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7
题目:真信心
概括:海德堡要理问答主日7,是对信心的论述。我们要将问20-23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真信心的功用,是第20问。第二、真信心的要素,是第21问。第三、是真信心的认信,是第22-23问。
大纲:
真信心的功用 问20
二十问:因着亚当,众人都灭亡了,是否因着基督,众人就都得救呢?
回答:不;只有那些藉着真信心连于基督,并接受他一切恩惠的人才能得救。
其实这一问要问的是:因着亚当的堕落,全人类都被定罪了。那么是否因着基督的救赎,全人类都得救了呢?亚当所代表的范围,与基督代赎的范围,是否一样呢?圣经让我们很清楚的看见,的确,因着亚当,全人类都被定罪了。但并不是因着基督的拯救,全人类都会得救。只有那些相信基督的人,才会借着基督的拯救而得救。约3:18说: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 神独生子的名。因此海德堡也回答说:不;只有那些藉着真信心连于基督,并接受他一切恩惠的人才能得救。
在亚当里,全人类有份于原罪因是圣约,而有份于原罪的方式是遗传。所以凡是从亚当而生的人,都是彻底的罪人,也与亚当一样被定罪。但是在基督里,圣徒有份于基督之义的方式,是通过信心。所以只有相信基督的人,才能因着基督的遮盖被算为义。所以,我们生在这个堕落的世界,被笼罩在一个悲惨的现实之中。我们会自然而然的灭亡,但不会自然而然的得救。因为我们生来就属于亚当,而不是属于基督。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就有份于亚当里的灭亡,因为我们都是从亚当生的。但是除非恩典介入,除非我们对基督产生真实的信靠,否则我们就无法得救。唯独因信称义的真理,是整个基督教会的真理根基,可以说:若是教会失去了这一教义,教会就不再是教会。若是福音失去了这一部分内容,福音就不再是福音。若是信徒失去了这真理,信徒的灵魂就得不着拯救。
宗教改革运动,并非直接开始于教会的制度改革,而是开始于改教家的心里。宗教改革运动,是从马丁·路德经历因信称义的教义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宗教改革运动,并不是开始与1517年,而是开始于1515年,当马丁·路德在维滕堡大学准备要教授罗马书时,他在一本古抄本上看到了一段奥古斯丁对基督之义的注解,奥古斯丁说: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论到神的义时,不是指神自己是义的,而是指他白白赐给信靠基督之人的义。这是马丁·路德生平第一次明白福音,他的良心在此之前一直重压在律法的重担和罪咎感下,现在终于得到了释放。
因信称义的教义,必须在教会中得到正确的传讲。因信称义的真理,也必须得到每个基督徒的最高重视。这一教义不能只成为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口号,它必须成为我们经历救恩的指引。意思是:你只能通过信靠基督被称义,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容我这么说,尽管如今很多人都在理论上认同这一教义,但是这一教义并没有成为大部分基督徒得救的实际指导。很多人口里谈论因信称义,但实际上却是在靠着行为称义。
其实如今“信心”这一个词的概念,在教会中已经被极大的混淆了。或许是中国教会受阿米念主义影响很深的原因,所以导致了我们无法区分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区别。就像很多基督徒,他们将去聚会当作信主,将行律法也称之为信主,这就是混淆了信心与行为的一种表现。但正确的区分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这可以让我们看清,我们究竟是靠基督得救,还是靠自己的功德得救。
当海德堡要理问答第一次谈论信心时,它首先不是定义信心的要素,而是阐述信心与基督之间的关系。只有那些藉着真信心连于基督,信心为圣徒个人带来的第一个改变是什么?是与基督联合。信心会让我们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 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借着信心与基督联合的时候,那个曾经应当承受永死的我,就已经与基督一同死在十字架上了。如今在上帝的眼中,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上帝在我身上看到的是基督。
信心带来的是个人性的联合,也就是说:我信基督,只能使我个人与基督联合。所以保罗说的是:祂是爱我,为我舍己。而不是说:祂爱我们,为我们舍己。
当你信靠基督时,你就会在与基督联合的现实中,经历到因信称义的真实性,这是一种身份性的改变。信心会让你看见,那个从前在亚当里被定罪的你,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了,这是一种旧有身份的销毁。信心也会让你经历到:现在的你不再是以自己那个罪人的身份活在上帝面前了,而是以基督的身份活在神面前。在与基督联合的现实中,称义就是让你那个罪人的身份,在基督被钉十字架的事件中被销毁。并且将基督那完美义人的身份归算给你。信心会让你明白,自己该如何靠着基督的义人的身份,活在公义的上帝面前。
在这里,让我来帮助你区分,什么是借着信心称义,什么是靠着功德称义。信心使我们依靠的是基督的行为,就是基督顺服律法的行为。信心使我们靠基督的受苦得赦免,靠基督的顺服被称义。而功德,使我们靠自己顺服律法的行为向上帝换取称义和赦免。靠功德得救,会让我们依靠自己的好行为换取救恩,而忽视基督的顺服与受苦。
在此让我帮助你省察自己的信心,你的信心让你依靠谁的行为?你得救的指望是建立在自己的行为之上,还是建立在基督的行为之上?如果你所说的信心,只不过是你愿意通过行律法讨上帝的喜悦,而没有对基督的顺服和受苦产生信任和依靠,你的信心就只是一种自信,而不是圣经所说的得救性信心。我想这是另一个被很多人混淆的概念,真信心的对象是基督,而不是我们自己。所以真信心不是一种自信,而是他信。信心使我们信任和依赖的是基督,而不是我们自己。
可能你会说:我如何能知道我现在有没有真的相信基督呢?或许有一个问题能够帮助你,是你的好行为能够让你在上帝的审判下更加安心一点,还是基督的顺服和受苦是你在上帝审判下的安息。通过这个问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你察验,你究竟相信的是自己,还是基督。
只有那些藉着真信心连于基督,并接受他一切恩惠的人才能得救。在这句话的后半句,描述出了信心的另一个特征,即“真信心是一种接受”。基督邀请你来相信祂,首先不是让你来为祂付出什么,而是让你来接受恩典。相信基督,不是让你为基督作些什么,而是让你来接受基督为罪人所作的。信心就是一种白白地接受,信心使我们白白领受基督和基督的好处。这就好像一个好心人,将一碗美食拿到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面前。福音的邀请,就好像上帝将生命的粮放在我们面前,而信心就是伸手接过来。
信心使你将上帝和基督视为施恩者,并且使你从祂手中接受一切的恩惠。信心使你成为蒙恩之人,而不是施恩之人。但若是你带着自己的功德来到上帝面前,功德会让你将自己视为施恩之人,也让你将上帝视为接受恩惠的神。在你的自我认知中,你是一个蒙恩之人呢,还是一个施恩之人呢?这可以反应出你是借信心得救,还是在试图靠功德得救。
尽管好行为是信心的果子,但信心不是行为,这是我们必须区分开来的一件事。若是你将自己的好行为视为信心,那这个不是真实的信,这只不过是为律法主义披上了因信称义的外表而已。天主教是将信心与行为混淆在一起的,在特兰托会议之中,天主教将信心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未成形的信心,另一种是成形的信心。未成形的信心就是指:一个基督徒已经相信了圣经是客观的真理,但是暂时还没有可见的爱心,他们这种具备对真理的相信、却不具备爱心的情况,是一个基督徒拥有了非得救性信心的表现。他们认为成形的信心,也就是一个基督徒不仅具备了对真理的相信,还具备了明显的爱心,他们说:这样的信心才是得救性信心。其实这种教导,无疑等于教导了因爱称义的异端道理。这样的教导,不会让人关注基督的顺服与受苦,只会让人依靠自己的爱得救。
真信心的要素 问21
二十一问:什么是真信心?
回答:真信心不仅是一种确实的知识,藉此我认定上帝在圣经中向我们所启示的一切皆为真理;也是一种坚定的信靠,是由圣灵通过福音在我里面做成的工作;使我确信,唯独出于上帝的恩典,唯独因基督的功德,就白白地将赦罪及永远的公义和拯救,不仅赐给别人,也赐给了我。
在21问,海德堡定义了什么是真信心,也就是得救性信心。既然这里使用了真信心一词,就表明有假信心的存在。圣经也说: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雅2:19)。所以并非任何一种信心,都能够使人称义。根据圣经,改革宗神学将所有的信心归纳为四种,分别是:暂时的信心、神迹性信心、历史性信心和得救性信心。暂时性信心,是指使人在一段时间之内相信圣经的人,用主耶稣的话来说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13:20-21);而神迹性信心,使指相信有神迹或者行神迹的信心,曾经的使徒彼得和保罗,都拥有这样的信心。历史性信心,就是一个人相信圣经是客观的真理,但是对基督并没有产生个人性信靠。而得救性信心,是使人不仅相信圣经是客观的真理,并且真实信靠基督的信心。——在这四种信心中,只有得救性信心才能使人在基督里称义。》
《虽然在这四种信心之中,只有得救性信心是使人称义的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所有的信心都是不好的。——在这四种信心之中,除了暂时的信心以外,其它三种信心都是神的儿女可能同时拥有的。——在上帝赐给一个人得救性的信心之前,可能先赐给他历史性信心或神迹性信心,所以这两种信心有时是上帝用来预备人认识基督的方式。只要我们不用这两种信心,代替得救性信心,这两种信心对我们就有益无损。但如果我们将自己的救恩,安息在这两种信心之上,这就会成为我们灵魂咒诅。就像好行为本身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将好行为当成了得救的依靠,这好行为就成为了我们咒诅。
海德堡在这一问为得救性信心下了一个定义,真信心不仅是一种确实的知识,藉此我认定上帝在圣经中向我们所启示的一切皆为真理;也是一种坚定的信靠,是由圣灵通过福音在我里面做成的工作;使我确信,唯独出于上帝的恩典,唯独因基督的功德,就白白地将赦罪及永远的公义和拯救,不仅赐给别人,也赐给了我。从这个定义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真信心的要素。第一、真信心包含了对圣经的相信,第二、真信心包含了一种坚定的信靠,第三、真信心包含了一种确信。这三个信心的要素,是圣灵向我们作见证的三个结果,信心的第一个成分是圣灵在我们里面为圣经作的见证,第二个成分是圣灵在我们里面为基督作的见证,第三个成分是圣灵在我们里面为我们个人作的见证。
信心所包含的第一个成分,是一种确实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是一种认识,还是一种认定,这种知识使我们认定圣经的内容皆为真理。信心的第一个成分,与历史性信心很像,因为历史性信心也会使人相信圣经的启示是真理。所以我说:历史性信心虽然不足以使人称义,但历史性信心也是好的,只要我们不用它来取代真信心。
我发现,一个人是否相信圣经和福音是上帝的话语,首先不在于他认识的深度,而在于圣灵在福音被宣讲的过程中,是否在这人的心里为真理作见证。按着我们败坏的本性,我们既不能明白圣经,也不会相信圣经是真理。因为我们既被无知笼罩着理性,也被刚硬充满着内心。但是当圣灵在我们里面为真理作见证时,祂会使真理带着权威进入我们里面,并且使我们确信所听见的福音是真理。所以,一个人真正认识和确信福音的开始,不是以他堕落的理性为出发点,而是以圣灵的光照为起点。按着你的本性,你不可能相信圣经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只有当真理的圣灵开始向你见证所听见的真理时,你才会对圣经产生这种确信。因为是圣灵要引导你们进入真理。
其实一个人是否相信福音的真理,首先不是他理性的问题,而是意志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不取决于他是否认识,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愿意接受。当一个人本性中对真理的抵挡,大过圣灵对他施加的影响时,他就会拒绝承认福音是真理。只有当圣灵对一个人施加的圣洁影响,大过他本性对福音的抵挡时,这个人才会认定福音,并且在福音下寻求救恩。我说的这种情况,有时会出现在一个人重生前的经历中,所以指具有信心的第一个要素,并不等于拥有了真信心。
信心的第二个要素是信靠,信心也是一种坚定的信靠,是由圣灵通过福音在我里面做成的工作。这种信靠的对象,唯独是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功德。保罗说:上帝既然乐意将祂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太1:16),当圣灵也将基督启示在你心里时,就会使你对基督产生一种坚定的信靠。圣灵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约15:26),并且信道是从听道而来。你如何从一个不信的人,成为一个真实相信基督的人,除非你在属灵的现实中经历到一件事,就是你不仅要从人这里学习基督是谁,你也必须被圣灵亲自教导基督是谁。除非圣灵将基督见证在你的心里,否则你就永远无法信靠祂。
信心中的信靠,是信心最重要的成分,也是将真假信心区分开来的标记。非得救性的信心,或许能够使你在生活上依靠上帝的护理,但是他们无法使你明白如何在救恩上依靠基督。但得救性的信心,使你懂得如何依靠上帝的恩典白白地得赦免,使你能够依靠基督的功德面对上帝的定罪。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你需要分辨自己是有具备这种对基督的信靠,如果你无法在称义上依靠基督,你拥有的就不是得救性信心。
信心的第三个要素,是一种确信,使我确信,唯独出于上帝的恩典,唯独因基督的功德,就白白地将赦罪及永远的公义和拯救,不仅赐给别人,也赐给了我。这是圣灵在信心中为我们个人所作的见证。确信这个词,更多的时候被翻译为确据。在这里,海德堡要理问答告诉我们,信心中包含了一种确据,这种确据是通过信靠基督而得,这种确据使我相信,因着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公义,上帝已经将赦罪和称义,不仅赐给别人,也赐给我了。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赦罪和我之间的关系,“也赐给我了”,就像保罗所说: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
海德堡要理问答在这里教导的确据,与清教徒在西敏信条之中所说的得救确据,并不是一种。海德堡在这一问所教导的确据,可以被成为信心的确据。但西敏信条所说的确据,是一种果子的确据。信心的确据,是一个人在称义时就经历到的。而果子的确据,是在成圣的操练中才能得着的。
精华人兄弟中的托马斯·波士顿,对这两种确据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信心中所包含的确信,是一种真实的确信。而那种果子的确据所带来的确据,是一种完全的确据。也就是说:一个拥有了得救信心的圣徒,他必然会享有一种真实的确据,但他不见得享有一种完全的确信。他能够凭着信心说:上帝因着基督的功德,将赦罪的恩典赐给了我。但他同时仍然可能伴随着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得救了的疑惑和恐慌,他可能仍然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已经陷入了自欺。
信心的确据并总是能带来得救的确信,但信心的确据,让在你每次仰赖基督时确定:基督是我的。这不是假设基督为你死了。而是你借着信靠基督,能够个人性的支取基督的功德了。所以你现在能够借着信心,个人性的支取基督了吗!
真信心的认信 问22-23
二十二问:什么是基督徒所必须相信的?
回答:就是在福音里所应许我们的一切,也就是我们基督教不容置疑的大公信条中简略地教训我们的。
二十三问:这些信条是什么?
回答:
I.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II.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
III.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IV.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阴间;
V. 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
VI. 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
VII.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VIII.我信圣灵;
IX.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
X. 我信罪得赦免;
XI我信身体复活;
XII.我信永生。阿们。
海德堡要理问答的22-23问,指出了信心要具体相信的内容有那些。22问告诉我们:这些内容就是普世教会所认信的大公信条。23问告诉我们,这信条就是使徒信经。接下来海德堡要理问答,就会用很大的篇幅详细的解释使徒信经的含义,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过多的谈论信经的内容。
今天我们主要查考了信心的功用和信心的要素,我们需要根据真信心的特征 对照自己的信心。盼望我们都个人,都能得着使我们与基督联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