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14:1-9
基督徒的自由
- 基督是信徒唯一的主 1-6
二、基督是信徒全然的主 7-9
- 基督是信徒唯一的主
自由是什么呢?在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自由的理解就是为所欲为和随心所欲,他们认为追求自由就是尽量的减少约束。但是当保罗在本段经文里谈论基督徒的自由时却不是这个含义,保罗是在一种奴隶与主人的关系里谈论自由,信徒是基督的奴仆,而基督则是信徒的主人。圣经让我们看到的是,信徒能够享有真正的自由,不是通过解除这种主仆的关系,而在于建立和正确的持守这种关系。从1-6节,保罗谈论的是基督是信徒唯一的主,言下之意就是信徒只应该听命于基督的命令,信徒有自由拒绝服从人加添在神话语之上的命令。若是有人在神的话语之上命上加命、令上加令,这就是干犯了基督赐给信徒的自由。而在7-9节,保罗又谈到了另一个方面,基督是信徒全然的主。在前一个方面,保罗强调了信徒有自由拒绝服从那些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人的命令,现在保罗强调的是,信徒面对基督之时没有任何不顺服的自由,信徒无论是生是死总是主的人,他们应当为主而活,也应当为主而死。
在这段经文里提到了罗马教会中的两种人,一种是信心软弱的人,另一种是信心刚强的人。信心软弱的人是谁呢?信心刚强的人又是谁呢?从经文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信心软弱的人在饮食的条例和节日方面存在一些软弱,他们可能是一些传统的犹太人,他们不仅不食用旧约之中那些不洁净的食物,甚至只吃蔬菜而不吃肉。其实旧约律法也没有今之人吃肉,不过圣经记载了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被掳巴比伦后,为了不以外邦的饮食玷污自己,选择只吃蔬菜而不吃肉,可能当时有些犹太人以此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他们除了恪守饮食的条例以外,他们还持守旧约的某些节期,可能是五旬节、逾越节和赎罪日这些节期,他们仍然看这些节期是不同寻常的日子。但是罗马教会中那些信心刚强的人则不像他们那样看重饮食和节期,他们相信旧约的礼仪律都已经被基督成全了,今天不再适用于基督徒,所以他们不再在遵守旧约关于饮食和节期的条例,他们能够充分的享有基督里的自由。
很明显,在当时的罗马教会里为着这些事情发生了一些辩论,那些充分地享有基督里的自由的信徒对那些信心软弱的人怀有一种藐视,认为他们只吃蔬菜、恪守节期是愚昧的表现。而那些信心软弱的人对那些享有自由的信徒则产生了许多论断,将他们享有的自由视为一种放纵和不忠。保罗在这段经文先劝勉的是哪些人呢?是那些信心刚强的信徒,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1)。不要为着饮食和守节的事不接纳他们,不要为此轻看他们,不要为着这些事破坏教会的合一。
一个信心软弱的信徒认为吃肉是得罪神,他们还守旧约的一些节期,这样作是不是不对呢?我们需要这样说,虽然这不是罪,但这是不正常的。就像我们的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我们会嘱咐他们不可以乱吃东西,我们会禁止他们自己吃药,但如果他们长大了以后还是不敢作这些事情,这就是不正常的。旧约律法中的饮食条例和关乎节期的规定,已经随着基督的受死与复活被废除了,今天我们不需要再遵守这些,上帝愿意让我们在这些事情上充分地享有自由。尽管保罗在此处没有强迫信心软弱的人必须享有这自由,但我们却需要留意保罗是如何称呼这些不敢享有自由的信徒的?保罗称他们为“信心软弱的人。”这软弱虽然应当被同情和体恤,但是并不应当被效法。
如果我们将这段经文与加拉太书作出对比,我们会发现保罗在这段经文之中对待旧约礼仪律的态度和他在加拉太书之中对待礼仪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保罗在加拉太书中严厉地责备加拉太教会受割礼和守旧约的节期,他说:“你们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是枉费了工夫(加4:10-11)。”他又在 加5:2说:“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所以,保罗并非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允许信徒遵守旧约的某些礼仪条例,我们在使徒保罗的教导之中可以看见一个明显的区分,“若是有人扭曲福音的核心教义,保罗一定不会选择息事宁人,所以当他听见从犹太下来的假教师在安提阿教导人必须靠行摩西律法才能得救时,他就与对方大大相争。但在此处,保罗面对的只是一些关乎良心的问题,有些基督徒在饮食上和节期上有些软弱,他们还是看重一些饮食胜过另一些饮食,他们看重这些日子胜过那些日子。但他们不是认为遵守这些条例可以得救,他们只是良心之中有一些疑惑,他们担心吃肉或者不守一些日子是得罪神,保罗针对这些问题说:不要与这些信心软弱的肢体辩论,要接纳他们。”简而言之,保罗在这处经文里要教导我们的不是该如何对待福音的核心教义,而是教导我们要如何对待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对待福音的核心教义,我们必须坚定地去捍卫和持守它们,但是在教会之中对待那些吃喝和节日的问题,不要为这些争论,不要为着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在教会之中引发分歧。
信心刚强的人在看待那些信心软弱的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轻看他们。而信心软弱的人在看待那些信心刚强的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论断他们。直到今天,在饮食上存在软弱的基督徒仍然不在少数,比如:可不可以喝酒?我记得有人曾经当面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圣经没有禁止饮酒,但禁止醉酒。”对方在听见我的回答后,没有再多说一句话,我能感受到她对于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我记得多年前东北地区的教会为着基督徒能不能吃血的问题发生过争论,甚至教会还为此发生了分裂。我从小受到的教导就是基督徒不可以吃血,所以到今天我也不吃血,当我一看到血的时候,我的良心就会禁止我去吃它。但有一些基督徒认为不可吃血是旧约礼仪律的一部分,使徒行传15章禁止外邦基督徒吃血的原因是为了保护犹太人的良心,而且保罗也明确的说了:“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14),”所以他们认为今天的基督徒无须再遵守这些条例了。虽然我不吃血,但我认为这是我良心的软弱,当我听说或者看见其他基督徒吃血时,我不认为他们是在得罪神。在传统的家庭教会之中,会格外重视徒15章的那“四大原则罪,“就是禁止拜偶像的物和奸淫,以及勒死的牲畜和血。”教会甚至会将触犯这四个原则视为最严重的罪,教会重视这四条规定的程度甚至超过十条诫命。其实这种解经是受到时代论的影响的,有些教会之所以如此重视这四条规定,是因为他们认为基督徒今天不需要再遵守旧约的十条诫命的,新约教会只需要遵守使徒行传中的这四条诫命,就是徒15章的这四条。但是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这不属于福音的核心教义,在今天这是属于保罗在此处教导的那类次要的问题,基督徒不应该为着这些问题争论,吃的人不应该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应该论断吃的人,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彼此的良心。如果你的良心对此有疑惑,你自己持守不吃血就好,不要为此去论断那些吃的人。
这些信心软弱之人存在两个软弱,第一个软弱是在饮食上,他们只吃蔬菜,不吃肉。第二个软弱是在守日上,他们比较看重一些日子,他们觉得这些日子较比其它的日子更加重要。有些人认为保罗在这里是在教导安息日已经被废掉了,今天基督徒不再需要遵守安息日了,安息日和其它六日没有什么区别。我相信保罗不是在借着这些话教导我们关于安息日的问题,如果他是在说:不需要在遵守新约的安息日了,那么他完全可以说:“有人看安息日比其它六日强,有人看安息日与其它六日都一样,只是个人心里要意见坚定。”这里的日子不是指第四条诫命之中的安息日说的,将安息日与一周的其它六日分别开来,这是神在创始之初就已经设定好的。虽然安息日因着基督的复活而得到了更新,我们可以因此说旧约的安息日被废除了,但新约的安息日没有被废止,将一周的第一天与其它六天分别开来,这是永恒的道德律所规定的。保罗说:“日日都一样,”他不可能是在反对十条诫命的第四诫命。那么保罗在这处经文里所说的日子是什么呢?应该是指旧约礼仪律之中的节期,在使徒时代有许多在犹太教中长大的犹太人,他们从小就严格地遵守逾越节、住棚节、五旬节等等这些旧约的节期,他们非常重视这些节期,后来他们在五旬节归信了基督,尽管他们知道这些节期已经随着基督的来临被成全了,但是他们的良心仍然不敢轻忽地对待这些日子。
现在有些基督徒说:如果我们今天再遵守任何旧约的礼仪律,这都是对基督救赎的否定。但是我们在圣经上没有看见使徒如此教导,保罗自己在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时,也听从了犹太弟兄的建议,去到圣殿里去行洁净礼(徒21:24)。其实我们看见的是,只要不把割礼作为得救的条件,保罗并不反对犹太人行割礼。只要犹太信徒对旧约律法的遵守与基督的福音没有冲突,实际上保罗并不反对当时的犹太人去守旧约的那些节期和饮食条例,我想这也是保罗在此处所表达的,“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 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 神。”我曾经读过三个犹太人写的一本书,他们后来归信了基督,并且在犹太地区开办了一个神学院。他们谈到自己作为犹太人也会庆祝旧约圣经之中的一些节期,他们也会遵守旧约安息日的传统,但他们这么作不是因着感觉自己对摩西之约仍然有什么责任,他们这么作是为了宣教的缘故,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犹太社会。
我认为我们在此处有必要谈论一些关于圣诞节、复活节和五旬节的这些节日,在接受这些节日的教会里通常叫作教会日历。在现今的改革宗教会之中对这些节日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苏格兰长老会的态度,她们严格地禁止基督徒过这些节日。另一种是欧陆改革宗教会的态度,他们也会在这些节日进行一些敬拜,他们在圣诞节会记念基督的降生,在受难日记念基督的受苦和受死,在复活节记念基督的复活,在五旬节记念圣灵的降临。在现今的中国改革宗教会之中,有一种妖魔化教会节期的说法,有些人将基督徒在这些节期之中敬拜神视为偶像敬拜,认为这是违背圣经的做法。假如教会要求基督徒对待这些节期像对待主日一样,在这些节日必须放弃工作,前来教会参加公共敬拜,那么这的确是违背圣经的做法。因为按着神的命令,七日之中只有一日是特殊的,神只命令人在七日的头一日吩咐人前来参加公共敬拜。假如教会将圣诞节、复活节这些节期视为与主日同样重要的日子,这的确是在神的律法上命上加命、令上加令了。所以,教会有没有权力要求基督徒必须在这些节期前来参加敬拜呢?没有。教会有权力要求基督徒遵守新约的安息日,但教会没有权力要求基督徒必须遵守圣诞节和复活节。但尽管圣诞节和复活节与其它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同,难道教会就不可以在这些日子敬拜和记念基督吗?难道基督徒在主日之外就不可以聚集敬拜神吗?我们在圣经中没有看见这样的禁止。我相信只要教会不将圣诞节等同于主日,只要教会避免用世俗化的方式过圣诞节,教会在圣诞节记念基督的降生就是美好的一件事。尽管圣诞节并不是耶稣基督在历史上降生的那一天,但普世的大公教会选择在这一天记念基督的降生有什么不可呢?这究竟违背了神的哪一条诫命呢!虽然神吩咐教会在七日的第一日聚集敬拜,但我相信没有谁会认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基督徒在其它六天聚会是违背第四条诫命的。
我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在每一年中都会经历许多世俗的节期?像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等。我发现有些改革宗教会对这些世俗的节期没有丝毫的警惕,但是对圣诞节和复活节这些教会日历中的节期却存着过度的警惕。有些人反对基督徒过圣诞节,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反对过基督徒过中秋节,但实际上我们国家的许多节期都有异教的背景。比如:中秋节的月饼,它记念的是什么?是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其实人在这些世俗的节日之中,自然会传承一些异教的东西。每一种节期都是在向人灌输一些和宗教有关的观念,我们常年地生活在这些世俗的节期之中,自然会受到异教观念的影响。但假如我们能够按着教会日历合宜的去过与信仰相关的这些节期,自然也会在这些节日中受到一些圣经教导的影响。我认为基督徒应当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在异教的节期之中,该如何避免异教的影响。第二、我们该如何借着教会日历为自己培养出一种敬虔的生活模式。在前一段时间,我三岁的二女儿问我说:“爸爸,什么时候过圣诞节呀,在圣诞节的时候会不会有圣诞树呀?”你看,教会不过圣诞节,孩子也会通过一些世俗文化认识圣诞节的意义。这提醒我们教会更应当正确地使用这一天,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主耶稣降生的意义。当然,现在有些教会过圣诞节的方式已经严重的世俗化了,有些教会在这一天排练一些世俗化的节目,以极为轻浮和世俗化的方式庆祝这一天,这的确是偶像敬拜,在这种情况下教会过圣诞节到不如不过。作为基督徒,我们面对这些教会日历中的节期,也应当接受保罗在此处的劝勉。不要彼此论断,让我们尊重基督向信徒赐下的自由,不要在这些次要的问题上彼此攻击,“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 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 神。”
- 基督是信徒全然的主
在1-6节,使徒强调了基督是信徒独一的主,因为信徒有自由只顺从基督的命令,拒绝听从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与信仰相关的命令。而在7-9节,使徒强调了另一点,基督是信徒或生或死的主,因此信徒没有权力拒绝基督的任何一条命令,信徒应当全然地听命于基督。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我们留意这句话“总是主的人,”这句话强调的是归属权,信徒无论是生是死,身体灵魂皆非己有,乃是属于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
主这个词在原文中就是主人的意思,它对应的就是仆人的身份,实际上在保罗时代的罗马社会之中,仆人指的是奴隶,奴隶完全没有自己的权力,他们一切的权力都在主人的手中,包括生杀大权,主人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奴隶的生死。保罗是使用奴隶与主人的关系来描述信徒与基督的关系。在真信徒与基督的关系之中,信徒就是那个在主人面前毫无自主权的奴隶。
在7-9节的经文里,谈到了两个活和两个死,一个是信徒的活和死,无论信徒活着还是死都是为了主,他们或生或死总是主的人。另一个是基督的活和死,基督经历受死与复活,是为了作信徒或生或死的主。信徒之所以能够不为自己活,而为基督活;也不为自己死,而为基督死,是因为基督为了他们死了,又活了。基督借着死和复活征服了信徒,以至于信徒会全然的将自己的主权归属于基督。基督不是借着律法的鞭子征服了信徒,基督是用自己的死与复活征服了信徒。信徒是被基督的爱征服的,信徒之所以全然的属于基督,是因为基督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赎价赎买了他们,所以信徒是甘心乐意的将自己归属于基督,并以此为乐。
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这句话是对一个真基督徒的描述,什么是真基督徒,真基督徒就是基督的奴仆,真基督徒是一个在基督面前失去自主权的奴仆,真基督徒是一个以基督在自己身上拥有一切主权为乐的奴仆。真基督徒是一个被基督的爱所俘获的奴隶,他因着在信心之中经历到基督为他死了,并且为他复活了,所以他渴望自己或生或死都为着基督。其实当一些人说自己是基督徒时,他们并不明白基督徒是什么含义,如果他们明白基督徒这个词的基本含义,他们会感受到一种冒犯。特别是在一个决志祷告如此盛行的时代,很多人成为基督徒的方式,只不过是在祷告之中对基督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主阿,我愿意接受你进入到我心里,成为我的救主。”这句话更像是一个人对基督进行了一小部分授权,进行了一个十分有限的许可,让基督在自己身上开始拥有一小点权柄。但这不是基督徒这个称呼的真正含义,实际上很多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并没有准备好成为一个基督徒,其实基督徒这个称呼对人的本性来说是一种冒犯,因为基督徒就是基督的奴隶。成为真基督徒是让我们甘心乐意的在基督面前成为失去一切主权的奴仆,真基督徒是以基督在自己身上拥有一切的权柄为乐,真基督徒会渴望完全失去自我的想法,他们会渴望完全顺服基督。实际上顺服基督是真基督徒的喜乐,而不顺服基督才会真基督徒的愁苦。请问你真的是一个基督徒吗? 你真的以“你的身体灵魂皆非己有,乃是属于你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为乐吗?这真的是你或生或死唯一的安慰吗?而这是一个真基督徒的记号。
在18世纪的时候,有一个贵族在西印度群岛中拥有一块殖民地,岛上有许多奴隶。但这个贵族非常敌视基督教,他曾经说:“只要我还活着,就决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宣教士来到踏入这个岛屿。”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基督徒知道这件事后,他们为着这些奴隶的灵魂感到十分焦急,他们也经常为着能够到这个岛屿上宣教而祷告。后来有两位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年轻基督徒,为了能够去到岛上传福音,他们决定将自己卖为奴隶,那一年他们还不到二十岁。在他们出发的那一天,他们的父母和朋友都前来向他们告别,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他们的眼睛里面充满了泪水和不舍。但这两位年轻的基督徒在出发前安慰这些哭泣的亲人和朋友说:“基督为我们而死,我们不也应当为祂献上自己的一切吗!”他们甘愿将自己卖为奴隶,不仅是因着他们对灵魂的爱,更是因着他们对基督的爱。
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在保罗看来,只有两种生和死,要么我们是为自己活,也为自己死,这样的人是罪的奴隶,因为罪就是要让人的生和死都充满自我。另一种生与死是为基督,这样的人是基督的奴隶,他们人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基督活着,也为了基督死去。保罗的这句话描写的是那些作为基督奴仆之人的人生轨迹,这样的人的生与死都在向我们书写“主”这个字。而每一个罪的奴仆也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的生与死也在书写一个字,但这个字不是主,而是“我,”是自我的“我”这个字。
我清楚你们很多人今天并不是甘心乐意的来参加聚会的,在聚会的时候,我从很多人涣散的眼神之中能够感受到你们是多么的不愿意来聚会。或许你的想法是,“我一周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天,我希望在这一天中能够放松一下,能够去逛逛街、购购物,我希望能够休闲娱乐一下。来这里参加一天的聚会太疲惫了,所以我不想来参加聚会。”但是你知道吗,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就是在对基督说:“就算是作罪的奴隶,也要比作你的仆人好。我宁愿服侍罪,也不愿意服侍你。”保罗说: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其实我们在一周之中不仅应当在安息日这一天是为主活,在其它六天也应当是为主活,那么你在其它六天是如何工作的呢?你是按着主要求的方式而工作的吗,你的工作真的是以侍奉基督为目标吗?如果你都不愿意为着基督而持守安息日,你六日的工作又怎么可能是为着基督的呢!我请求我们中间的每个人思考这个问题,你是为着服侍“贪财、虚荣、骄傲”这些罪而工作,还是在为着侍奉基督而工作?假如你真的是基督的奴仆,那么你会为了基督活着。
当然,就算是一个重生的真信徒也会被过犯所胜,真信徒在自己的每一天中也会发现自己犯了许多的罪,真信徒在今生也不会成为完全无罪的人。但真信徒不会再将罪作为主人来服侍,真信徒会靠着基督的恩典将罪当作仇敌来对付,真信徒是基督的奴隶,他们会关心如何才能顺服基督。尽管他们经常感觉自己没有作到按着所应该的那样顺服基督,但他们渴望能够全然地顺服他们的主。
在这里有谁正在罪中苦苦挣扎呢!你的良心正在为着你服侍罪而感到痛苦吗,你感受到自己此刻并不像使徒所说的那样,“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你无法在自己里面找到任何一点对基督的爱,你没有任何服侍基督的渴望,你感受到你不愿意让基督在自己身上拥有全然的主权,你也感受到无法扭转自己的心,使自己变得喜爱顺服基督。你此刻正在为着自己不愿意顺服、但又惧怕不顺服基督而痛苦。那么我邀请你来看这一句宝贵的话语,“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只有基督的死亡和复活能够使人心生发出真实的顺服,除非有能力从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向你发出,只要这样你才会成为甘心乐意地顺服基督的仆人。愿基督借着祂的死亡和复活俘获你、掳掠你,使你也开始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阿门。