污秽。苦难之火无法洗净人心中的污秽,地狱之火也烧不尽被咒诅之人心中的渣滓;惟有基督的宝血、基督的灵可以。基督的宝血做成这工,圣灵将这工有效地实施在人身上。
3. 神使用祂的圣道重塑心的清洁。神的道理洁净,就像在火中炼过七次的银子一样。神的话语是洁净的工具,祂常常使用这个工具清洁人心。基督在约翰福音15:3中说,“你们是洁净的”。他们是如何成为洁净的?“因我讲给你们的道”。更广义地说,耶稣基督“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5:26)。用水洗净人,也就是用圣灵洗净人。但藉着什么工具呢?“藉着道”。我们的心灵得洁净,通常是藉由神的话语实现的。
4. 我们也藉着信洁净心灵(徒15:9)。使徒说,他“并不分他们我们”,意思是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因为他们都是藉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神赐给人信心,这信心将基督的宝血洒在人心里,使其领受圣灵,顺服神的道和旨意,从而洁净人心。因此,人心通过这些方式重新变为清洁。这就是主题经文所说的重塑的清洁之心,它是人在神面前过圣洁、讨他喜悦之生活的泉源。
反对意见:但有人会说:“真有人有清洁的心吗?”我们发现在约伯记中,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人是什么,竟算为洁净呢?”(伯15:14)。或者,“妇人所生的怎能洁净?”(伯25:4)。所罗门在箴言20:9中明确指出,“谁能说,我洁净了我的心,我脱净了我的罪?”从这些经文可以清楚地看出,根本没有人有清洁的心。
回答:对于这些经文以及所有表达类似意思的经文,我简要地回答三点。当圣经这样说时,它教导我们的是:
首先,没有人生来就有一颗清洁的心。
其次,它告诉我们,没有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心灵洁净。
第三,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颗心灵是绝对清洁的。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最清洁的心也掺杂了许多杂质,因此,的确没有一颗清净的心,也就是说,没有一颗严格合乎律法的清洁的心。但是,因着神的恩典,成千上万的人拥有一颗诚实、清洁的心,他们的心因为福音而得洁净,神看为宝贵,并常常说喜悦他们的话。
有人可能会说:“你告诉我们有一种心灵是因为福音而得洁净的。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因福音而得洁净的心?”
我的回答是,虽然罪仍然住在我们里面,或者说我们仍然有内住的罪;虽然罪在我们里面伺机而动,我们的心日复一日地与其交战,有时被罪占据上风而挫败;然而,当我们的心同时具备以下三种情况时,就是因为福音而得洁净的:
首先,我们的心不再听令于罪。
其次,我们的心不再习惯犯罪。
第三,我们的心不再爱慕罪。
的确,罪藏在我们里面,伺机而动。即便是世界上心灵最洁净的人,也不能保证他永远不被罪绊倒。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心若因为福音而得洁净,他就不再听令于罪恶,不再持续且习惯性地犯罪,也不爱慕罪。一个心灵清洁的人可能会犯某一种罪,可以说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倾向于犯某一种罪。有时是因为他身体的特点,有时是因为他的处境和他的呼召,他常会受试探犯某种罪。义人也可能犯某种罪,某种他发现自己的心最喜欢追随的罪。
大卫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称某些罪为“他的不义”,例如在诗篇18:23,他说:“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即远离最困扰他的罪。义人可能会被某种罪困扰而寝食难安,但他的心并不爱慕罪。因福音而得洁净与爱慕罪是不能共存的。清心之人不会玩弄他的罪,不会以他的罪为乐,不会连想到过去或将来的罪都感到快乐。正如他们对先知说的话:
“我们今日如此,明日必更甚”。不,他不会沉迷于任何罪中之乐。因此,我的结论是,如果一个人因福音得自由,他就拥有一颗清洁的心,在以上所有层面上都从罪中得以解脱,他就是主题经文中所指的那种人,因此他所有圣洁的行为都会蒙主悦纳。关于这一点,我想就此结束简短的说明。
下面我想谈谈这一点的应用。
应用1. 激励我们省察自己是否拥有这颗清洁的心。你们已经看到了它的重要性,那就是一切照神旨意并讨神喜悦的行动都必须从这样的心发出。因此,我们必须努力确保自己的心灵有良好的保证,即有一颗纯洁的心,以免失去一切。我们需要考虑这一点,原因如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许多人自以为拥有清洁的心,实则不然。亚古珥有句话说:“有一宗人,自以为清洁,却没有洗去自己的污秽”(箴30:12)。我们很容易自以为洁净,
却是全然不洁的。“有一宗人自以为清洁”。奥古斯丁曾提到一群自称为“纯洁派教士”(catharist)的人【源自希腊语,意为“纯洁的人”】。他们骄傲地自称“纯洁之人”,实在可憎。根据奥古斯丁对他们的了解,他们的恶并没有得洁净。不难想象,世上有多少人自以为清洁,实则不然。
其次,有许多人不仅自以为洁净,在别人眼中也是如此,甚至在义人、虔诚人眼中也是如此。但即便在人眼中看为清洁,他们的污秽却没有因此而得洁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看到法利赛人的虚伪时说,他们就像外表粉刷白净的坟墓,在人看来甚好,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腐烂之物。世上很多人都是如此。他们看起来非常美好,就像华丽的坟墓,粉饰得金玉其表。也许他们的双手非常干净,
你看不到他们做了什么恶事。也许他们的舌头非常干净,你没听过他们口出什么恶言。他们的谈吐甚至像申命记 5:28-29 中的那些人一样,耶和华说“这百姓所说的都是”。神对摩西说的不是:“他们所说的都是,并且他们都如此做了”。事实上,他们几乎没有实践任何他们所说的话。
许多人在别人眼中非常好,但在神眼中并非如此。神轻易就能看到这些人的不洁之处。不但如此,许多人还暴露了自己的不洁。一想到他们生命中明显的污秽,我们就可以断定他们没有一颗清洁的心。的确,有些人的罪昭然若揭,有些人的罪是明显亵渎神的,正如耶和华在耶利米书2:34中所说,他们的罪就在他们的衣襟上,你不需要挖地三尺就能看到。神说:“我没有暗中寻找,”也没有挖地三尺,因为他们的罪就在他们的衣襟上。
许多人都是如此。他们的罪就在他们的衣襟上,你不需要挖地三尺就能看到。他们生活的不洁清楚地显明他们心灵的不洁。先知弥迦在6:11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若用不公道的天平和囊中诡诈的砝码,岂可算为清洁呢?”这样的人,我们岂可算他们为清洁呢?你认为故意欺骗他弟兄或与他打交道的人有一颗良善的心吗?因此,我们可以效法先知责问许多人。试问,满目奸淫的人,算得上清洁吗?双手沾满鲜血的人,算得上清洁吗?在家中横行霸道的人,岂可算他们为清洁吗?满口咒骂、污言秽语的人,岂可算他们为清洁吗?为什么不可?因为这些人心中的污秽已经满溢出来,“他们的外貌证明了他们的心;他们公然宣告自己的罪,如同所多玛,毫不掩饰”。
你们看,许多人都没有清洁的心。首先是那些自以为清洁的人,他们自视清高、自认清洁。其次是那些在他人看来是清洁的人,虽然在他人看来是这样,在主却并非如此。最后,如果你进入这个亵渎的世界,你要留意那些大肆鼓吹自己的不洁并以此为荣的人。
清洁的心的标志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让我们来讨论,如何才能知道谁拥有清洁的心,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因福音而得清洁的心。首先,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判断谁拥有清洁的心。
首先,一个人若拥有清洁的心,他会非常清楚自己曾经拥有一颗不洁的心,正如大卫在诗篇51:5中所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大卫有一颗清洁的心,他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心曾污秽不洁。
其次,一个人若拥有清洁的心,会知道自己的心至今仍有许多不洁之处。一个人的心灵越清洁,就越会为自己内心的不洁而忧伤。
第三,一个人若拥有清洁的心,会热爱一切洁净的事物。越是洁净的事物,他就越是喜爱。这就是清洁的心。保罗在腓立比书1:10说要喜爱那“美好的事”,就是与众不同的事。也就是说,这样的事因其美好而与众不同——不仅是好与坏的差别,而且是好与好的差别。因为善与恶之间有本质的差别,但善与善之间有细微的差别。就像麦子和鸡冠花有差别,麦子和麦子之间也有差别。就像黄金和黄铜之间有差别,黄金和黄金之间也有差别。俄斐的金子是最纯净的金子。所以我说,心地纯洁的人喜爱一切清洁的事物,并且越是清洁的东西,他就越喜爱。这就是使徒的意思——他所喜爱的事物,不仅是有别于恶的善,而且是善中之善。如果有什么东西比另一种东西更美好,他就更喜爱它。这就是清洁的心。
第四,一个人若拥有清洁的心,会充满清洁的思想,或者你可以确信,他不欢迎任何不洁的想法进入他的心。人若拥有清洁的心,就会用清洁的思想和美好的意念与神对话。诗篇第10篇说,恶人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他们一切所想的都没有清洁的神,或圣洁的神,也就是说,神根本不在他们的心里。因此,我们可以说,清洁的心在他一切的思想中都有神,或者说,他的思想总是围绕着神。玛拉基书3:16描述那些被耶和华看为宝贵的人时说,神怜悯那些敬畏祂并思念祂名的人。注意“思念他名的人”。灵性清洁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经常思想清洁的神。清洁的心(我认为)常常充满清洁的意念,所以你可以察验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衡量你心灵的清洁程度。
第五,你的内心会充满清洁美好的渴慕。思想是心灵对各样客体和主体采取的单独的活动和表现,欲望则是某个特殊的点。一颗清洁的心充满了美好的渴慕,特别是渴望变得更善更美,渴望更多认识神、尊崇神,享受神,渴慕追求神。这样的灵魂渴慕什么呢?就是属灵的渴望。欲望就是灵魂所渴慕的。一颗清洁的心被这些渴望充满,这就是拥有清洁的心的人最属灵的表现。人要思想他渴慕什么,想得到什么。以赛亚书26:9说,“我心中渴慕你”。察验你所渴慕的是什么。
第六,如果你有这颗清洁的心,你不仅会有清洁的渴慕,也会有清洁的目标和决心。你会定意行善,并且这会坚固、安定你的心。决心是灵魂的根基。
我们说一颗清洁的心会使人怀有清洁的决心和目标。这种决心和目标有两方面:
第一,他定意紧紧跟随美善的事。因此,他下定决心说:“无论退后或向前,任凭风吹或平静,我定意要紧紧跟随基督和美善的事”。使徒行传11:23说到那位劝勉众人的好人巴拿巴时说,“他劝勉众人,叫他们立定心志,恒久靠主”。圣洁的目标就像粘合剂,将我们的心与主耶稣基督紧紧相连。我衷心地劝勉你们,要紧紧跟随基督。
第二,清洁的心坚决反对一切邪恶和不洁的事。但以理书1:8描述圣徒但以理时说,他“立志不以王的膳玷污自己”。换句话说,他决心这样做。他实在是有一颗清洁的心,决心永远不玷污自己,无论是他的心还是他的生活。事实上,人若拥有这样清洁的心,都会如此立志。有时我们甚至会发现,圣徒会为他们的决心起誓。大卫说:“你公义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诗119:106)。这的确是坚定的决心。
第七,一个人若拥有清洁的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有清洁的目的。表明一个人心灵清洁的重要证据是他有圣洁的目标,并且他的眼神坚定。主基督说当我们有清洁的目标时,我们的眼神就会坚定。马太福音6:22说,“你的眼神若是坚定”(和合本译作“眼睛若瞭亮”——译注),也就是说,
你若坚定、诚实、清洁地定睛于你的目的和目标,你的“全身就光明”。一颗清洁的心所追求的不是自我,不是自己得益处,不是自我赞美,不是享乐;他所追求的乃是多人的益处,就是他所认识的人都能得到救恩的好处。他立志实现这些伟大的目标,并坚持到底,要藉众人高举主的名。你该察验你的目标!你的目标有多清洁,你的心就有多清洁。以上就是第一点,判断心灵是否清洁的标志。
应用2. 这句话可用作两方面的劝诫。
首先,如果人真的能拥有一颗清洁的心,且这样的心如此重要,你就该好好察验自己是否拥有这样清洁的心。以上关于心灵因福音得清洁的论述及证据都可以帮助你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所有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是否清洁。
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事就是洁净自己的心,但神赐给我们极大的恩惠,就是洁净我们的心。洁净心灵是最难的工作。相对来说,洁净手是容易的,洁净舌头也是容易的,但洁净心灵是最难的。
因此,你要察验自己的心是否清洁,因为它需要被洁净。那些心灵还处于最初自然状态的人当然需要被洁净,而处于属灵状态的人也需要每天洁净他的心。因此我说,你们要努力洁净自己的心,因为它们需要被洁净;它们是我们身上最污秽的部分。我们的手都会沾染污秽,心灵更是如此。
若不洁净心灵,单单洁净双手、舌头或生活只能是徒劳。如果一个人明知道一条溪流的源头流出的是污秽不洁、有毒的水,那么他清洁溪流的努力只能是徒劳。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心灵变得洁净,一切才会洁净。
我们若有清洁的心,神会赐予我们极大的尊荣。祂称那些清心的人为朋友,非常看重他们。箴言22:11有这样一句话,“喜爱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与他为友”。
请注意这里的清心和嘴上的恩言。他所说的“嘴上的恩言”不仅是指优美的言辞,更是指充满恩典的言语。你看,嘴上的恩言取决于心灵的清洁;智者说,心灵清洁的人说恩言,“王必与他为友”。毫无疑问,所罗门是指着他自己说这话的,他要向那些带着清洁的心灵和恩惠的嘴唇出现在他面前的人表明,他会与他们为友。
对于天上的君王而言更是如此。“喜爱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天上的君王)必与他为友”,所以这人将为神所悦纳。但无论这人嘴上说什么恩言,无论他的谈吐多么优美,如果他没有清洁的心灵,无论地上的君王给他什么赏赐,天上的君王都不喜悦他。
所罗门说:“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神如此喜悦你的心,所以说:“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箴23:26)。这必须是一颗什么样的心呢?它不是不洁的心,不是污秽的心,不是骄傲的心,不是贪婪的心,不是恶毒的心,不是不饶恕的心;“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你归给神的心必须是洁净过、洗涤过的。或者可以这样说,“要将你的心归我”,就是神说把你的心交给我,我要洁净它,使之为圣。的确,我们可以把我们骄傲的心交给神,恳求祂使我们的心谦卑;我们决不能企图保留我们骄傲的心,并将它交给神。我们可以把不洁净的心交给神,恳求祂洁净我们的心,但我们不能隐藏我们不洁净的心,谎称我们已经把心交给了神。
神所喜悦的是清洁的心。因此,基于所有这些思考,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灵的清洁。
第二个劝诫是,你若根据圣经的教导说自己已经拥有一颗清洁的心,你还要祷告,竭力保守你清洁的心。因为你若仔细察验便会发现,即便是清心的人,也可能很快发现自己的心沾满了污秽。除非我们密切注意并保守心灵的清洁,否则一颗清洁的心也会变得非常污秽。所罗门在箴言4:23中有这样的表述,“你要竭力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你要以各样的方式殷勤地保守你的心。
你看,光有一颗清洁的心还不够,我们还必须保守心的清洁。就像房子一样,你不仅会把它打扫干净,还会不停打扫,使它保持干净。无论一所房子多么干净,也会沾染灰尘和污垢。如果不坚持打扫,或不注意让人带进了灰尘,房子就会变脏。我们也的确需要保守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察验它们。保守我们的心很重要,因为若我们不警醒,魔鬼就会趁虚而入。
他要么会掳走我们的心——魔鬼会不断地试图掳走我们的心,尤其是在你们听道或履行圣职的时候。如果他能掳走你们的心,无论放弃多少身体他都不在乎。
或者,魔鬼会往你们的心里投掷污垢,以恶引诱你们。他会试探你,把污垢扔进你的心。因此,如果你想保守心灵的洁净,就必须时刻留意魔鬼的伎俩。
想要保守清洁的心,就必须经常洁净你们的心;因为你们的心会沾染污秽,所以你们也要竭尽所能(不管你们做了什么)每天察验并洁净它。
就像一座花园,你把它整理得井井有条,毫无瑕疵,看不到一根杂草。但你必须保持下去,否则过不了多久就会杂草丛生。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假设我们已经除掉了各样的恶,但一旦我们忽略了保守它,恶的杂草还会再长出来;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除去我们心中的杂草,不断地洁净我们的心。我们必须每天去到“一个泉源”,以“洗除罪恶与污秽”(亚13:1)。我们必须不断地悔改、认罪,为罪痛哭、悔改己罪,以此来洗净我们的心灵。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你们的心若清洁,就当保守它的清洁,否则它很快就会被玷污。大卫虽有一颗清洁的心,却沾染了极大的污秽,完全不知道要如何洁净它,因此他祈求神为他造一颗清洁的心。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没有保守自己的心,屈服于试探而跌倒。如果你不每天打扫房屋,它们很快就会变脏,蜘蛛开始织网捕食各种昆虫。同样地,尽管你的心灵非常洁净,蜘蛛——就是情欲和败坏——也会悄悄进入你的心,在那里织网。人心若结满了蜘蛛网将是多么可悲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忽略了他们的心!如果你们想保守心的洁净,就必须每天清扫蜘蛛网和污垢。
为了强调我的论点,我想提出以下四点思考。我再说,你们要有清洁的心,并保守清洁的心。
首先,根据诗篇18:25-26的论述,“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但如果一个人不清洁,神会以清洁待他吗?不会。纵然,任凭我们如何,神始终如一,祂不可能失去他的清洁。但这句经文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心是清洁的,神就会以祂自己的清洁待我们。也就是说,祂会成就一切;祂会向我们成就祂所应许的。祂将成就我们所渴望的一切。“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诗人说,“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神知道如何以恶治恶,就是照恶人的本性击打他们,所以诗人说,“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这并不是说耶和华是乖僻或爱发怒的,而是祂会以人自己的样式来对待他。正如这节经文所说,那些非要与神摔跤的人,神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们。所以,“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
其次,我们要保守这份清洁,如此,一切就都清洁了。
正如神会以祂的清洁待你一样,如果你是清洁的,一切就都是清洁的了。提多书1:15说,“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在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论据,敦促你保守心灵的洁净。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在污秽的人,什么都不洁净。为什么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呢?难道对他们来说,邪恶的行为也是洁净的吗?难道罪恶对他们来说也是洁净的吗?不,神不允许任何人有这样的想法。
有些人认为这种自由代表我们的行为如何并不重要。但对于洁净的人来说,凡物都是洁净的。因为他们不会故意犯罪,自找麻烦。对洁净的人来说,凡物都是洁净的,意思是,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蒙祝福的。他们所享受的一切、神的一切命令、一切的舒适、一切的关系、一切的责任,对他们来说都是洁净的。然而保罗说:“在污秽的人,什么都不洁净”。即便是圣洁的礼仪对他们来说都不洁净。他们蒙受的呼召,尽管是真实的,也不洁净。他们在世上的巨大财富财产,对他们来说也都是不洁净的。他们使用这些东西的方式既不洁净,也不圣洁。
这个思考应当令人警醒:我们要看重清洁的心,因为“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在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连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秽了”。
第三,只有清心的人才能与神相交,就是提摩太后书2:22所说的,“那清心祷告主的人”。唯有清心的人才能祷告呼求神。在提摩太前书2:8中,使徒教导他们要举起圣洁的手(那么,“清心呼求神”的人就更当如此了)。使徒雅各劝勉信徒要亲近神,并保证神也会亲近他们,他又说:“有罪的人哪,要洁净自己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雅4:8)。除非你们如此洁净你们的心,否则就不配与神相交、与神亲近。
第四,也是最后一点,神将伟大的应许赐给清心的人。
这个应许包含了所有美善的事,即得见神。正如马太福音5:8所说:“清心的人有福了”,他说,“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神是灵,是看不见的,那他们怎么得见他呢?从没有人见过神,也不能见,但清心的人怎样看见他呢?为什么说他们将看见祂呢?这其实是在说,他们将会以祂为乐,将与祂有甜蜜的相交,并将登上圣山。诗篇24:3-4说,“谁能登耶和华的(圣)山?……就是手洁心清(的人)”。神允许他们就近祂,他们将看见神,并以祂为乐。
最后,我想引用哈巴谷书1:13中先知的话作为总结。他说,神的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事实上,不洁的眼目无法得见神,因为他们的眼睛无法承受神的荣耀,无法以神为乐。他们的拦阻不但是事物的本质,还有神圣洁的律法。也就是说,假冒为善者不得来到神的面前,因为这是神圣洁的律法。另一个拦阻在于事物的本质,即神无法与他们同住,因为神的眼目“清洁,不看邪僻”,而恶人的眼目如此不洁,以至于不能得见神。
请你认真思想,你是否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你有清洁的心。使徒说,清洁的心是三泉源之首,所有圣洁的行为都必须从它们发出,而这些行为就是神的诫命的最终目的和实现。
只有当你有这些行为时,你才会蒙悦纳。关于第一个泉源,即清洁的心,我要暂时搁笔。第二个泉源是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